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26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换机外壳,包括:交换机外壳本体,交换机外壳本体为长方体;多个网络插线口,多个网络插线口均设置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前表面;防水机构,防水机构包括防水板,防水板可开合地铰接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边缘,当防水板闭合时能够封闭多个网络插线口;防尘机构,防尘机构设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上表面,防尘机构包括网格防尘板,网格防尘板滑动连接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顶面。防水板灵活的翻转于多个网络插线口的正前方,有效保护网络插线口不受潮、不进水,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网格防尘板的滑动连接方式不仅能拦截外界灰尘,当积灰较多时还能将其滑下清理,节省拆装时间,方便清洁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换机外壳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换机
,具体涉及一种交换机外壳。
技术介绍
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交换机设备可接1至8台电脑、传真机、手提电脑、可互联,互相呼叫,互传信息,具有内部通话、通话保密,内部传真,内部使用的功能,若电脑和传真机一起使用,即可实现传真、扫描、打印、复印、电脑互联、传真机互联,可广泛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个人、单位及电脑联网。现有的交换机上具有多个网络传输端口,网络传输端口处防水防尘性能较差,大量灰尘进入交换机内部容易造成内部零件的瘫痪,现有的交换机散热孔开设在左右两侧,由于热气密度小于空气呈上浮现象,因此散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外壳,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保护网络插线口不受潮、不进水,提高交换机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拆装方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交换机外壳,包括:交换机外壳本体,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为长方体;多个网络插线口,所述多个网络插线口均设置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前表面;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可开合地铰接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边缘,当所述防水板闭合时能够封闭所述多个网络插线口;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设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防尘机构包括网格防尘板,所述网格防尘板滑动连接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顶面。优选地,一种交换机外壳还包括:多片橡胶垫,多片所述橡胶垫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下表面边缘。优选地,一种交换机外壳还包括:底板安装机构,所述底板安装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下表面的中心;四支托台,所述四支托台分别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四角,所述托台的上表面连接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托台的下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孔槽;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贯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孔槽,从而将所述底板与所述托台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水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防水板的顶部边缘,所述防水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上表面铰接;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设于所述防水板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对应设置且磁性相连。优选地,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顶面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网格防尘板覆盖于所述多个散热孔的上方;所述防尘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一滑块和一对第一滑轨,所述一对第一滑轨分别设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一对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一对第一滑轨;一对侧面滑动组件,所述一对侧面滑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每个侧面滑动组件包括:一对第二滑块和一对第二滑轨,所述一对第二滑轨设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一对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一对第二滑轨;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一对第二滑块,以便沿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侧面上下滑动;横板,所述横板连接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底端。优选地,所述网格防尘板连接于所述一对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形状为“T”字形。优选地,所述网格防尘板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在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两个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横板与所述侧板构成“L”字形结构。优选地,一种交换机外壳还包括一对定位机构,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螺纹孔,所述定位螺纹孔设于所述横板的两端;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贯穿在所述定位螺纹孔内;定位吸盘,所述定位吸盘连接于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内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挡板旋于螺纹柱的上端,所述定位挡板与所述横板贴合。优选地,所述防水板的高度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高度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防水板灵活的翻转于多个网络插线口的正前方,有效保护网络插线口不受潮、不进水,保证了交换机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网格防尘板的滑动连接方式不仅能拦截外界灰尘,当积灰较多时还能将其滑下清理,节省拆装时间,方便清洁与使用;2.通过橡胶垫与水平桌面接触,橡胶垫的设置避免了交换机外壳对水平桌面的上表面造成磨损;3.底板安装机构中底板的下表面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从外观无法看到底板与交换机外壳本体组合的痕迹,有利于提高交换机外壳外观的平整性;4.防水板通过转轴与交换机外壳本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将防水板向下翻转此时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通过磁力相连,使防水板挡在网络插线口的前方,从而对闲置状态下的网络插线口进行防水防尘保护,利于网络插线口的再次使用;5.交换机工作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排向外界,由于热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因此热气向上浮动,该装置中的散热孔设置在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上表面,利于热量排出,网格防尘板覆盖在散热孔的上方,用于拦截外界灰尘,避免外界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交换机外壳的内部,保证交换机内部的清洁,提高交换机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6.当网格防尘板上残留灰尘较多阻碍热气的排放时,可将网格防尘板通过“T”字形的第一滑块向一侧拉动,使第一滑块沿第一滑轨的方向移动,由此可将网格防尘板从交换机外壳本体的上表面拆除清洁。7.横板安装在交换机外壳本体的左右两侧,通过定位吸盘将交换机外壳吸附在水平桌面上,定位吸盘吸附固定方式简便实用,且使用定位吸盘固定时,无需在水平桌面上开孔,保证了水平桌面的完整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交换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交换机外壳的后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交换机外壳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交换机外壳的仰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交换机外壳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交换机外壳与防水板连接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中:1、交换机外壳本体;2、网络插线口;3、橡胶垫;4、底板安装机构;5、底板;6、托台;7、孔槽;8、固定螺丝;9、水平桌面;10、防水机构;11、转轴;12、防水板;13、第一磁条;14、第二磁条;15、防尘机构;16、散热孔;17、网格防尘板;18、第一滑块;19、第一滑轨;20、定位机构;21、第二滑轨;22、第二滑块;23、侧板;24、横板;25、定位螺纹孔;26、螺纹柱;27、定位吸盘;28、定位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换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交换机外壳本体(1),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为长方体;/n多个网络插线口(2),所述多个网络插线口(2)均设置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前表面;/n防水机构(10),所述防水机构(10)包括防水板(12),所述防水板(12)可开合地铰接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边缘,当所述防水板(12)闭合时能够封闭所述多个网络插线口(2);/n防尘机构(15),所述防尘机构(15)设于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防尘机构(15)包括网格防尘板(17),所述网格防尘板(17)滑动连接于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换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换机外壳本体(1),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为长方体;
多个网络插线口(2),所述多个网络插线口(2)均设置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前表面;
防水机构(10),所述防水机构(10)包括防水板(12),所述防水板(12)可开合地铰接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边缘,当所述防水板(12)闭合时能够封闭所述多个网络插线口(2);
防尘机构(15),所述防尘机构(15)设于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防尘机构(15)包括网格防尘板(17),所述网格防尘板(17)滑动连接于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片橡胶垫(3),多片所述橡胶垫(3)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下表面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板安装机构(4),所述底板安装机构(4)包括:
底板(5),所述底板(5)设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下表面的中心;
四支托台(6),所述四支托台(6)分别设于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的四角,所述托台(6)的上表面连接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托台(6)的下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孔槽;
固定螺丝(8),所述固定螺丝(8)贯穿所述底板(5)连接于所述孔槽(7),从而将所述底板(5)与所述托台(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机构(10)还包括:
转轴(11),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防水板(12)的顶部边缘,所述防水板(12)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交换机外壳本体(1)的上表面铰接;
第一磁条(13)和第二磁条(14),所述第一磁条(13)设于所述防水板(12)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二磁条设于交换机外壳本体(1)前表面的底部边缘,当所述防水板(12)关合时所述第一磁条(13)与第二磁条(14)相吸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京津孙剑华汪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