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754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内孔定位底盘安装在头架上,内孔定位底盘上安装用于需加工多段内锥孔的工件的夹头,环形中心架体和镗刀座分别安装在机床床身的中部和后部上,所述镗刀座上固定连接防振镗杆,防振镗杆连接连接座或快换刀头;连接座连接用于校正工件的千分表量杆座;环形中心架体中通过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连接套筒座圈,环形中心架体两端用带甩油槽的精密螺母轴向定位,套筒座圈中安装四个用于支承夹持工件的套筒,以实现工件高的回转精度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高精度多段深内锥孔用传统的夹持方式加工精度低,铰孔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以精车代铰,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石油工业、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有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零件如炮管药室、飞机起落架、石油钻铤杆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类零件目前的加工往往都是通过传统的一夹一托的方式加工,由于托架的回转精度不高,调整麻烦,加工容易振刀等原因,这种方式往往很难达到同轴度、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经常会再用铰孔的方式来达到所要求的精度,这样往往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用于提高工件的加工回转精度,提高工件装夹调整的便利性,减少振刀,显著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同轴度、表面粗糙度,同时显著提升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头架、内孔定位底盘、夹头、套筒、环形中心架体、快换刀头、连接座、防振镗杆、镗刀座,所述内孔定位底盘安装在头架上,所述内孔定位底盘上安装用于需加工多段内锥孔的工件的夹头,所述环形中心架体和镗刀座分别安装在机床床身的中部和后部上,所述镗刀座上固定连接防振镗杆,所述防振镗杆连接连接座或快换刀头;所述连接座连接用于校正工件的千分表量杆座;所述环形中心架体中通过一对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连接套筒座圈,所述环形中心架体两端用带甩油槽的精密螺母轴向定位,所述套筒座圈中安装四个用于支承夹持工件的套筒,以实现工件高的回转精度需求。进一步,所述镗刀座上通过前后两个镗杆压盖固定防振镗杆。进一步,所述千分表量杆座安装用于测量工件内膛孔的摆差千分表,通过调整中心架套筒的进出,使千分表的摆差小于0.02mm。进一步,所述需加工多段内锥孔的工件左端由内孔定位底盘定位,并通过夹头夹住,右端支承在由环形中心架体、套筒座圈及套筒组成的环形中心架上。进一步,加工前,所述千分表量杆座根据千分表的数值校正工件。进一步,所述工件通过头架驱动,工件的多段内锥孔通过防振镗杆加工,可保证工件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圆度以及各段内锥孔的同轴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构以及工艺的优化设计,显著提高了工件加工的精度,降低制造难度及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的工件校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的工件加工图;图3为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的环形中心架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主要包括头架1、内孔定位底盘2、夹头3、精密螺母4、角接触球轴承5、套筒6、套筒座圈7、环形中心架体8、千分表量杆9、工件10、千分表11、快换刀头12、连接座13、防振镗杆14、镗杆压盖15、镗刀座16。内孔定位底盘2安装在头架1上,用于夹持需加工多段内锥孔的工件10的夹头3安装在内孔定位底盘2上,高精度环形中心架体8安装在机床床身上,镗刀座16安装在机床床身上,快换刀头12连接在防振镗杆14上并安装在镗刀座16上,通过前后两个镗杆压盖15固定,用于校正工件的千分表量杆座9通过连接座13固定在防振镗杆14上,其中:高精度环形中心架由套筒座圈7通过一对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5固定在环形中心架体8上,两端用带甩油槽的精密螺母4轴向定位,四个用于支承夹持工件的套筒6安装在套筒座圈7上,以实现工件高的回转精度需求。需加工多段内锥孔的工件10左端通过内孔定位的驱动装置驱动,即工件通过带定位孔的底盘2定位,并通过夹头3夹住工件,右端支承在高精度的环形中心架体8上,在加工前通过千分表量杆9根据千分表11的数值校正工件。工件10通过头架1驱动,工件10的多段内锥孔通过防振镗杆14加工,保证工件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圆度以及各段内锥孔的同轴度。内孔定位底盘2的定位轴的直径根据零件内膛孔的直径定制,环形中心架体8与精密螺母4、角接触球轴承5、套筒6套筒座圈7等零件装配成用于支承工件,要求回转精度达到0.005um以内,以保证工件较高的回转精度。加工前,工件10左端通过内膛孔与内孔定位底盘2的定位轴定位,并用夹头3夹住,左端用环形中心架的四个套筒6夹持,首先将千分表量杆9装在连接座13后,固定在防振镗杆14上,并伸进工件内孔,用千分表11测量工件内膛孔的摆差,通过调整中心架套筒6的进出,使千分表11的摆差不大于0.02mm,调好后,卸下千分表量杆9及连接座13,在防振镗杆14头部装上快换刀头12进行先精车工件端面作为后续内孔同轴度测量基准,然后进行内锥孔车削,这样就可以保证内膛孔与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头架(1)、内孔定位底盘(2)、夹头(3)、套筒(6)、环形中心架体(8)、快换刀头(12)、连接座(13)、防振镗杆(14)、镗刀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定位底盘(2)安装在头架(1)上,所述内孔定位底盘(2)上安装用于需加工多段内锥孔的工件(10)的夹头(3),所述环形中心架体(8)和镗刀座(16)分别安装在机床床身的中部和后部上,所述镗刀座(16)上固定连接防振镗杆(14),所述防振镗杆(14)连接连接座(13)或快换刀头(12);所述连接座(13)连接用于校正工件的千分表量杆座(9);所述环形中心架体(8)中通过一对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5)连接套筒座圈(7),所述环形中心架体(8)两端用带甩油槽的精密螺母(4)轴向定位,所述套筒座圈(7)中安装四个用于支承夹持工件的套筒(6),以实现工件高的回转精度需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头架(1)、内孔定位底盘(2)、夹头(3)、套筒(6)、环形中心架体(8)、快换刀头(12)、连接座(13)、防振镗杆(14)、镗刀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定位底盘(2)安装在头架(1)上,所述内孔定位底盘(2)上安装用于需加工多段内锥孔的工件(10)的夹头(3),所述环形中心架体(8)和镗刀座(16)分别安装在机床床身的中部和后部上,所述镗刀座(16)上固定连接防振镗杆(14),所述防振镗杆(14)连接连接座(13)或快换刀头(12);所述连接座(13)连接用于校正工件的千分表量杆座(9);所述环形中心架体(8)中通过一对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5)连接套筒座圈(7),所述环形中心架体(8)两端用带甩油槽的精密螺母(4)轴向定位,所述套筒座圈(7)中安装四个用于支承夹持工件的套筒(6),以实现工件高的回转精度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多段高精度深内锥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镗刀座(16)上通过前后两个镗杆压盖(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