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066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包括铝线和铜铝过渡件,铝线一端与铜铝过渡件的铝制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组件连接,铜铝过渡件的铜质端用于与光伏发电设备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中,通过在光伏发电设备位置设置铜铝过渡件,进而铜铝过渡件的铝制端可以通过铝线与外接组件连接,避免长距离采用铜线导电的情况,且由于铝线成本远低于铜线,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接线装置的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伏设备中,光伏发电设备内部的连接铜排都是铜制结构,由于铜铝搭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长时间这样使用可能导致发热累积进而烧毁端子的危险,所以光伏发电设备连接的电池板或其它组件通过铜线作为接线装置与光伏发电设备的铜排连接。然而,对于远离光伏发电设备的外接组件,需要使用较长距离的铜线,然而,由于铜线成本较高,导致接线装置的成本较高。因此,如何降低接线装置的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以降低接线装置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包括铝线和铜铝过渡件,所述铝线一端与所述铜铝过渡件的铝制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组件连接,所述铜铝过渡件的铜质端用于与光伏发电设备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转接盒,所述铜铝过渡件为铜铝过渡排,所述转接盒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铜铝过渡排的绝缘固定架,所述接线盒的壳体上设有用于铜线通过的铜线接线孔及用于所述铝线通过的铝线通过孔。优选地,所述铜线通过孔设置在所述转接盒的第一侧面,所述铝线通过孔设置在所述转接盒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正对,所述第一侧面的外表面设有能够与机箱抵接的限位凸起及周向设置的第一密封条,所述限位凸起的外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密封条自由状态外伸长度,所述限位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第一密封条周向设置,所述铜线通过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周向环绕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的机箱之间通过刺破垫圈连接。优选地,所述铝线通过孔位置设有供所述铝线通过的防水端子。优选地,所述铜铝过渡排为多个,多个所述铜铝过渡排依次呈多排设置,且同一排所述铜铝过渡排通过绝缘挡板固定于所述绝缘固定架上。优选地,所述转接盒上与所述铜铝过渡排的接线端正对的一侧设有开口窗,所述开口窗边缘周向设置第二密封条,所述开口窗通过与所述转接盒密封连接的窗口挡板封堵。优选地,还包括公连接器及通过卡扣与所述公连接器卡接固定的母连接器;所述铜铝过渡件包括第一铜铝过渡管、铜插针及一端与所述第一铜铝过渡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铜插针插接电连接的第一铜管,所述铜插针中间固定连接在所述母连接器的壳体内腔,所述第一铜管与所述铜铝过渡件的铜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铜铝过渡管的外周与所述公连接器的壳体内腔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铜铝过渡管的铝端为管状结构,铜端为棒状结构,所述铜端插入所述第一铜管内,所述铝端中间盲孔用于插入铝线。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公连接器或所述母连接器内的弹性密封垫,当所述公连接器和所述母连接器通过卡扣卡接时,所述弹性密封垫受挤压锁紧所述公连接器和所述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上远离所述母连接器的接线孔处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铝线的外皮过盈配合。优选地,还包括基座,所述铜铝过渡件为第二铜铝过渡管,所述第二铜铝过渡管包括设置为盲孔结构的第二铜管及为盲孔结构的铝管,所述铝线插接于所述铝管内,所述第二铜管的盲孔端和所述铝管的盲孔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内部开设有安装所述第二铜铝过渡管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二铜管用于插接于盲孔内的铜线压接固定和/或所述铝管用于插接于盲孔内的铝线压接固定。优选地,所述铝管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铝线的锁紧件。优选地,所述铝管的盲孔内设有用于所述铝管与所述铝线导电的导电膏。优选地,还包括罩设在基座的铜端和/或所述基座的铝端外侧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设有供线缆通过的线缆通过孔,所述防护壳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护壳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位置设有密封条。优选地,还包括迫紧螺帽及过盈配合套设在线缆外侧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安装在所述防护壳上,所述迫紧螺帽与所述防护壳外侧螺纹连接,且用于压紧所述密封体。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基座与机箱锁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机箱之间连接有密封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包括铝线和铜铝过渡件,铝线一端与铜铝过渡件的铝制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组件连接,铜铝过渡件的铜质端用于与光伏发电设备连接。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中,通过在光伏发电设备位置设置铜铝过渡件,进而铜铝过渡件的铝制端可以通过铝线与外接组件连接,避免长距离采用铜线导电的情况,且由于铝线成本远低于铜线,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接线装置的成本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转接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中:1、机箱;2、转接盒;2-1、绝缘固定架;2-2、绝缘挡板;2-3、第二密封条;2-4、铜线接线孔;2-5、铝线通过孔;2-6、第一密封条;2-7、限位凸起;3、铜铝过渡件;3-1、铜件;3-2、铝件;3-3、第一铜铝过渡管;3-4、第一铜管;3-5、铜插针;3-6、第二铜铝过渡管;3-6-1、第二铜管;3-6-2、铝管;4、防水端子;5、公连接器;5-1、卡扣;6、母连接器;6-1、机箱卡槽;7、基座;8、防护壳;9、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以降低接线装置的成本。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包括铝线和铜铝过渡件3,铝线一端与铜铝过渡件3的铝制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组件连接,铜铝过渡件3的铜质端用于与光伏发电设备连接。铝线作为输入线缆,可以为从组件引来的铝制线缆。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中,通过在光伏发电设备位置设置铜铝过渡件3,进而铜铝过渡件3的铝制端可以通过铝线与外接组件连接,避免长距离采用铜线导电的情况,且由于铝线成本远低于铜线,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接线装置的成本降低。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还包括转接盒2,铜铝过渡件3为铜铝过渡排,转接盒2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铜铝过渡排的绝缘固定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线和铜铝过渡件(3),所述铝线一端与所述铜铝过渡件(3)的铝制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组件连接,所述铜铝过渡件(3)的铜质端用于与光伏发电设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线和铜铝过渡件(3),所述铝线一端与所述铜铝过渡件(3)的铝制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组件连接,所述铜铝过渡件(3)的铜质端用于与光伏发电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盒(2),所述铜铝过渡件(3)为铜铝过渡排,所述转接盒(2)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铜铝过渡排的绝缘固定架(2-1),所述接线盒的壳体上设有用于铜线通过的铜线接线孔(2-4)及用于所述铝线通过的铝线通过孔(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线通过孔(2-4)设置在所述转接盒(2)的第一侧面,所述铝线通过孔(2-5)设置在所述转接盒(2)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正对,所述第一侧面的外表面设有能够与机箱(1)抵接的限位凸起(2-7)及周向设置的第一密封条(2-6),所述限位凸起(2-7)的外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密封条(2-6)自由状态外伸长度,所述限位凸起(2-7)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2-7)沿所述第一密封条(2-6)周向设置,所述铜线通过孔(2-4)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条(2-6)周向环绕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所述第一侧面与光伏发电设备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光伏发电设备的机箱(1)之间通过刺破垫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线通过孔(2-5)位置设有供所述铝线通过的防水端子(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过渡排为多个,多个所述铜铝过渡排依次呈多排设置,且同一排所述铜铝过渡排通过绝缘挡板(2-2)固定于所述绝缘固定架(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2)上与所述铜铝过渡排的接线端正对的一侧设有开口窗,所述开口窗边缘周向设置第二密封条(2-3),所述开口窗通过与所述转接盒(2)密封连接的窗口挡板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连接器(5)及通过卡扣(5-1)与所述公连接器(5)卡接固定的母连接器(6);
所述铜铝过渡件(3)包括第一铜铝过渡管(3-3)、铜插针(3-5)及一端与所述第一铜铝过渡管(3-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铜插针(3-5)插接电连接的第一铜管(3-4),所述铜插针(3-5)中间固定连接在所述母连接器(6)的壳体内腔,所述第一铜管(3-4)与所述铜铝过渡件(3)的铜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铜铝过渡管(3-3)的外周与所述公连接器(5)的壳体内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浩李永红徐清清陈鹏董普云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