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75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变压器用骨架,包括骨架本体,骨架本体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初级引脚组,骨架本体的右端设置有两个次级引脚组,两个初级引脚组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骨架本体一体成型,第一隔板用于分隔两个初级引脚组,第一隔板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的左端面齐平,第一隔板的底面与骨架本体的底面齐平;两个次级引脚组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骨架本体一体成型,第二隔板用于分隔两个次级引脚组,第二隔板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的右端面齐平,第二隔板的底面与骨架本体的底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骨架本体尺寸的情况下,增加了两个初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以及增加了两个次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骨架本体的耐压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用骨架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用骨架。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变压器骨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两个初级之间,以及两个次级之间均没有设置隔电结构,这样一来,当需要提高变压器所用场合的电压等级时,原有的变压器骨架无法满足耐压需求;为了满足变压器的耐压需求,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增大变压器骨架的尺寸,即使得两个初级之间的间距增大,以及使得两个次级之间的间距增大,这样一来,不仅会提高变压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增大变压器变压器安装所需的空间,从而会使得变压器无法满足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用骨架,其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置,在不改变骨架本体尺寸的情况下,增加了两个初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以及增加了两个次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骨架本体的耐压要求。本技术的变压器用骨架,包括骨架本体,骨架本体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初级引脚组,骨架本体的右端设置有两个次级引脚组,两个初级引脚组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骨架本体一体成型,第一隔板用于分隔两个初级引脚组,第一隔板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的左端面齐平,第一隔板的底面与骨架本体的底面齐平;两个次级引脚组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骨架本体一体成型,第二隔板用于分隔两个次级引脚组,第二隔板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的右端面齐平,第二隔板的底面与骨架本体的底面齐平。本技术的变压器用骨架,其中,第一隔板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隔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通过第一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隔板外表面的爬电距离,这样一来,第一隔板能够更好地起到隔电的效果。本技术的变压器用骨架,其中,第一凹槽的宽度为第一隔板的宽度的1/3-2/3;通过采用这结构后,能够确保第一隔板的外表面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隔板的隔电效果。本技术的变压器用骨架,其中,第二隔板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隔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通过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二隔板外表面的爬电距离,这样一来,第二隔板能够更好地起到隔电的效果。本技术的变压器用骨架,其中,第二凹槽的宽度为第二隔板的宽度的1/3-2/3;通过采用这结构后,能够确保第二隔板的外表面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隔板的隔电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置,在不改变骨架本体尺寸的情况下,增加了两个初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以及增加了两个次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骨架本体的耐压要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变压器用骨架,包括骨架本体1,骨架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初级引脚组2,骨架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两个次级引脚组3,两个初级引脚组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1,第一隔板11与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第一隔板11用于分隔两个初级引脚组2,第一隔板11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1的左端面齐平,第一隔板11的底面与骨架本体1的底面齐平;两个次级引脚组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2,第二隔板12与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第二隔板12用于分隔两个次级引脚组3,第二隔板12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1的右端面齐平,第二隔板12的底面与骨架本体1的底面齐平;本技术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置,在不改变骨架本体尺寸的情况下,增加了两个初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以及增加了两个次级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骨架本体的耐压要求。第一隔板11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隔板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通过第一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隔板外表面的爬电距离,这样一来,第一隔板能够更好地起到隔电的效果。第一凹槽111的宽度为第一隔板11的宽度的1/3-2/3;通过采用这结构后,能够确保第一隔板的外表面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隔板的隔电效果。第二隔板12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21,第二凹槽1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隔板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通过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二隔板外表面的爬电距离,这样一来,第二隔板能够更好地起到隔电的效果。第二凹槽121的宽度为第二隔板12的宽度的1/3-2/3;通过采用这结构后,能够确保第二隔板的外表面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隔板的隔电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压器用骨架,包括骨架本体(1),所述骨架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初级引脚组(2),所述骨架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两个次级引脚组(3),其特征在于:两个初级引脚组(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与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隔板(11)用于分隔两个初级引脚组(2),所述第一隔板(11)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第一隔板(11)的底面与骨架本体(1)的底面齐平;两个次级引脚组(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2),所述第二隔板(12)与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隔板(12)用于分隔两个次级引脚组(3),所述第二隔板(12)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1)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第二隔板(12)的底面与骨架本体(1)的底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用骨架,包括骨架本体(1),所述骨架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初级引脚组(2),所述骨架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两个次级引脚组(3),其特征在于:两个初级引脚组(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与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隔板(11)用于分隔两个初级引脚组(2),所述第一隔板(11)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1)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第一隔板(11)的底面与骨架本体(1)的底面齐平;两个次级引脚组(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2),所述第二隔板(12)与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隔板(12)用于分隔两个次级引脚组(3),所述第二隔板(12)的外端面与骨架本体(1)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第二隔板(12)的底面与骨架本体(1)的底面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向蔡敏冯守林全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佳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