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01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分三步完成:1)春季对主枝、侧枝进行重回缩,刺激新发壮旺新枝;2)5月底~6月中旬于新枝上进行多枝、多位芽接;3)加强嫁接后管护,促成树形、树势早日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核桃大树品种改优采用断干硬枝接、主枝硬枝接相比,本方法开创性伤口小、营养及水分散失少、断口部位易愈合,对树体树势损伤小,嫁接部位愈合生长牢固,树形树势可快速恢复,接后第二年产量即可恢复至120kg以上。该技术方法简单、成熟、易学,成活率有较高保证,树形易于快速培养成型,产量可快速恢复,群众易于接受。相对于大树硬枝嫁接改优,本方法更易于普通果农学习掌握,在田间核桃杂树改优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济作物种植培育方法
,具体涉及核桃大树良种改优与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核桃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核桃属,是高大落叶乔木,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喜光、耐旱,但怕涝、怕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能适应多种气候环境条件和土壤类型。核桃的果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胡桃叶醌、磷脂、鞣质等营养物质。核桃中的营养成分,对脑神经有良好保健作用,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缺的,有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保护心血管和抗衰老的功能。由于核桃属于大冠型乔化树种,在通常大龄实生树、杂品种树良种改优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采用方法不当造成改接后整株死亡;二是采用方法不当造成树势受损,即便嫁接改优成活,后期也生长不良,造成经济产能丧失;三是以往核桃大树改优中惯用断干或大主枝截断硬枝接:一方面对地上部树体、地下部根系损伤大,伤及树势;另一方面嫁接口开创性伤口大,腐烂病易侵染,伤口多年难以愈合,或即使表面愈合但实际内部愈合生长不牢固,遇极端天气易风折;第三方面树形难培养成型,3-5年或不能形成经济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重点针对常规核桃大树品种改优过程中出现的改优致死、伤及树势、嫁接口难愈合或愈合不牢、树形难培养、经济产能恢复慢等突出问题进行技术方法优化改进,使之简单、成熟、易学,具体实施操作难度大为降低,树体损伤达到最小化,成活率有较高保证,当年营养生长量大,树形、树势、产量可得到快速恢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所述技术方法分三步完成,具体操作步骤为:1)第一步,春季对主枝、侧枝进行重回缩,刺激抽发壮旺新枝。a)春季多头重回缩主、侧枝,具体视情况而定:树龄偏大、主枝基径>8cm,回缩侧枝不回缩主枝,具体回缩位置为侧枝与主枝分叉处20-50cm处;树龄不大、主枝基径<8cm,具体回缩位置为主枝与主干分叉20-30cm处。目的是使伤口截面最小化,树势损伤最小化。b)重回缩后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液对断口部位先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用封口愈合剂对断口截面均匀完整涂抹,断口部位较大时还可用黑色双层地膜包裹断口。目的一是保护好伤口,使营养、水分流(散)失少,减少病菌侵染机率;二是在遮光条件下可加速伤口愈合生长。2)第二步,5月底~6月中旬多枝、多位芽接。a)5月底~6月中旬,新长枝条已半木质化,接穗芽体发育饱满,即进入最佳嫁接时期。嫁接前一周浇足水,嫁接期及嫁接后一周禁止灌水。b)芽接前,首先依据着生位置对重回缩后新发壮旺枝条有选择地疏除与保留,每个主枝或侧枝上保留2-3个新枝即可,保留的新枝应位置合理错落有致;c)芽接位置选择新发枝下部外侧比较光滑处,对其上保留1枝复叶后短截,下部叶全部去掉;d)每枝视情况接1~2芽,位置匀选左右外侧,上下错开,芽接方法采用方块芽接或双开门芽接。3)第三步,加强嫁接后管护,促成树形、树势早日恢复。a)加强接后管护,及时抹除砧木枝干上萌发的萌蘖,以集中营养促进接芽萌发。b)接后10~15天,检查是否成活,未成活及时补接。c)新梢长至20cm左右时适时松绑,避免影响接芽正常生长。d)设立防风支架,防风折、碰撞。e)接后15天,可追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无机肥(间隔20天,具体视来情况而定),以促进接芽营养生长。f)当接芽新梢长至70~80cm长时及时进行打顶摘心,一方面防止枝条弯折,另一方面提高新梢木质化程度。g)进入8月下旬,控水控肥,减缓营养生长,促进新枝木质化程度提高,为安全越冬做准备。h)新梢生长期发生各种害虫,视情况及时防治,以利新梢正常生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由于是对基径<8cm的主枝、侧枝进行多头重回缩,相对断干或大主枝截断硬枝接,形成伤口截面小,养分、水分流(散)失少,对地上部树体、地下根系损伤达到最小化,后期断口部位易愈合,树势损伤小;2、重回缩及芽接后新发枝叶可快速形成光合营养面积,制造的光合养分可及时供给地上部和地下根系恢复生长。3、芽接相对硬枝接,接合愈合生长快,接口部位愈合生长牢固,新梢当年营养生长量大,树势恢复快,树形易培养成型快,第二年产量可快速恢复至120kg以上(建园密度5m×6m)。4、可充分实现以最短时间、最小损伤获得最佳大树良种改优效果,技术简单、成熟、易学,广大果农乐于接受。附图说明图1是主枝重回缩图。图2是多枝、多位芽接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当年恢复生长状况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全园当年恢复生长状况图。图5是传统主干主枝硬枝嫁接2年生长状况(断口难愈合)图。图6是硬枝接3年后生长状况(断口难愈合)图。图7是硬枝接3年后生长状况(树形难培养成型)图。图8是硬枝接3年后生长状况(树形难培养成型)图。图9是硬枝接3年后生长状况(树形难培养成型)图。图10是硬枝接嫁接部位腐烂病易侵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温宿县托乎拉乡3村(东经:37°03’,北纬:79°49’),该乡位于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属于暖温带干旱的荒漠气候,热量丰富,最高气温38.4℃。土壤为沙质壤土,土层深厚,透气性好,为连续栽种老农区,有机质含量中等,适合核桃种植。项目实施地块栽植核桃树龄15年,建园密度5m×6m,原品种主要为‘新萃丰’,个别存在一些实生杂树,根据农民意愿改接新疆核桃主栽良种‘温185’‘新新2’,改优方法采用大树多头改优技术,具体步骤如下:(1)2016年春季萌芽期,对主枝、侧枝进行多头重回缩,以刺激抽发壮旺新枝。根据主、侧枝基径大小,主枝基径>8cm,回缩侧枝不回缩主枝,回缩位置为侧枝与主枝分叉处20-50cm处;主枝基径<8cm,回缩位置为主枝与主干分叉20-30cm处。(2)重回缩后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液对断口部位先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用封口愈合剂对断口截面均匀完整涂抹,断口部位较大时用黑色双层地膜包裹断口,减少营养、水分流(散)失、减少病菌侵染机率、加速伤口愈合生长。(3)5月底浇足底水,6月初新长枝条已半木质化,接穗芽体发育饱满,准备嫁接。嫁接前首先依据着生位置对重回缩后新发壮旺枝条有选择地疏除与保留,每个主枝或侧枝上保留2-3个新枝,新枝保留位置上下、前后适当错开;(4)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其特征在于,分三步完成,操作步骤为:/n1)第一步,春季对主枝、侧枝进行重回缩,刺激新发壮旺新枝;/n2)第二步,5月底~6月中旬多枝、多位芽接;/n3)第三步,加强嫁接后管护,促成树形、树势早日恢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其特征在于,分三步完成,操作步骤为:
1)第一步,春季对主枝、侧枝进行重回缩,刺激新发壮旺新枝;
2)第二步,5月底~6月中旬多枝、多位芽接;
3)第三步,加强嫁接后管护,促成树形、树势早日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具体包括:
a)春季多头重回缩主、侧枝,具体视情况而定:树龄偏大、主枝基径>8cm,回缩侧枝不回缩主枝,具体回缩位置为侧枝与主枝分叉处20-50cm处;树龄不大、主枝基径<8cm;具体回缩位置为主枝与主干分叉20-30cm处;
b)重回缩后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液对断口部位先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用封口愈合剂对断口截面均匀完整涂抹,断口部位较大时还可用黑色双层地膜包裹断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大树多头改优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具体包括:
a)5月底~6月中旬,新长枝条已半木质化,接穗芽体发育饱满,即进入最佳嫁接时期;嫁接前一周浇足水,嫁接期及嫁接后一周禁止灌水;
b)芽接前,首先依据着生位置对重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闽敏张强宁万军李西萍马合木提许鹏程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