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07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扭簧、第二转动件、弹簧和销钉;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把手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动件包括连接部、限位部和第一套接部,限位部与第一套接部接合设置,扭簧设于限位部的上侧,限位部远离扭簧的一侧非接合面上设有盲孔;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第一通孔与盲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关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中心对称,第一凸筋与扭簧的扭口位置相对应;弹簧设于盲孔内;销钉与弹簧抵接,销钉的横截面圆直径小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上述换向结构能够在不拆卸智能锁螺丝的情况下实现把手旋转180°换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智能家居产品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和人脸识别功能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门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现在市场上出现很多智能锁把手换向都时拆把手中心螺丝换向,且换向不也不方便,这样把手容易松动,把手脱落风险很高,严重时可能导致开不了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拆卸智能锁螺丝的情况下实现把手旋转180°的换向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扭簧、第二转动件、弹簧和销钉;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连接部、用于抵住所述第二转动件的限位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套接的第一套接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套接部接合设置,所述扭簧设于所述限位部的上侧,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扭簧的一侧非接合面上设有盲孔;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盲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关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扭簧的扭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弹簧设于所述盲孔内;所述销钉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销钉的横截面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br>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扭簧的一端阵列设有四个插接柱,所述把手与四个所述插接柱位置对应处设有四个插槽,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槽插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还包括防松螺丝,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所述把手的第一连接槽、挡板和远离所述把手的第二连接槽,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槽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槽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槽口设于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槽同轴设置,所述防松螺丝的螺头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把手的一侧抵接,所述防松螺丝的螺杆从所述第一连接槽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槽口进入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把手螺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还包括压板,所述第一套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贴合设置,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一拨孔,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二拨孔,所述压板与多个所述第一螺孔位置对应处设有多个第二螺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孔的孔径为2~3mm,所述第二拨孔的孔径为2~3mm。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螺孔沿所述连接部周向阵列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套接口上设有两个位置相应的第二凸筋,所述连接部上与两个所述第二凸筋的位置对应处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二凸筋在所述滑槽上向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方向滑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贴合。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还包括滚珠轴承,所述第一转动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滚珠轴承套接的第二套接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换向结构能够在不拆卸智能锁螺丝的情况下实现把手旋转180°换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转动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转动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压板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转动件100,连接部110,插接柱111,第一连接槽112,挡板113,第二连接槽114,滑槽115,限位部120,盲孔121,第一套接部130,第一螺孔131,第二套接部140,扭簧200,第二转动件300,第一通孔310,第二通孔320,第一凸筋330,弹簧400,销钉500,防松螺丝600,把手700,压板800,第一拨孔810,第二拨孔820,第二螺孔830,第二凸筋840,滚珠轴承9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100、扭簧200、第二转动件300、弹簧400和销钉500;第一转动件100的一端与把手700可拆卸连接,第一转动件100包括连接部110、用于抵住第二转动件300的限位部120和用于与第二转动件300套接的第一套接部130,限位部120与第一套接部130接合设置,扭簧200设于限位部120的上侧,限位部120远离扭簧200的一侧非接合面上设有盲孔121;第二转动件300包括第一通孔310、第二通孔320和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330,第一通孔310与盲孔12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通孔320与第一通孔310关于第二转动件300的中心对称,第一凸筋330与扭簧100的扭口位置相对应;弹簧400设于所述盲孔121内;销钉500与弹簧400抵接,销钉500的横截面圆直径小于第一通孔310和第二通孔320的孔径。可以理解地,通过在第一转动件100上开个盲孔121,盲孔121内设有弹簧400,销钉500与弹簧400抵接,第一转动件100和第二转动件300通过销钉500固定连接,当需要把手700旋转180°换向时,可通过用顶针从第一通孔310处顶住销钉500,弹簧400受力压缩,销钉500脱离第二转动件300的第一通孔310,然后将把手700带动第一转动件100旋转180°拿开顶针,弹簧400释放弹力把销钉500弹入第二转动件300的第二通孔320通孔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第一转动件100旋转180°,第二转动件300不发生转动,这样第一转动件100和第二转动件30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能够在不拆卸智能锁螺丝的情况下实现把手700旋转180°换向。请参见图6,连接部110靠近扭簧200的一端阵列设有四个插接柱111,把手与四个插接柱111位置对应处设有四个插槽,插接柱111与所述插槽插接。可以理解地,通过插接柱111与插槽的插接,把手与第一转动件100的连接关系相比普通的单槽插接更稳定。请参见图2,本技术的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还包括防松螺丝600,连接部110包括靠近把手的第一连接槽112、挡板113和远离把手的第二连接槽114,所述挡板113设于第一连接槽112与第二连接槽114之间,第一连接槽112远离把手的一端槽口设于挡板113上,第一连接槽112与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件(100)、扭簧(200)、第二转动件(300)、弹簧(400)和销钉(500);/n所述第一转动件(100)的一端与把手(7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100)包括连接部(110)、用于抵住所述第二转动件(300)的限位部(120)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套接的第一套接部(130),所述限位部(120)与所述第一套接部(130)接合设置,所述扭簧(200)设于所述限位部(120)的上侧,所述限位部(120)远离所述扭簧(200)的一侧非接合面上设有盲孔(121);/n所述第二转动件(300)包括第一通孔(310)、第二通孔(320)和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330),所述第一通孔(310)与所述盲孔(12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320)与所述第一通孔(310)关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凸筋(330)与所述扭簧(200)的扭口位置相对应;/n所述弹簧(400)设于所述盲孔(121)内;/n所述销钉(500)与所述弹簧(400)抵接,所述销钉(500)的横截面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310)和所述第二通孔(320)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件(100)、扭簧(200)、第二转动件(300)、弹簧(400)和销钉(500);
所述第一转动件(100)的一端与把手(7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100)包括连接部(110)、用于抵住所述第二转动件(300)的限位部(120)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套接的第一套接部(130),所述限位部(120)与所述第一套接部(130)接合设置,所述扭簧(200)设于所述限位部(120)的上侧,所述限位部(120)远离所述扭簧(200)的一侧非接合面上设有盲孔(121);
所述第二转动件(300)包括第一通孔(310)、第二通孔(320)和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筋(330),所述第一通孔(310)与所述盲孔(12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320)与所述第一通孔(310)关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凸筋(330)与所述扭簧(200)的扭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弹簧(400)设于所述盲孔(121)内;
所述销钉(500)与所述弹簧(400)抵接,所述销钉(500)的横截面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310)和所述第二通孔(320)的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0)靠近所述扭簧(200)的一端阵列设有四个插接柱(111),所述把手(700)与四个所述插接柱(111)位置对应处设有四个插槽,所述插接柱(111)与所述插槽插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把手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松螺丝(600),所述连接部(110)包括靠近所述把手的第一连接槽(112)、挡板(113)和远离所述把手的第二连接槽(114),所述挡板(11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12)与所述第二连接槽(114)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槽(112)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槽口设于所述挡板(113)上,所述第一连接槽(112)与所述第二连接槽(114)同轴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揭勤辉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兰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