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97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左右侧分别安装有纵长型的电路板,外壳内左侧和右侧的电路板均分别有两块并且均平行布置,外壳的左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左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一,外壳的右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右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二,独立散热通道一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均置有一散热器,在独立散热通道一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吹风方向相同的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可解决散热问题,保证功率放大器的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
技术介绍
当功率放大器在大功率输出时,晶体管自身会发热,温度随之升高,如不有效解决散热的问题,且当功率放大器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功率放大器会发生突然停止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能保证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而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一直是业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但要在空间非常有限的功率放大器内增加风扇、水冷或其它的冷却设备,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时,功率放大器内有各种会产生电子干扰的器件,必会对音频信号产生干扰,如不对音频信号处理的关键部位和器件进行有效的屏蔽,必会严重的影响输出音频的音质。由此,通过多年功率放大器的生产经验,开发了兼顾屏蔽功能的高效散热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可解决散热问题,保证功率放大器的长时间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左右侧分别安装有纵长型的电路板,所述外壳内左侧和右侧的电路板均分别有两块并且均平行布置,外壳的左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左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一,外壳的右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右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二,独立散热通道一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均置有一散热器,在独立散热通道一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吹风方向相同的风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左侧远离外壳左侧壁的电路板及外壳内右侧远离外壳右侧壁的电路板的外围均分别罩有一个屏蔽盒。屏蔽盒能对用于音频信号处理的关键部位和器件进行有效的屏蔽,让音频信号处理的关键部位和器件在独立的屏蔽盒工作,不受周围电子干扰,保证功率放大器输出优质的音质。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盒为镀锌金属板材。屏蔽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个屏蔽盒在接近外壳前侧的位置相向倾斜折弯形成折弯部。使得外壳左侧壁、外壳右侧壁与相应侧的折弯部之间能够形成较大的空间,以便于靠外壳前侧的风扇的安装。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位于独立散热通道一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的散热器的前端的风扇与折弯部位置对应。便于靠外壳前侧的风扇的安装。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为铝散热器。散热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位于独立散热通道一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的散热器的上下侧均为散热接触面。采用上面两面作为散热接触面,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朝向外壳左侧壁、外壳右侧壁的散热器主体的侧面为散热器主体的外侧,背离外壳左侧壁、外壳右侧壁的散热器主体的侧面为散热器主体的内侧面,散热器主体的外侧面有散热鳍片,散热器主体的内侧面中间内凸形成散热接触部,散热接触部的上表面低于散热器主体的上表面,散热接触部的下表面高于散热器主体的下表面,散热接触部的上下表面均为所述散热接触面。结构简单,采用散热接触部,可避免增加外壳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独立散热通道一、独立散热通道二的设计,在独立散热通道一、独立散热通道二内分别放置一个散热器和两个吹风方向相同的风扇,使得独立散热通道一内的散热器及两个风扇、独立散热通道内的散热器及两个风扇分别形成独立封蔽冷却风道,使得散热更快,而且让风集中吹在发热最高和发热最集中的部位,使得散热更有效,保证功率放大器的长时间使用。(2)有效利用空间且成本低。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外壳1,电路板2,功放三级管3,独立散热通道一4,独立散热通道二5,散热器6,散热接触面6a,散热器主体61,散热鳍片62,散热接触部63,风扇7,屏蔽盒8,折弯部8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2,所述的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左右侧分别安装有纵长型的电路板2,所述外壳1内左侧和右侧的电路板2均分别有两块并且均平行布置。外壳1内左侧远离外壳1左侧壁的电路板2及外壳1内右侧远离外壳1右侧壁的电路板2主要用于安装容易被干扰会影响音质的电子元件,也是音频信号处理的关键电子元件,其余不易干扰的电子元件则安装在外壳1内左侧接近外壳1左侧壁的电路板2及外壳1内右侧接近外壳1右侧壁的电路板2上,如功放三级管3。外壳1内接近外壳1左侧壁的电路板2和外壳1内接近外壳1右侧壁的电路板2分别连接有功放三级管3,接近外壳1左侧壁的电路板2连接的功放三级管3位于该接近外壳1左侧的电路板2的左侧,接近外壳1右侧壁的电路板2连接的功放三级管3位于该接近外壳1右侧壁的电路板2的右侧。所述外壳1的左侧壁与外壳1内接近外壳左侧壁的电路板2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一4,外壳1的右侧壁与外壳1内接近外壳1右侧壁的电路板2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二5。独立散热通道一4和独立散热通道二5处均置有一散热器6,所述散热器6为铝散热器。所述的位于独立散热通道一4和独立散热通道二5处的散热器6的上下侧均为散热接触面6a。所述的各散热器6包括散热器主体61,朝向外壳1左侧壁、外壳1右侧壁的散热器主体61的侧面为散热器主体61的外侧,背离外壳1左侧壁、外壳1右侧壁的散热器主体61的侧面为散热器主体61的内侧面,散热器主体61的外侧面有散热鳍片62,散热器主体61的内侧面中间内凸形成散热接触部63,散热接触部63也为鳍片形状,散热效果好,散热接触部63的上表面低于散热器主体61的上表面,散热接触部63的下表面高于散热器主体61的下表面,散热接触部63的上下表面均为所述散热接触面6a。散热接触部63的上下散热接触面6a均贴置所述功放三级管3,功放三级管3发热时,通过散热接触部63、散热器主体61和散热鳍片62散热。在所述独立散热通道一4处的散热器6的前后两端和独立散热通道二5处的散热器6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吹风方向相同的风扇7,风扇7可以都从外壳1前侧吹向外壳1后侧,也可以都从外壳1后侧吹向外壳1前侧。通过将风扇7和散热器6配合使用,并且在独立散热通道一4处和独立散热通道二5处均分别配置有一个散热器6和两个风扇7,使独立散热通道一4内的一个散热器6和两个风扇7、独立散热通道二5内的一个散热器6和两个风扇7均分别形成独立封蔽冷却风道,从而使得散热更快,而且能让风集中吹在发热最高和发热最集中的部位,也就是功放三级管3部位,从而使得散热更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左右侧分别安装有纵长型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左侧和右侧的电路板均分别有两块并且均平行布置,外壳的左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左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一,外壳的右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右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二,独立散热通道一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均置有一散热器,在独立散热通道一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吹风方向相同的风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左右侧分别安装有纵长型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左侧和右侧的电路板均分别有两块并且均平行布置,外壳的左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左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一,外壳的右侧壁与外壳内接近外壳右侧壁的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独立散热通道二,独立散热通道一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均置有一散热器,在独立散热通道一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和独立散热通道二处的散热器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吹风方向相同的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左侧远离外壳左侧壁的电路板及外壳内右侧远离外壳右侧壁的电路板的外围均分别罩有一个屏蔽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盒为镀锌金属板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输入功率放大器的高效散热及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屏蔽盒在接近外壳前侧的位置相向倾斜折弯形成折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