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27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包括采用上衣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上衣面料包括主要由复数根棉纱和氨纶纱编织的提花结构,各棉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棉连接组,各棉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棉集圈部、棉提花线圈部、第二棉集圈部和棉延展线部;各氨纶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氨纶连接组,各氨纶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氨纶集圈部、氨纶延展线部、第二氨纶集圈部和氨纶提花线圈部,上衣面料的内侧面具有通过各所述棉纱和所述氨纶纱的收紧而形成的若干条第二凸线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T恤兼顾弹性、透气和亲肤,吸湿性好,在穿着时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积小,出汗时不易贴身,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
技术介绍
消费者对T恤的需求主要是,穿着舒适和凉爽透气,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在出汗时T恤不易贴身,即,消费者穿着T恤时舒爽自如。目前,市场上的运动T恤,主要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运动或日常穿着时的舒爽自如。1、制成T恤的上衣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涤纶和氨纶,因涤纶和氨纶的特性,使得上衣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的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2、制成T恤的上衣面料包括人造纤维或聚酯纤维,人造纤维或聚酯纤维物化改性,实现上衣面料呈现仿棉效果的细腻舒适,亲肤舒爽;3、制成T恤的上衣面料包括普通纤维,普通纤维进行物理改性,形成具有独特结构的纤维,例如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或具有中空结构的THEMOLITE纤维,这种上衣面料能够迅速将汗水和湿气导离皮肤表面,保持人体的干爽舒适;但是,根据上述方案制成的T恤,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1、上衣面料中含有涤纶,穿着者运动出汗时会出现粘贴皮肤的情况,令穿着者感觉不舒适;2、上衣面料呈现仿棉效果,因人造纤维或聚酯纤维的弹性不佳,使得T恤弹性不佳,而且,对于聚酯织物而言,现阶段国内仿棉织物的吸湿回潮率相比棉纤维制成的棉织物的吸湿回潮率仍有很大的差距,吸湿性有限,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难以从皮肤排出;3、目前市场上具有独特结构的纤维,制成成衣的价格相对较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其兼顾弹性、透气和亲肤,吸湿性好,在穿着时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积小,出汗时不易贴身,成本相对较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包括采用上衣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以所述上衣面料对应于人体皮肤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所述上衣面料包括主要由复数根棉纱和氨纶纱编织的提花结构,各所述棉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棉连接组,各所述棉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棉集圈部、棉提花线圈部、第二棉集圈部和棉延展线部,且同一根所述棉纱中各所述棉延展线部分别与就近的所述棉连接组中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相连接,并且,各根所述棉纱依次沿径向布置;各所述氨纶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氨纶连接组,各所述氨纶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氨纶集圈部、氨纶延展线部、第二氨纶集圈部和氨纶提花线圈部,同一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分别与就近的所述氨纶连接组中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相连接,并且,各根所述氨纶纱依次沿径向布置;其中,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外,且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还分别穿入于位于下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内;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二氨纶集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二棉集圈部外,且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二氨纶集圈部还分别穿入位于下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二棉集圈部内;并且,每根所述棉纱中的各所述棉提花线圈部分别绕设于就近的所述棉提花线圈部外,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就近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外;其中,在所述上衣面料的外侧面处,每根所述棉纱中的各所述棉延展线部分别位于就近的所述氨纶纱中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的内侧,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所述氨纶延展线部分别位于就近的所述棉纱中的所述棉提花线圈部的内侧;其中,所述上衣面料的内侧面具有通过各所述棉纱和所述氨纶纱的收紧而形成的若干条第一凸线部。所述上衣面料的外侧面处具有若干条第二凸线部,各所述第二凸线部均沿径向布置。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和所述第二棉集圈部的周长均小于各所述棉提花线圈部的周长,并且,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和所述第二氨纶集圈部的周长均小于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的周长。所述棉纱为20S/1的精梳棉,所述氨纶为30D的氨纶。所述上衣面料的克重为200g/m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衣面料的内侧面具有多条第一凸线部,各第一凸线部均与穿着者的皮肤相接触,使得上衣面料的内侧面与人体皮肤实现线接触,即在穿着时T恤本体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小,使得穿着者出汗后T恤本体也不会紧贴穿着者的皮肤,能够令穿着者穿着时感觉舒适;且,氨纶纱的设置,令上衣面料具有两良好的弹性,棉纱的设置,令上衣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亲肤性和吸湿性,且与第一凸线部相配合,易于上衣面料吸湿排汗,从而使得穿着者穿着时T恤本体出汗不易贴身;这样,令穿着者穿着时仍感觉舒爽自如,而且,相对具有独特结构的纤维,该上衣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的价格相对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T恤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衣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T恤本体;20-棉纱;21-第一棉集圈部;22-棉提花线圈部;23-第二棉集圈部;24-棉延展线部;30-氨纶纱;31-第一氨纶集圈部;32-氨纶延展线部;33-第二氨纶集圈部;34-氨纶提花线圈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如图1-2所示,包括采用上衣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10,该上衣面料包括主要由复数根棉纱20和氨纶纱30编织的提花结构,复数根棉纱20和氨纶纱30通过常规的双面圆机相编织。其中,棉纱为20S/1的精梳棉,氨纶纱为30D的氨纶纱。精梳棉细腻柔软,且令上衣面料的吸湿性相对优良,并且,30D的氨纶纱,给上衣面料提供了足够的抗形变能力,且令上衣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为方便描述,以上衣面料对应于人体皮肤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具体来讲,复数根棉纱20依次沿径向布置,各根棉纱20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棉连接组,同一棉纱20中,各棉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棉集圈部21、棉提花线圈部22、第二棉集圈部23和棉延展线部24,第一棉集圈部21和第二棉集圈部23的周长均小于棉提花线圈部22的周长,各棉延展线部24分别与就近的棉连接组中的第一棉集圈部21相连接。复数根氨纶纱30依次沿径向布置,各根氨纶纱30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氨纶连接组,同一氨纶纱30中,各氨纶连接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氨纶集圈部31、氨纶延展线部32、第二氨纶集圈部33和氨纶提花线圈部34,第一氨纶集圈部31和第二氨纶集圈部33的周长均小于氨纶提花线圈部34的周长,各氨纶提花线圈部34分别与就近的氨纶连接组中的第一氨纶集圈部34相连接。以图2所示方位为参考方向,即沿径向为上下方向。每根氨纶纱30分别对应位于两相邻的棉纱20之间。每根氨纶纱30中的各第一氨纶集圈部31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棉纱20中就近的第一棉集圈部21外,且每根氨纶纱30中的各第一氨纶集圈部31还分别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上衣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以所述上衣面料对应于人体皮肤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所述上衣面料包括主要由复数根棉纱和氨纶纱编织的提花结构,各所述棉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棉连接组,各所述棉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棉集圈部、棉提花线圈部、第二棉集圈部和棉延展线部,且同一根所述棉纱中各所述棉延展线部分别与就近的所述棉连接组中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相连接,并且,各根所述棉纱依次沿径向布置;各所述氨纶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氨纶连接组,各所述氨纶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氨纶集圈部、氨纶延展线部、第二氨纶集圈部和氨纶提花线圈部,同一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分别与就近的所述氨纶连接组中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相连接,并且,各根所述氨纶纱依次沿径向布置;/n其中,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外,且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还分别穿入于位于下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内;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二氨纶集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二棉集圈部外,且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二氨纶集圈部还分别穿入位于下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二棉集圈部内;并且,每根所述棉纱中的各所述棉提花线圈部分别绕设于就近的所述棉提花线圈部外,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就近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外;其中,在所述上衣面料的外侧面处,每根所述棉纱中的各所述棉延展线部分别位于就近的所述氨纶纱中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的内侧,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所述氨纶延展线部分别位于就近的所述棉纱中的所述棉提花线圈部的内侧;其中,所述上衣面料的内侧面具有通过各所述棉纱和所述氨纶纱的收紧而形成的若干条第一凸线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着舒爽自如的T恤,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上衣面料制成的T恤本体,以所述上衣面料对应于人体皮肤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所述上衣面料包括主要由复数根棉纱和氨纶纱编织的提花结构,各所述棉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棉连接组,各所述棉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棉集圈部、棉提花线圈部、第二棉集圈部和棉延展线部,且同一根所述棉纱中各所述棉延展线部分别与就近的所述棉连接组中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相连接,并且,各根所述棉纱依次沿径向布置;各所述氨纶纱均包括依次沿纬向布置的若干个氨纶连接组,各所述氨纶连接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氨纶集圈部、氨纶延展线部、第二氨纶集圈部和氨纶提花线圈部,同一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氨纶提花线圈部分别与就近的所述氨纶连接组中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相连接,并且,各根所述氨纶纱依次沿径向布置;
其中,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外,且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一氨纶集圈部还分别穿入于位于下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一棉集圈部内;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二氨纶集圈部分别绕设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二棉集圈部外,且每根所述氨纶纱中的各所述第二氨纶集圈部还分别穿入位于下方相邻的所述棉纱中就近的所述第二棉集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程熙徐中印伍嫣王鸿达马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