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165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与传统直胡子筋相比,本申请的叠合板胡子筋具有弯折部,减小了外伸长度,叠合板通过倾斜放置可以快速安装,避免叠合板胡子筋与框架梁的顶部纵向钢筋产生碰撞,加快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在主体结构部分或全部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了保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与整浇结构等同,需要采取相应可靠的构造措施及施工方法,保证装配式结构中的预制部分、现浇部分、节点等能够协同工作,并确保其受力性能等于或者高于整浇结构。目前,梁柱使用现浇施工,板采用预制叠合板也是现今常用的施工方式之一,但是在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板而混凝土梁为现浇的体系中,当现浇混凝土梁宽度较大时,需采用四肢箍筋时,梁顶纵向钢筋与叠合板外伸“胡子筋”存在碰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优选的,弯折部均向下弯曲45度。一种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包括梁模板以及对称位于梁模板两侧的木模板,木模板上均设置有单向叠合板,两单向叠合板均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两单向叠合板相邻衔接端的对应弯折部之间均经箍体预紧对拉连接。优选的,木模板上表面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均设置有泡沫胶条,单向叠合板均放置在木模板上表面,泡沫胶条均压设在单向叠合板下表面。优选的,木模板对称设置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两相对边缘侧;梁模板包括竖向支撑架,竖向支撑架顶部设置有龙骨,龙骨顶部设置有木砖,木砖顶部设置有具有对拉筋的梁成型腔;木模板底部均设置有龙骨,木模板的衔接端均与同侧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齐平;梁模板的梁成型腔内布置有梁纵筋与梁箍筋,纵向两相邻梁箍筋之间为用以安装箍体的空间。优选的,箍体为拉筋套筒,拉筋套筒均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内部两端设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孔,每端内螺纹孔螺接有呈“J”字形的拉勾,拉勾的弯钩部与同侧的弯折部对勾。优选的,箍体为普通箍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构造简单,与传统直胡子筋相比,本申请的叠合板胡子筋具有弯折部,减小了外伸长度,叠合板通过倾斜放置可以快速安装,避免叠合板胡子筋与框架梁的顶部纵向钢筋产生碰撞,加快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工作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叠合板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一。图3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二。图4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三。图5为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的使用示意图。图8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四。图9为图8中梁成型腔的俯视图。图10为拉筋套筒的构造示意图。图11为拉勾的构造示意图。图12为套筒本体的构造示意图。图13为支模结构的构造示意图。图14为箍体采用普通箍筋时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14所示,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弯折部均向下弯曲45度。一种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包括梁模板13以及对称位于梁模板两侧的木模板14,木模板上均设置有单向叠合板15,两单向叠合板均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16,两单向叠合板相邻衔接端的对应弯折部之间均经箍体预紧对拉连接。能够有效和快速的连接胡子筋,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使用箍体预紧对拉连接可以对胡子筋进行预紧处理,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木模板上表面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均设置有泡沫胶条17,单向叠合板均放置在木模板上表面,泡沫胶条均压设在单向叠合板下表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木模板对称设置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两相对边缘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梁模板包括竖向支撑架18,竖向支撑架顶部设置有龙骨19,龙骨顶部设置有木砖20,木砖顶部设置有具有对拉筋21的梁成型腔22;木模板底部均设置有龙骨,木模板的衔接端均与同侧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齐平。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梁模板的梁成型腔内布置有梁纵筋23与梁箍筋24,纵向两相邻梁箍筋之间为用以安装箍体的空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箍体为拉筋套筒,拉筋套筒均包括套筒本体25,套筒本体的内部两端设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孔,每端内螺纹孔螺接有呈“J”字形的拉勾26,拉勾的弯钩部与同侧的弯折部对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箍体为普通箍筋27。一种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预制厂中,在传统单向叠合板的基础上,减少胡子筋的伸出长度,并在叠合板内部钢筋绑扎过程中事先将板两端的胡子筋向下弯折45度;(2)布置梁模板的竖向支撑架,接着在竖向支撑架上安装龙骨,并且在梁成型腔底部模板布置两块长方形木砖来保证荷载均匀传递在梁底龙骨上,然后在梁成型腔两边侧模板设置对拉筋通过长方形木砖进行对拉,抵抗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侧向压力,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梁的变形,最后在离梁成型腔腔口边缘处的木模板上表面放置泡沫胶条,接着按照传统施工方法,先穿插梁纵筋,再绑扎梁箍筋;(3)运输叠合板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车垂直吊装,由于设计的叠合板胡子筋较一般的短,而且向下弯折,因此通过倾斜放置可以快速安装;(4)如果存在一些漏弯折或者弯折度不够的胡子筋,仍可能存在钢筋碰撞的情况,接着使用专用的钢管对胡子筋进行向下45度弯曲形成弯折部;(5)两单向叠合板相邻衔接端的对应弯折部之间均经箍体预紧对拉连接;(6)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一段时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对胡子筋进行向下45度弯曲前需要安装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28,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包括支架1,支架在胡子筋2弯折侧的同向设有支撑于胡子筋弯折点上的支撑杆3,支架在胡子筋弯折侧的反向设有支撑于胡子筋近根部的支撑板4,支撑板为轴向与胡子筋平行的弧形板,弧形板平行于轴向的两相对侧均朝胡子筋方向弯曲,支撑板经一调节机构沿胡子筋弯折侧的同向或反向进行滑移调节,调节机构包括一端固设在支撑板的非胡子筋接触面上的条形板5,条形板沿胡子筋弯折侧的反向延伸,条形板另一端垂直固设有手柄6,条形板的非端部开设有与其同延向的槽条孔7,支架上固设有一垂直穿过槽条孔的螺杆8,螺杆在槽条孔一侧自内而外依次套设有第一垫片9、螺接有锁紧螺母10,螺杆在槽条孔另一侧固设有第二垫片11,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弯折部均向下弯曲45度。


3.一种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包括梁模板以及对称位于梁模板两侧的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木模板上均设置有单向叠合板,两单向叠合板均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两单向叠合板相邻衔接端的对应弯折部之间均经箍体预紧对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木模板上表面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均设置有泡沫胶条,单向叠合板均放置在木模板上表面,泡沫胶条均压设在单向叠合板下表面。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丹宇叶帝江高新宇赵子钦黄其敏庄金平陈剑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