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58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56
一种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包括绝缘基体及成型于所述绝缘基体两侧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绝缘基体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及第一、第二连接部。

Contact impedance test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阻抗测试端子
本申请涉及测试设备领域,尤指一种接触阻抗测试端子。
技术介绍
充电枪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而在电动汽车内部设有连接充电枪的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包括有若干传输电能的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一般为插孔结构,所述充电枪设有插针插入所述插孔内,为使所述插座端子与所述插针更好地配合,通常在所述插孔内设置一个扭簧来导通所述插座端子与插针的连接,而所述扭簧经过大量插拔后会磨损或屈服,导致扭簧与插针之间的接触阻抗增大。而此时充电枪的插针及插座的插孔一般连接有线缆,如此,电阻值是线缆阻抗、插针及插孔与所述线缆的压接阻抗、插针与插孔本身的阻值及插孔与插针的接触阻抗之和。而所述接触阻抗的阻值远小于阻抗总值,无法通过测量阻抗总值来判断所述扭簧的磨损程度。依据标准GB/T33594的测试方法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且仅在实验室方便实现,而现存的电动车的插座端子均已安装于车内,进行拆除检测太过于复杂,由此急需一种简便的接触阻抗测试方法来判断扭簧的磨损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可简便测试电动车的插座的接触阻抗以判断插座内的扭簧磨损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包括绝缘基体及成型于所述绝缘基体两侧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绝缘基体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及第一、第二连接部。优选地,所述绝缘基体包括板状基部,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板状基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与所述板状基部构成圆柱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一、第二凸台,所述板状基部前端延伸形成有头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板状基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所述第一、第二凸台夹持于所述台阶部两侧,所述第一、第二凸台及所述台阶部构成圆柱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自所述第一、第二凸台前端延伸形成于所述头部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的外径,所述头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板状基部的厚度,所述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板状基部的宽度,所述台阶部的宽度等于所述头部的宽度,所述台阶部的厚度等于所述板状基部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弧面接触部向后延伸形成有插入端,所述板状基部尾部在垂直所述板状基部方向延伸形成有隔离尾部,所述插入端位于所述隔离尾部后端,所述插入端通过所述隔离尾部与所述第二弧面接触部电性隔离。优选地,所述插入端构成整个测试端子的后端且朝远离所述板状基体方向的外径逐渐变小。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连接有阻抗测试设备,所述接触阻抗测试端子插入一扭簧内,使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扭簧与所述阻抗测试设备构成一个回路,所述阻抗测试设备测得回路的阻抗。本申请的接触阻抗测试端子通过在绝缘基体上同时成型第一、第二接触部,通过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与电动车内的扭簧接触,并构成电流回路,通过微欧姆表测得回路的阻值,即可判断出扭簧是否处于正常磨损状态,是否需要更换。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申请接触阻抗测试端子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申请接触阻抗测试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申请接触阻抗测试端子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接触阻抗测试端子的测试状态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接触阻抗测试端子A包括绝缘基体10及成型于所述绝缘基体10两侧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20,30。所述绝缘基体10包括板状基部11、自所述板状基部11尾部朝向一侧延伸形成的隔离尾部12及自所述板状基部11前端延伸形成的头部13。所述头部13的宽度大于所述板状基部11的宽度,在所述板状基部11与所述头部13之间形成有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与所述头部13宽度相等。所述头部13的厚度大于所述板状基部11的厚度,所述台阶部14的厚度与所述板状基部11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接触端子20包括成型于所述板状基部11第一侧的第一弧面接触部21、自所述第一弧面接触部21后端延伸形成并包覆于所述绝缘基体10尾部的插入端22、形成于所述第一弧面接触部21前端的第一凸台23及自所述第一凸台23前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24。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包括成型于所述板状基部11第二侧的第二弧面接触部31、形成于所述第二弧面接触部31前端的第二凸台33及自所述第二凸台33前向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34。所述插入端22构成整个测试端子A的后端并呈外径逐渐变小的部分圆锥体结构,所述第二弧面接触部31的后端通过所述绝缘基体10的隔离尾部12与所述插入端22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21,31通过所述板状基部11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21,31与所述板状基部11组合成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21,31的与对接扭簧的接触弧面相等。所述第一、第二凸台23,3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21,31的外径。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本申请接触阻抗测试端子A插入插座B的插座端子40的插孔内,并与所述插孔内的扭簧41电性接触。本申请的接触阻抗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提供待测试电动车,所述待测试电动车设有充电接口B,所述充电接口B内设有插座端子40,所述插座端子40的插孔内设有扭簧41;S02、将所述接触阻抗测试端子A插入所述插座端子40的扭簧41内,所述接触阻抗测试端子的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21,31分别与所述扭簧41电性接触;S03、提供一个微欧姆表,将所述微欧姆表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至所述接触阻抗测试端子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20,30的第一、第二连接部24,34上;S04、启动所述微欧姆表,使所述第一接触端子20、扭簧41、第二接触端子30与所述微欧姆表形成一个电流回路,测出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20,30的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21,31与所述扭簧41构成的回路的阻值;S05、依据获取的所述回路的阻值与正常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出扭簧的磨损程度,做出是否需要更换的决定。本申请的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及测试方法通过在绝缘基体10上同时成型第一、第二接触部20,30,通过第一、第二接触部20,30分别与电动车内的扭簧接触,并构成电流回路,通过微欧姆表测得回路的阻值,即可判断出扭簧是否处于正常磨损状态,是否需要更换。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体及成型于所述绝缘基体两侧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绝缘基体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分别包括第一弧面接触部、第二弧面接触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体及成型于所述绝缘基体两侧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绝缘基体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分别包括第一弧面接触部、第二弧面接触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体包括板状基部,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板状基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与所述板状基部构成圆柱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弧面接触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一、第二凸台,所述板状基部前端延伸形成有头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板状基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所述第一、第二凸台夹持于所述台阶部两侧,所述第一、第二凸台及所述台阶部构成圆柱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阻抗测试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自所述第一、第二凸台前端延伸形成于所述头部的两侧。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理强黄涛李叶标王大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惠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