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97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箱和电路板本体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把手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的同时可带动转动体转动,转动体带动螺栓转动,螺栓可与外界的螺纹孔洞连接与分离,达到了对控制器的快速拆卸与安装,便于对控制器的安装于维修,解决了当控制器在运作的时候,由于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中,并且控制器发生故障时,需拆卸下来维修,导致了在对控制器的拆卸较为麻烦,浪费较多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控制室,是进行集中控制的中心,又是监控系统中人-机信息交换的场所,在主控室中布置有主要设备的控制、保护、信号和计量的屏、盘、台、柜,自动远动、计算机监控台盘以及模拟电路板等。当控制器在运作的时候,由于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中,并且控制器发生故障时,需拆卸下来维修,导致了在对控制器的拆卸较为麻烦,浪费较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解决了当控制器在运作的时候,由于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中,并且控制器发生故障时,需拆卸下来维修,导致了在对控制器的拆卸较为麻烦,浪费较多时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包括控制箱、转动机构和电路板本体,所述控制箱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副箱,所述副箱顶部左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盖滑动连接,所述滑盖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副箱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功能件,所述控制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本体,所述转动机构与副箱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由把手、安装槽、丝杆、连接板、转动柱、凹槽、齿轮和螺栓组成,所述把手与副箱左侧面中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槽设于控制箱和副箱两者底部,所述丝杆右端与安装槽转动连接,并且丝杆左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槽顶部,所述转动柱顶部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凹槽贯穿安装槽底部,并且凹槽下端贯穿副箱底部,所述齿轮固定安装于转动柱上端,并且齿轮背端与丝杆啮合,所述螺栓顶部与转动柱相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右侧面与副箱距离为2CM,并且把手上设有多个凹陷孔。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中端为平整结构,并且平整结构为丝杆的三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安装于安装槽左右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为圆柱形结构,并且转动柱底部与凹槽底部相距1CM。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设于转动柱高度的三分之二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与凹槽内部相贯通,并且两者构成倒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右端设有一与丝杆相匹配的转动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材质为塑料。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材质为38CrMoAl。(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转动把手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的同时可带动转动体转动,转动体带动螺栓转动,螺栓可与外界的螺纹孔洞连接与分离,达到了对控制器的快速拆卸与安装,便于对控制器的安装于维修,解决了当控制器在运作的时候,由于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中,并且控制器发生故障时,需拆卸下来维修,导致了在对控制器的拆卸较为麻烦,浪费较多时间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功能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把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控制箱-1、副箱-2、滑槽-3、转动机构-4、滑盖-5、滑块-6、功能件-7、电路板本体-8、把手-41、安装槽-42、丝杆-43、连接板-44、转动柱-45、凹槽-46、齿轮-47、螺栓-4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包括控制箱1、转动机构4和电路板本体8,控制箱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副箱2,副箱2顶部左端设有滑槽3,滑槽3与滑盖5滑动连接,滑盖5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6,并且滑块6与滑槽3滑动连接,副箱2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功能件7,控制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本体8,转动机构4与副箱2下端转动连接,转动机构4由把手41、安装槽42、丝杆43、连接板44、转动柱45、凹槽46、齿轮47和螺栓48组成,把手41与副箱2左侧面中端转动连接,安装槽42设于控制箱1和副箱2两者底部,可为丝杆43等提供安装空间,丝杆43右端与安装槽42转动连接,并且丝杆43左端与把手41固定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把手41来带动丝杆43,连接板44顶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槽42顶部,转动柱45顶部与连接板44转动连接,凹槽46贯穿安装槽42底部,并且凹槽46下端贯穿副箱2底部,可使螺栓48能通过凹槽46与外界连接,齿轮47固定安装于转动柱45上端,并且齿轮47背端与丝杆43啮合,螺栓48顶部与转动柱45相焊接。其中,所述把手41右侧面与副箱2距离为2CM,并且把手41上设有多个凹陷孔,提高摩擦力与转动效果。其中,所述丝杆43中端为平整结构,并且平整结构为丝杆43的三分之一,可减少整体的重量。其中,所述凹槽46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安装于安装槽42左右两端,可为两端的螺栓48提供合适的连接空间。其中,所述转动柱45为圆柱形结构,并且转动柱45底部与凹槽46底部相距1CM,当整体与外界安装时转动柱45在转动时,不会与外界接触到。其中,所述齿轮47设于转动柱45高度的三分之二位置,便于丝杆43对齿轮47的带动。其中,所述安装槽42与凹槽46内部相贯通,并且两者构成倒形结构,可使丝杆43间接带动螺栓48转动与外界连接和拆卸。其中,所述安装槽42右端设有一与丝杆43相匹配的转动轴,可使丝杆43在安装槽42内中转动。其中,所述把手41材质为塑料,具有耐用、防水、质轻和良好的绝缘体。其中,所述齿轮47材质为38CrMoAl,具有高耐磨性,高疲劳强度和高强度。本专利所述的齿轮47材质为38CrMoAl,38crmoal是高级氮化钢,具有高耐磨性,高疲劳强度和高强度特点,主要用于热处理后尺寸精确的氮化零件,或各种受冲击负荷不大而耐磨性高的氮化零件。工作原理: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要对控制箱1内部中的电路板本体8控制时,可先将滑盖5向一端滑动,滑盖5可通过滑块6在滑槽3内部中滑动,使滑盖5与副箱2顶部形成一定的空处,然后可操作副箱2内部中功能件7来对电路板本体8控制,并且当需对控制箱1与副箱2整体拆卸与安装时,可通过转动把手41,把手41来带动丝杆43转动,丝杆43在安装槽42内部中转动,丝杆43的转动可使安装槽43左右两端的齿轮47转动,齿轮47转动可带动转动柱45顶部在连接板44一端中转动,转动柱45的转动可带动底部的螺栓48转动,螺栓48的转动可使螺栓48与外界的螺纹孔洞连接与拆卸,达到了对控制器的快速拆卸与安装,便于对控制器的安装于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包括控制箱(1)和电路板本体(8),所述控制箱(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副箱(2),所述副箱(2)顶部左端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与滑盖(5)滑动连接,所述滑盖(5)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6),并且滑块(6)与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副箱(2)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功能件(7),所述控制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本体(8);/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与副箱(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4)由把手(41)、安装槽(42)、丝杆(43)、连接板(44)、转动柱(45)、凹槽(46)、齿轮(47)和螺栓(48)组成,所述把手(41)与副箱(2)左侧面中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槽(42)设于控制箱(1)和副箱(2)两者底部,所述丝杆(43)右端与安装槽(42)转动连接,并且丝杆(43)左端与把手(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4)顶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槽(42)顶部,所述转动柱(45)顶部与连接板(44)转动连接,所述凹槽(46)贯穿安装槽(42)底部,并且凹槽(46)下端贯穿副箱(2)底部,所述齿轮(47)固定安装于转动柱(45)上端,并且齿轮(47)背端与丝杆(43)啮合,所述螺栓(48)顶部与转动柱(45)相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控制室操作系统装置,包括控制箱(1)和电路板本体(8),所述控制箱(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副箱(2),所述副箱(2)顶部左端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与滑盖(5)滑动连接,所述滑盖(5)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6),并且滑块(6)与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副箱(2)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功能件(7),所述控制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本体(8);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与副箱(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4)由把手(41)、安装槽(42)、丝杆(43)、连接板(44)、转动柱(45)、凹槽(46)、齿轮(47)和螺栓(48)组成,所述把手(41)与副箱(2)左侧面中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槽(42)设于控制箱(1)和副箱(2)两者底部,所述丝杆(43)右端与安装槽(42)转动连接,并且丝杆(43)左端与把手(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4)顶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槽(42)顶部,所述转动柱(45)顶部与连接板(44)转动连接,所述凹槽(46)贯穿安装槽(42)底部,并且凹槽(46)下端贯穿副箱(2)底部,所述齿轮(47)固定安装于转动柱(45)上端,并且齿轮(47)背端与丝杆(43)啮合,所述螺栓(48)顶部与转动柱(45)相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南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