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99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属于孔加工设备领域,包括固定珩磨头的转轴和转轴内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内推杆和外推杆;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均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还与外推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带动沿转轴轴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实现两次涨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轴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珩磨是利用带有磨条(油石)的珩磨头对孔进行光整加工的方法,珩磨时,工件不动,珩磨头随转轴转动并上下活动,转轴内设有将磨条从珩磨头内挤出至加工位置的推杆。推杆将磨条挤出至加工位置称之为涨刀,珩磨可以从工件孔壁上切除一层极薄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但是,珩磨对工件和转轴的定位要求较高,涉及多次切削时,需多次对刀,而多次对刀容易导致精度和加工效率问题。传统的珩磨机的进给结构只有一根推杆,只能进行一次进给;不能同时实现二次涨刀,需要更换珩磨头,导致两此加工难以在一次对刀工序内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实现两次涨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包括固定珩磨头的转轴和转轴内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内推杆和外推杆;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均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还与外推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带动沿转轴轴向滑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内外推杆可以对珩磨头上的不同刀具进行两次涨刀;由内推杆进行第一次加工后,外推杆进行第二次涨刀;可在一个工位,一次对刀下实现两次涨刀,分别完成粗、精加工。内推杆和外推杆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驱动,互不干涉,便于完成两次涨刀。上述技术方案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视图;图3为图1在第一驱动结构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2在第一驱动结构处的放大视图;图5为图1在第二驱动结构处的放大视图;图6为图2在第二驱动结构处的放大视图。其中,转轴1、外推杆2、内推杆3、第一驱动结构4、第二驱动结构5、第二条孔31、第一销杆41、第一条孔42、第一轴套43、第一动力装置、第二销杆51、第三条孔52、第二轴套53、第二动力结构54、第一活动板441、第二活动板5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包括固定珩磨头的转轴1和转轴1内与转轴1同轴设置的内推杆3和外推杆2;所述内推杆3和外推杆2均与转轴1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3还与外推杆2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3和外推杆2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结构4和第二驱动结构5带动沿转轴1轴向滑动。本技术的技术思路为,在转轴1内同轴设置内推杆3和外推杆2,并分别通过不同的驱动机构完成进给,进而实现两次涨刀。优选的,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包括垂直惯穿内推杆3和转轴1的第一销杆41、转轴1上供第一销杆41沿转轴1轴向活动的两个第一条孔42和转轴1外套设的第一轴套43,所述第一轴套43在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转轴1轴向滑动;所述第一销杆41穿过第一轴套43并在第一轴套43的带动下沿转轴1轴向滑动。在这个过程中,内推杆3以及第一轴套43在第一销杆41的作用下随转轴1转动,当第一轴套43被第一动力装置驱动上下运动时,第一销杆41在条孔内上下滑动并带动内推杆3上下滑动实现涨刀。第一动力装置可以时常用的驱动部件做直线运动的结构,例如气缸、齿轮齿条配滑轨的结构以及丝杆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活动板441和带动第一活动板441沿转轴1向移动的第一丝杠结构,所述第一轴套43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板441上。相较于其他直线驱动的方式,丝杆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传送精准度高的优点,涨刀对进给的长度精度要求较高且在本技术轴套的结构特点上,丝杆结构具备更好的安装空间。优选的,如图5-6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包括贯穿外推杆2、内推杆3和转轴1的第二销杆51,所述内推杆3上设有供第二销杆51沿内推杆3轴向滑动的第二条孔31,所述转轴1上设有供第二销杆51沿转轴1轴向滑动的两个第三条孔52;所述转轴1上还套设由第二轴套53,所述第二轴套53在第二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转轴1轴向滑动。所述第二销杆51贯穿第二轴套53并在第二轴套53的带动下沿转轴1轴向滑动。第二驱动结构5与第一驱动结构4的大致结构相同,为了防止两个驱动结构相互影响,设置在内推杆3上设置第二条孔31,使得带动外推杆2活动的第二销杆51不影响内推杆3,达到分别进给的目的。值得说明的是,内推杆3和外推杆2的驱动结构可以调换,即第二条孔31设置在外推杆2上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上述方案后,应当能够做出这种简单转换,也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优选的,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活动板541和带动第二活动板541沿转轴1向移动的第二丝杠结构,所述第二轴套53转动连接在第二活动板541上。同理,第二动力装置也采用丝杆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条孔42的位置高于第二条孔31和第二条孔31,所述第二条孔31和第三条孔52相对设置。为了保证转轴1的强度和内推杆3和外推杆2各自的活动互不干涉,第一条孔42和第三条孔52不应再同一高度。在实际安装中,所述转轴1两端设有供转轴1转动连接的固定板,并随固定板沿竖直方向活动实现进给,实现转轴1在切削时旋转进给;所述第一丝杆结构和第二丝杆结构的丝杆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固定板上。实际工作时,可通过控制不同的电机实现对不同推杆的进给并结合常用的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上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和范围的,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动珩磨头转动的转轴和转轴内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内推杆和外推杆;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均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还与外推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带动沿转轴轴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动珩磨头转动的转轴和转轴内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内推杆和外推杆;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均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还与外推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推杆和外推杆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带动沿转轴轴向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垂直惯穿内推杆和转轴的第一销杆、转轴上供第一销杆沿转轴轴向活动的两个第一条孔和转轴外套设的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在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转轴轴向滑动;所述第一销杆穿过第一轴套并在第一轴套的带动下沿转轴轴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进给涨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活动板和带动第一活动板沿转轴向移动的第一丝杠结构,所述第一轴套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盛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