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林杰专利>正文

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964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卡脚、滑槽、拨片、点触滑片机构,所述机壳底部位置设有卡脚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嵌合连接拨片,拨片与点触滑片机构相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结构中的气环贯穿施压泡的结构特性在膨胀后会向下对电压片施加适度的压力使其轻微变形并让其倾斜后的结构与碳膜电阻片衔接,二者衔接之后会接通电流使电位器成功运转,由常规的划片结构转化为点触式结构,避免了碳膜被频繁接触摩擦导致失效甚至损坏的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位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
技术介绍
直滑电位器是碳膜电位器中常见的一种电位器,其电阻体是用磨过的碳膜、石墨、石英等材料涂在基体表面所制,相对来说,这种直滑电位器调节起来不仅比较方便,其寿命也相对较长、分辨率相对较高,所以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阻值很好调节,但调节到对应阻值时却不好保持其阻值的稳定性,在反复使用的情况下,电位器上的碳膜会被抹掉导致电位器损坏,基于以上前提,本案研发了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卡脚、滑槽、拨片、点触滑片机构,所述机壳底部位置设有卡脚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嵌合连接拨片,拨片与点触滑片机构相互连接,机壳作为电位器的外壳主体结构,其一方面是作为电位器的壳体构建一个结构框架来使得内部的构件形成为具备可实现电路同步运转的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用于对内部的构件起到防护作用,因内部构件体积较小,所以不仅容易脱落且具有较高的断裂风险性,机壳可大幅度提升内部构件的安全性,卡脚是用于连接电位器与电路设备的互联载体结构,主要是利用卡脚嵌合对应的卡槽来实现结构的稳固连接,滑槽为开口式结构,是作为拨片的移动开口,拨片则是点触滑片机构的外壳结构,用于对其直接滑动进行电位器操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点触滑片机构由基架、触发档把、点断轮、滑片接线端子、碳膜电阻片组成,所述基架上嵌合连接触发档把且触发档把底端连接点断轮,点断轮下方间隔设有滑片接线端子,滑片接线端子位于碳膜电阻片表面且呈水平横向等距排列,基架为点触滑片机构的框架结构,依赖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性对其他构件起到机械连接的作用,触发档把与点断轮、滑片接线端子均为电位器的核心运转构件,碳膜电阻片为电位器的基材,其整体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体,也是电位器的核心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基架两侧顶端均设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柔性有机硅材料制成,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其介电损耗、耐电压、耐电弧、耐电晕、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较好,电气性能受温度和频率的影响很小,作为稳定的电绝缘材料可在避免产生多余电荷的情况下对触发档把起到限制作用,防止其超出工作行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触发档把由撞击座、导电轮组成,所述撞击座一端连接导电轮,撞击座一端探入导电轮中,当其受到动力牵引的状态下会向导电轮内推进并触发导电轮的运转机制使其开始运转。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撞击座分别设有翻杆、推管、导接柱,所述翻杆共设有两个且二者之间侧面连接推管,推管末端连接导接柱,翻杆一端连接推管,在改变其自身翻转角度的情况下会将推管所处位置向导接柱位置快速推进,导接柱接收动力牵引之后会由贴合绝缘端头的状态中直接钻入结构中并与内夹导杆相互接触与其产生电力接导效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导电轮设有绝缘端头与内夹导杆,所述绝缘端头位于内夹导杆的末端位置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绝缘端头采用绝缘金属材料与内夹导杆的导电金属材进行熔接,内夹导杆与绝缘端头的组合体采用弯曲型夹具结构体形成为主体框架,绝缘端头会对导接柱起到夹持并阻挡其与内夹导杆相接的作用,一旦导接柱与内夹导杆相互连接则会引导电流完整的通过导电轮并向下输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滑片接线端子由压架、角块、蜂窝弹网、压板、导盘组成,所述压架中部位置设有角块且在其底部连接蜂窝弹网,蜂窝弹网底面衔接压板,压板内贯穿设有导盘,压架为滑片接线端子顶端位置的主体结构,角块利用三角块结构体可以嵌合压架的卡槽以防止压架的下压距离过大造成底部的构件受压程度超出限定范围,蜂窝弹网采用致密型弹簧交织而成,能够提供绝佳的支撑性和反弹性来实现压架的复位,压板受到压力向下施压时会将底部的导盘部分结构与电位器的碳膜电阻片相互接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位器运转机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导盘由气环、盘体、施压泡、电压片组成,所述气环位于盘体侧边且呈环形分布,施压泡连通气环,电压片处于盘体中心点位置且二者相连,气环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环形结构,其作为输送气流的载体结构,主要用于为施压泡填充气体使其充分膨胀,气环贯穿施压泡的结构特性能使施压泡同步膨胀完毕,施压泡采用高强度绝缘橡胶膜制成,在膨胀后会向下对电压片施加适度的压力使其轻微变形并让其倾斜后的结构与碳膜电阻片衔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直滑电位器技术方面,主要是为了解决电位器在反复使用的情况下,电位器上的碳膜会被抹掉导致电位器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结构上设有点触滑片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结构中的气环贯穿施压泡的结构特性在膨胀后会向下对电压片施加适度的压力使其轻微变形并让其倾斜后的结构与碳膜电阻片衔接,二者衔接之后会接通电流使电位器成功运转,由常规的划片结构转化为点触式结构,避免了碳膜被频繁接触摩擦导致失效甚至损坏的后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的点触滑片机构结构正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的点触滑片机构的触发档把结构正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的点触滑片机构的滑片接线端子结构正剖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的点触滑片机构的滑片接线端子的导盘结构俯视图。图中:机壳-1、卡脚-2、滑槽-3、拨片-4、点触滑片机构-5、基架-50、触发档把-51、点断轮-52、滑片接线端子-53、碳膜电阻片-54、限位挡块-50a、撞击座-520、导电轮-521、翻杆-520a、推管-520b、导接柱-520c、绝缘端头-521a、内夹导杆-521b、压架-530、角块-531、蜂窝弹网-532、压板-533、导盘-534、气环-5341、盘体-5342、施压泡-5343、电压片-534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卡脚2、滑槽3、拨片4、点触滑片机构5,所述机壳1底部位置设有卡脚2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嵌合连接拨片4,拨片4与点触滑片机构5相互连接,机壳1作为电位器的外壳主体结构,其一方面是作为电位器的壳体构建一个结构框架来使得内部的构件形成为具备可实现电路同步运转的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用于对内部的构件起到防护作用,因内部构件体积较小,所以不仅容易脱落且具有较高的断裂风险性,机壳1可大幅度提升内部构件的安全性,卡脚2是用于连接电位器与电路设备的互联载体结构,主要是利用卡脚2嵌合对应的卡槽来实现结构的稳固连接,滑槽3为开口式结构,是作为拨片4的移动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卡脚(2)、滑槽(3)、拨片(4)、点触滑片机构(5),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壳(1)底部位置设有卡脚(2)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嵌合连接拨片(4),拨片(4)与点触滑片机构(5)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卡脚(2)、滑槽(3)、拨片(4)、点触滑片机构(5),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1)底部位置设有卡脚(2)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嵌合连接拨片(4),拨片(4)与点触滑片机构(5)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触滑片机构(5)由基架(50)、触发档把(51)、点断轮(52)、滑片接线端子(53)、碳膜电阻片(54)组成,所述基架(50)上嵌合连接触发档把(51)且触发档把(51)底端连接点断轮(52),点断轮(52)下方间隔设有滑片接线端子(53),滑片接线端子(53)位于碳膜电阻片(54)表面且呈水平横向等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50)两侧顶端均设有限位挡块(50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档把(51)由撞击座(520)、导电轮(521)组成,所述撞击座(520)一端连接导电轮(5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座(520)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刘林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