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82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所述预处理池的前端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设备间的后端处设有出水口;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过滤池内设有碎石、活性炭和石英砂;所述第一设备间内安装有紫外杀菌器和加药器,所述紫外杀菌器安装在所述排水管上,所述加药器通过加药管连通所述消毒池。本装置结构紧凑,布局科学合理,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和高效,在缺氧池、好氧池和过滤池设置的填料能极大地辅助净化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发展加快,日常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也在逐年增多,尤其是生活污水,因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导致城市污水管道负荷较重,经常遇到积淤堵塞的问题。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多存在消毒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污水中的积淤较多,并且容易繁殖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智能的污水消毒过滤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所述预处理池的前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预处理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水孔;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上部,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下部;所述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的上部设有第四过水孔;所述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五过水孔;所述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之间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一设备间的后端处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七隔板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消毒池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水口,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过滤池内设有碎石、活性炭和石英砂;所述第一设备间内安装有紫外杀菌器和(次氯酸钠)加药器,所述紫外杀菌器安装在所述排水管上,对排污的水进行紫外杀菌;所述(次氯酸钠)加药器通过加药管连通所述消毒池,对消毒池内的污水进行投药消毒。加入填料的原因是:加入的填料是新型生物活性载体,它采用科学配方,根据污水性质不同,在高分子材料中融合多种有利于微生物快速附着生长的微量元素,经过特殊工艺改性、构造而成,水中的微生物不断在填料内外表面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附着在填料表面及内部生长的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污泥浓度可达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浓度的5-10倍,好氧池污泥总质量浓度最高可达30-40g/L,填料在反应器内混合液的翻动下自由旋转,生物膜与水体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并将其分解,使水质得到净化,通过此改进创新,可以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在抗冲击性与抗负荷性等方面的不足。可以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的稳定性,污水与滤池里面的这些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所述预处理池。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置于所述罐体的上部,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泥池,所述污泥排放管上设有调节阀/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内安装有硝化液泵,所述硝化液泵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连通所述缺氧池。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斜管填料,填料湿周大,水力半径小,运行时层流状态好,颗粒沉降不受紊流干扰,能加速颗粒与水分离并缩短颗粒的沉淀距,更好的实现固液分离。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曝气管,所述好氧池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曝气管,所述罐体上设有第二设备间,所述第二设备间内设有控制柜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风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通过曝气管上面的小孔,释放出空气,向厌氧池和好氧池曝气,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搅拌,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更好的与活性污泥接触。二,向污水中充氧,水中的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需要氧气的参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紧凑,布局科学合理,污水消毒过滤效果稳定而且高效。通过在A2/O工艺前端加设一个预处理区(pretreat),当污泥回流至预处理区,在预处理区发生反硝化反应,可极大地消耗污泥回流所带来的硝酸盐和氧气。通过此改进创新,可以改进传统A2/O工艺对脱碳除磷的效果,在缺氧池、好氧池和过滤池设置的填料能极大地辅助净化污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方案的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本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污水处理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方案的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可以采用许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方案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所示,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过滤池6、消毒池7和第一设备间8,所述预处理池1的前端设有进水口100,所述预处理池1和厌氧池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过水孔101;所述厌氧池2和缺氧池3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水孔102;所述缺氧池3和好氧池4之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水孔103;所述好氧池4和沉淀池5之间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安装有导流管104,所述导流管104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4的上部,所述导流管104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5的下部;所述沉淀池5和过滤池6之间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的上部设有第四过水孔105;所述过滤池6和消毒池7之间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五过水孔106;所述消毒池7和第一设备间8之间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一设备间的后端处设有出水口108,所述第七隔板上安装有排水管107,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消毒池的上部,所述排水管107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水口108,所述第一设备间8内安装有紫外杀菌器81和(次氯酸钠)加药器82,所述紫外杀菌器81安装在所述排水管107上,对排污的水进行紫外杀菌;所述(次氯酸钠)加药器82通过加药管连通所述消毒池7,对消毒池内的污水进行投药消毒,所述沉淀池5内安装有污泥回流泵51,所述污泥回流泵51通过污泥回流管510连通所述预处理池1。所述好氧池4内安装有硝化液泵41,所述硝化液泵41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连通所述缺氧池3。所述缺氧池3内设置有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好氧池4内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沉淀池5内安装有斜管填料,所述过滤池3内设有一些碎石、活性炭、石英砂等等的填料。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污泥池9,所述污泥池9置于所述罐体的上部,所述污泥回流泵51通过污泥排放管511连通所述污泥池9,所述污泥排放管511上设有调节阀/控制阀512。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3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曝气管30,所述好氧池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曝气管40,所述罐体上设有第二设备间10,所述第二设备间10内设有控制柜120和鼓风机110,所述鼓风机110通过风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曝气管30和第二曝气管40。通过曝气管上面的小孔,释放出空气,向厌氧池和好氧池曝气,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搅拌,水中的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所述预处理池的前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预处理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水孔;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上部,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下部;所述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的上部设有第四过水孔;所述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五过水孔;所述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之间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一设备间的后端处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七隔板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消毒池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水口;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过滤池内设有碎石、活性炭和石英砂;所述第一设备间内安装有紫外杀菌器和加药器,所述紫外杀菌器安装在所述排水管上,所述加药器通过加药管连通所述消毒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智能污水消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所述预处理池的前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预处理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水孔;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上部,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下部;所述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的上部设有第四过水孔;所述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五过水孔;所述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之间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一设备间的后端处设有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雅山徐桃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火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