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87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包括固定座、挡轮套和挡轮立柱;挡轮套竖直安装在固定座上,并能绕其本身的轴线旋转;挡轮立柱竖直安装在挡轮套上。固定座具有一容纳腔,挡轮套上安装一对轴承,一对轴承呈一上一下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容纳腔中。位于下面的轴承的上面设置唇形密封圈进行密封,下面设置轴承端盖,该轴承端盖和固定座固定连接。位于上面的轴承的上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迷宫环、上迷宫环和防护盖,下迷宫环和固定座固定连接;上迷宫环套装在挡轮套上;防护盖套装在挡轮套上,并和上迷宫环固定连接。本挡轮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挡轮套通过一对圆柱滚子轴承可灵活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上,从而使挡轮立柱转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台车式退火炉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台车式退火炉对球墨铸铁管进行热处理时,管子水平放置在台车上的托轮上,并且需要托轮一直带动管子沿其轴线旋转,管子在旋转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轴向移动,因此通常在管子的两端设置挡轮装置,用来对管子的两端进行阻挡,但是现在的挡轮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挡轮立柱转动不灵活的缺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挡轮装置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挡轮立柱能转动灵活的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包括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轮套和挡轮立柱;所述挡轮套竖直安装在固定座上,并能绕其本身的轴线旋转;所述挡轮立柱竖直安装在挡轮套上;所述固定座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挡轮套上安装一对轴承,一对轴承呈一上一下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容纳腔中;所述轴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位于下面的所述轴承的上面设置唇形密封圈进行密封,下面设置轴承端盖,该轴承端盖和固定座固定连接;位于上面的所述轴承的上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迷宫环、上迷宫环和防护盖,所述上迷宫环安装在下迷宫环的上面;所述下迷宫环和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下压住轴承的外圈;所述上迷宫环套装在挡轮套上,并下压住轴承的内圈;所述防护盖套装在挡轮套上,并和上迷宫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挡轮套具有沿其轴向开设的、用于安装挡轮立柱的阶梯通孔,挡轮套的上部从固定座伸出,并在该挡轮套的上部位置处开设有能使销轴穿过的通孔,相应地,在挡轮立柱上同样开设有能使销轴穿过的通孔;当挡轮立柱安装在挡轮套的阶梯通孔中时,利用所述销轴将挡轮立柱和挡轮套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两个分别向一对轴承加注润滑油的卡套式管接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挡轮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挡轮套通过一对圆柱滚子轴承可灵活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上,从而使挡轮立柱转动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挡轮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挡轮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未安装挡轮立柱)。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固定座61、挡轮套62、挡轮立柱63、轴承64、唇形密封圈65、轴承端盖66、上迷宫环67、下迷宫环68、防护盖69、卡套式管接头610、销轴6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包括固定座61、挡轮套62和挡轮立柱63;挡轮套62竖直安装在固定座61上,并能绕其本身的轴线旋转;挡轮立柱63竖直安装在挡轮套62上。固定座61具有一容纳腔,挡轮套62上安装一对轴承64,一对轴承64呈一上一下地安装在固定座61的容纳腔中,从而将挡轮套62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61具有一容纳腔中,轴承64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座61上安装有两个分别向一对轴承64加注润滑油的卡套式管接头610。本挡轮装置使用前,应通过卡套式管接头610向一对轴承64中加注满润滑油脂。具体地讲,其中位于下面的轴承64的上面设置唇形密封圈65进行密封,下面设置轴承端盖66,该轴承端盖66和固定座61焊接固定在一起;位于上面的轴承64的上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迷宫环68、上迷宫环67和防护盖69,上迷宫环67安装在下迷宫环68的上面;下迷宫环68和固定座61固定连接,并下压住轴承64的外圈;上迷宫环67套装在挡轮套62上,并下压住轴承64的内圈;防护盖69套装在挡轮套62上,并和上迷宫环67固定连接。下迷宫环68和上迷宫环67对上面的轴承64进行密封,防止外部杂物进入。本实施例中,挡轮套62具有沿其轴向开设的、用于安装挡轮立柱63的阶梯通孔,相应地,挡轮立柱63也同样设置为阶梯状,方便挡轮立柱63的定位。挡轮套62的上部从固定座61伸出,并在该挡轮套62的上部位置处开设有能使销轴611穿过的通孔,相应地,在挡轮立柱63上同样开设有能使销轴611穿过的通孔;当挡轮立柱63安装在挡轮套62的阶梯通孔中时,利用销轴611将挡轮立柱63和挡轮套62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挡轮装置成对使用,安装在台车上,分别对管子的两端进行阻挡,防止管子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轴向移动,并且挡轮装置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方便调整,以适用不同长度的管子,另外,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子时,仅需更换挡轮立柱63即可,挡轮立柱63通过销轴611和挡轮套62安装在一起,更换方便。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包括固定座(6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轮套(62)和挡轮立柱(63);所述挡轮套(62)竖直安装在固定座(61)上,并能绕其本身的轴线旋转;所述挡轮立柱(63)竖直安装在挡轮套(62)上;所述固定座(61)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挡轮套(62)上安装一对轴承(64),一对轴承(64)呈一上一下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61)的容纳腔中;所述轴承(64)采用圆柱滚子轴承;/n位于下面的所述轴承(64)的上面设置唇形密封圈(65)进行密封,下面设置轴承端盖(66),该轴承端盖(66)和固定座(61)固定连接;/n位于上面的所述轴承(64)的上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迷宫环(68)、上迷宫环(67)和防护盖(69),所述上迷宫环(67)安装在下迷宫环(68)的上面;所述下迷宫环(68)和固定座(61)固定连接,并下压住轴承(64)的外圈;所述上迷宫环(67)套装在挡轮套(62)上,并下压住轴承(64)的内圈;所述防护盖(69)套装在挡轮套(62)上,并和上迷宫环(6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车式退火炉的挡轮装置,包括固定座(6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轮套(62)和挡轮立柱(63);所述挡轮套(62)竖直安装在固定座(61)上,并能绕其本身的轴线旋转;所述挡轮立柱(63)竖直安装在挡轮套(62)上;所述固定座(61)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挡轮套(62)上安装一对轴承(64),一对轴承(64)呈一上一下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61)的容纳腔中;所述轴承(64)采用圆柱滚子轴承;
位于下面的所述轴承(64)的上面设置唇形密封圈(65)进行密封,下面设置轴承端盖(66),该轴承端盖(66)和固定座(61)固定连接;
位于上面的所述轴承(64)的上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迷宫环(68)、上迷宫环(67)和防护盖(69),所述上迷宫环(67)安装在下迷宫环(68)的上面;所述下迷宫环(68)和固定座(61)固定连接,并下压住轴承(64)的外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灵徐砚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春风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