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87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以解决固体渣料在溶液中分散不均匀,接触不充分导致物料浸出效率低的问题,该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底部固定有爆气装置,加热盘管,罐体的顶部中心向下设有搅拌器,罐体的顶部设有溶液注入口,加料口,罐体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罐体侧壁下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接弯管,外接气动球阀,气动球阀连接泵,爆气装置包括进气总管,进气总管侧壁钻孔若干,钻孔处垂直连接若干膜管接头,膜管接头与膜管相接,膜管为微孔聚四氟乙烯管,膜管外圈有膜管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爆气装置提高了物料浸出效率,不溶渣料易于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
本技术属于湿法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
技术介绍
湿法冶金过程中使用含酸溶液对铜渣料进行溶解浸出时,常用的浸出装置因鼓入的空气和加入的固体渣料在溶液中分散不均匀,接触不充分导致物料浸出效率低。渣料溶解过程中现场酸雾溢散较多,现场作业环境较差。此外,常用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其内部不可避免地会沉积一些不能溶解的沉渣,抽液过程中不溶沉渣极易堵塞管道,影响设备的继续使用,需人员定期进入装置内部进行清理,作业过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人员作业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以解决固体渣料在溶液中分散不均匀,接触不充分导致物料浸出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包括带顶盖的罐体,罐体底部通过立柱固定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两端分别向上延伸至罐体顶部外侧,该延伸部分分别为加热盘管进气口和加热盘管出气口,罐体的顶部中心向下设有搅拌器,所述加热盘管的下部固定有爆气装置,爆气装置包括进气总管,进气总管的中心管道向上延伸至罐体顶部外侧,该延伸部分为压缩空气接口,进气总管侧壁等间距钻孔若干,钻孔处垂直连接若干膜管接头,膜管接头与膜管连通,膜管是外圈微孔聚四氟乙烯管,膜管底部设有半圆形的膜管固定槽,膜管固定槽一端与进气总管连接,另一端与钢管连接构成方形支架,膜管固定槽顶部等间距设有若干膜管固定环,膜管固定槽底部设有若干排气出渣孔,所述罐体侧壁垂直于底部均布若干挡流板,挡流板与罐体侧壁留有间隙,所述搅拌器为双层桨式搅拌器,罐体侧壁下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接弯管且弯管向罐体底部延伸,外接气动球阀,气动球阀连接泵,罐体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抽风口,抽风口外接抽风机,所述罐体侧壁底部设有人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加热盘管将罐内溶液加热,铜渣料在搅拌及挡流板的共同作用下在含酸溶液内充分分散,通入的空气经爆气装置形成微气泡从罐底扩散至含酸溶液中,实现渣料、空气、溶液的充分分散接触,提高了物料的浸出效率,渣料浸出完成后,溶液沉降后不溶渣沉入罐底,上部清液外排完成,注入少量清水启动搅拌,底部沉渣形成浆液经弯管泵出,实现不溶沉渣的机械外排,解决不溶沉渣堵塞管道及需人工清理的难题,物料浸出过程中冒出的酸雾经抽风口排出,反应过程中冒出的泡沫液体经溢流口进入溢流液收集管回收,可保持作业环境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气装置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如下:1.罐体;2.搅拌器;3.加热盘管;4.爆气装置;5.加料口;6.加料口盖板;7.溶液注入口;8.溢流口;9.抽风口;10.弯管;11.出液口;12.气动球阀;13.挡流板;14.人孔;15.加热盘管进气口;16.加热盘管出气口;17.压缩空气接口;18.进气总管;19.膜管固定槽;20.膜管;21.膜管接头;22.排气出渣孔;23.膜管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包括罐体1,该罐体1带盖,罐体1的顶部中心向下安装有搅拌器2,搅拌器2上部连接减速机并固定在罐体1顶部,该搅拌器2下部桨为双层搅拌桨,罐体1顶部设有加热盘管进气口15,加热盘管出气口16,压缩空气接口17,溶液注入口7,所述加热盘管进气口15垂直向罐体1内部延伸,且环形若干层布置在罐体1底部形成加热盘管3,该加热盘管3的出口端向上延伸至罐体1顶部外侧,形成加热盘管出气口16,压缩空气接口17垂直向罐体1内部延伸,与罐体1底部的爆气装置4连通,该爆气装置4焊接固定在罐体1底部,爆气装置4的四周通过四个立柱与罐体1底部焊接形成支架,该支架上固定有加热盘管3,罐体1顶部设有加料口5,加料口5上面覆盖加料口盖板6,罐体1侧壁下部设有出液口11,出液口11在罐内连接弯管10且伸向罐体1底部,弯管10下端距离罐体1底部200mm,出液口11外接气动球阀12,气动球阀12连接泵。进一步的,所述爆气装置4包括进气总管18,若干膜管固定槽19,进气总管18侧壁上等间距钻孔若干,钻孔处垂直焊接若干膜管接头21,膜管接头21与膜管20螺纹连通,膜管20的底部,进气总管18与膜管固定槽19焊接,膜管固定槽19的另一端垂直焊接一根钢管形成方形支架,该膜管固定槽19是用来固定膜管20的,膜管固定槽19为不锈钢管从中间剖开形成的半圆形钢管,圆形的膜管20放置在半圆形的膜管固定槽19内,膜管固定环23间隔焊接在膜管固定槽19的顶部,将膜管20完全固定在膜管固定槽19的内部,膜管19为外圈微孔聚四氟乙烯管,膜管固定槽19底部间隔打孔形成排气出渣孔22。进一步的,罐体1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口8,反应过程中冒出的泡沫液体经溢流口8进入溢流液收集管回收,可保持现场作业环境清洁。进一步的,罐体1侧壁垂直于底部均匀焊接四根挡流板13,挡流板13与罐体1侧壁留有一定的间隙,该挡流板13起到让溶液在搅拌过程中经挡流板阻挡形成紊流,若没有挡流板,溶液在搅拌时是稳定的旋转状态。进一步的,罐体1顶部设有抽风口9,抽风口9外接抽风机,抽风口9用于排出物料浸出过程中冒出的酸雾。进一步的,罐体1侧壁底部设有供人员检修出入罐体的人孔14。工作过程:通过溶液注入口7注入含酸溶液,开启蒸汽管网的阀门,蒸汽经加热盘管进气口进入加热盘管3加热溶液,待溶液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时关闭蒸汽管网的阀门停止加热,开启搅拌装置2搅拌溶液,打开抽风机通过抽风口9在罐体1内部形成微负压,打开压缩空气管道阀门使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接口17进入进气总管18中,再经膜管接头21进入膜管20以微气泡分散进入溶液中,掀开加料口盖板6,通过加料口5加入铜渣料后,将加料口盖板6覆盖在加料口5上,在搅拌装置2开启状态下,实现渣料与空气的充分接触反应。待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升高达到要求后,停止通入压缩空气,爆气装置4中无微气泡冒出,停止搅拌装置2,待溶液澄清后,开启气动球阀12,启动泵,浸出液通过弯管10经出液口11排出,待溶液抽净后关闭泵,再通过溶液注入口7注入少量清水,启动搅拌装置2将底部沉渣充分浆化后,再次启动泵,抽出浆化液,将罐体1底部的大部分沉渣排出,操作完成后关闭气动球阀12,进行下一循环的物料浸出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包括带顶盖的罐体(1),罐体(1)底部通过立柱固定有加热盘管(3),所述加热盘管(3)两端分别向上延伸至罐体(1)顶部外侧,该延伸部分分别为加热盘管进气口(15)和加热盘管出气口(16),罐体(1)的顶部中心向下设有搅拌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3)的下部固定有爆气装置(4),所述爆气装置(4)包括进气总管(18),进气总管(18)的中心管道向上延伸至罐体(1)顶部外侧,该延伸部分为压缩空气接口(17),进气总管(18)侧壁等间距钻孔若干,钻孔处垂直连接若干膜管接头(21),膜管接头(21)与膜管(20)连通,膜管(20)是外圈微孔聚四氟乙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包括带顶盖的罐体(1),罐体(1)底部通过立柱固定有加热盘管(3),所述加热盘管(3)两端分别向上延伸至罐体(1)顶部外侧,该延伸部分分别为加热盘管进气口(15)和加热盘管出气口(16),罐体(1)的顶部中心向下设有搅拌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3)的下部固定有爆气装置(4),所述爆气装置(4)包括进气总管(18),进气总管(18)的中心管道向上延伸至罐体(1)顶部外侧,该延伸部分为压缩空气接口(17),进气总管(18)侧壁等间距钻孔若干,钻孔处垂直连接若干膜管接头(21),膜管接头(21)与膜管(20)连通,膜管(20)是外圈微孔聚四氟乙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难溶铜渣料的浸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管(20)底部设有半圆形的膜管固定槽(19),膜管固定槽(19)一端与进气总管(18)连接,另一端与钢管连接构成方形支架,膜管固定槽(19)顶部等间距设有若干膜管固定环(23),膜管固定槽(19)底部设有若干排气出渣孔(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军虎何子川蒲彦雄赵德周万鸿孟宪宝解文雄陈集云王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