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82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属于化粪池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孔,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加强梁,多个加强梁沿罐体轴向间隔设置,且各加强梁均沿罐体的内壁周向环设;所述罐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分别对应在检修孔两侧的顶梁,顶梁均沿罐体的轴向从罐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相交;检修孔处的罐体外壁设置有环状的井筒连接嘴。加强梁与顶梁在罐体内壁形成框架结构,增强了化粪池的整体强度和承压承重能力,并且,顶梁在检修孔两侧增强了罐体顶部的强度和承压承重能力,给予检修口处很好的支承,提高了化粪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
本技术属于化粪池
,具体涉及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
技术介绍
化粪池是基本的污泥及粪便处理设施,同时也是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设施。化粪池因埋于底下,所以需要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承重能力。化粪池通常包括筒状的罐体,罐体的顶部开设检修孔,检修孔连接通道,以便人工进出检修,目前的化粪池主要依靠罐体的壁厚来承重,承重能力较差,尤其是检修孔附近的罐体,由于需要承受检修孔上方的通道重量等,更加容易出现变形等,降低了化粪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以解决目前的化粪池存在的承重能力较差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加强梁,多个加强梁沿罐体轴向间隔设置,且各加强梁均沿罐体的内壁周向环设;所述罐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分别对应在检修孔两侧的顶梁,顶梁均沿罐体的轴向从罐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相交;检修孔处的罐体外壁设置有环状的井筒连接嘴。作为所述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罐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底梁,底梁沿罐体的轴向从罐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相交。作为所述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井筒连接嘴上连接有井筒,井筒顶端设有封盖。作为所述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加强梁、顶梁、井筒连接嘴与罐体为一体结构。作为所述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罐体的顶部外壁具有沿罐体轴向设置的平面凸台,所述井筒连接嘴设于平面凸台上。作为所述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顶梁为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检修孔的两侧。作为所述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检修孔开设在相邻两加强梁之间的罐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强梁与顶梁在罐体内壁形成框架结构,增强了化粪池的整体强度和承压承重能力,并且,顶梁在检修孔两侧增强了罐体顶部的强度和承压承重能力,给予检修口处很好的支承,井筒连接嘴可直接连接现有技术中的井筒,如HDPE井筒,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砖砌形式而存在承重查的问题。提高了化粪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框架结构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内框架结构化粪池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内框架结构化粪池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C-C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图1至图5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孔2,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加强梁3,多个加强梁3沿罐体1轴向间隔设置,且各加强梁3均沿罐体1的内壁周向环设;所述罐体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分别对应在检修孔2两侧的顶梁4,顶梁4均沿罐体1的轴向从罐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3相交;检修孔2处的罐体1外壁设置有环状的井筒连接嘴5。检修孔2可对应开设在相邻两加强梁3之间的罐体1上。因检修孔2同时也位于两顶梁4之间,这样在检修孔2周围有加强梁3以及顶梁4共同支承,增加了检修孔2周围罐体1的强度以及承压承重能力。检修孔2可开设两个或更多个。罐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底梁6,底梁6沿罐体1的轴向从罐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3相交,增加强度及承重性,也提供了稳定性。底梁6可设置一个,对应于罐体1内的正下方,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罐体1底部的外壁可设置多个脚座7,脚座7与罐体1可为一体结构,各脚座7可分别对应在各加强梁3下端。井筒连接嘴5上连接有井筒8,井筒8顶端设有封盖9。图1中以两个检修孔为例示意,其中一个检修孔上的井筒8及封盖9为爆炸分解状态。井筒8的内圆面对应套设在井筒连接嘴5的外圆面,井筒8下端对应支撑至罐体1顶部。加强梁3、顶梁4、井筒连接嘴5与罐体1为一体结构。设置的底梁6也与罐体1为一体结构。本化粪池可为混凝土预制结构。罐体1的顶部外壁具有沿罐体1轴向设置的平面凸台10,所述井筒连接嘴5设于平面凸台10上,增加了顶部的强度,同时也方便施工安装。顶梁4为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检修孔2的两侧。图中以两个顶梁4为例,也可以根据需要及化粪池的规格大小,设置不同相应数量的顶梁4。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加强梁,多个加强梁沿罐体轴向间隔设置,且各加强梁均沿罐体的内壁周向环设;所述罐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分别对应在检修孔两侧的顶梁,顶梁均沿罐体的轴向从罐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相交;检修孔处的罐体外壁设置有环状的井筒连接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开设有检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加强梁,多个加强梁沿罐体轴向间隔设置,且各加强梁均沿罐体的内壁周向环设;所述罐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分别对应在检修孔两侧的顶梁,顶梁均沿罐体的轴向从罐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相交;检修孔处的罐体外壁设置有环状的井筒连接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底梁,底梁沿罐体的轴向从罐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与各加强梁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框架结构化粪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廷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鑫汇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