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45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包括轴套、插设在轴套上的主轴、以及盖设在轴套两端的上轴承盖和下轴承盖,下轴承盖上设置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进油通道于下轴承盖上形成有一进油口,出油通道一端于下轴承盖上形成有一出油口、另一端与轴套的内腔连通;轴套上沿轴向设置有一与进油通道连通的过油通道,轴套靠近上轴承套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过油通道和轴套内腔的通油孔。通过将干油润滑修改成循环式的稀油密封,不仅能够提高转子的转速,且由于其内油路的循环,能够实现持久的润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转速的降低不会非常明显,有效提高转动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
,特别涉及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
技术介绍
冲击式破碎机,简称冲击破,俗称制砂机,是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能低耗冲击破,其性能在各种矿石细破设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目前最行之有效、实用可靠的碎石机器。其原理是让石子在自然下落过程中与经过叶轮加速甩出来的石子相互碰撞,从而达到破碎的目的。而被加速甩出的石子与自然下落的石子冲撞时又形成一个涡流,返回过程中又进行2次破碎,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对机器反击板的磨损是很少的。其中,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制砂效果与转子部结构和转子的转速有密切联系,当转子的转速越高,其制砂的效果越好,而目前大部分的转动部都是采用干油润滑的,在初始时转动部的润滑效果虽然也算优良,但在长时间使用后干油的润滑效果会下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更换就会对转子的转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制砂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具有提高转速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包括轴套、插设在轴套上的主轴、以及盖设在轴套两端的上轴承盖和下轴承盖,所述下轴承盖上设置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于下轴承盖上形成有一进油口,所述出油通道一端于下轴承盖上形成有一出油口、另一端与轴套的内腔连通;所述轴套上沿轴向设置有一与进油通道连通的过油通道,所述轴套靠近上轴承套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过油通道和轴套内腔的通油孔。如此设置,将干油润滑修改成稀油密封,使稀油从进油口进入到进油通道中,然后经过过油通道通过通油孔进入到转动部内,进入转动部内的稀油可以对轴承和主轴进行润滑,而进入转动部内部的稀油沿着主轴轴向向下轴承盖流动,最后从出油口流出,实现油路在转动部上的循环,不仅能够提高转子的转速,且由于其内油路的循环,能够实现持久的润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转速的降低不会非常明显,有效提高转动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油通道贯穿轴套的两端。如此设置,便于过油通道的加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通油孔呈倾斜设置,所述通油孔位于轴套内侧壁的一端开口呈朝向轴套外倾斜设置。如此设置,便于通油孔的加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通油孔位于轴套内侧壁的一端开口位于上轴承和上轴承套之间;所述上轴承套上设有连通通油孔和轴套内腔的开口。如此设置,将通油孔设置到轴套的最边缘,使从通油孔进入内腔的稀油位于转动部内部的端部,而出油口设置在另一端的端部,因此,稀油能够对转动部内所有零部件进行流动的润滑,确保润滑的效果最佳。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轴承盖和下轴承盖均通过螺栓与轴套连接,且在所述上轴承盖和下轴承盖上均嵌设有密封圈。如此设置,连接方便,且能够在连接的同时实现轴承盖与轴套之间的密封。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轴承盖远离轴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上密封盖,所述上密封盖与主轴接触的一端端面嵌设有上密封环,所述上轴承盖和上密封盖间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一密封环;所述下轴承盖远离轴套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密封盖,所述主轴外套设有一下密封环,所述下密封环限位于下轴承盖和下密封盖之间。如此设置,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的设置,对主轴部位进行密封。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密封环的横截面呈倒V形。如此设置,V形结构的密封环能够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轴承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密封环卡设于卡槽内。如此设置,可以将限位环固定住,从而使密封环在密封过程中不会发生活动,进而不会对上轴承盖转动产生影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密封环的外环宽度大于内环宽度;所述密封环的外环厚度大于内环厚度,且所述密封环的内环厚度呈渐变设置。如此设置,对密封环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密封性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从而能够适用在压力比较大的场合。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油通道的两端设置有沉槽,所述过油通道与上轴承盖抵接的一端的沉槽内嵌设有密封垫,所述过油通道与下轴承盖抵接的一端的沉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如此设置,密封垫能够将过油通道的一端封堵,而另一端的第一密封圈的设置,能够确保进油通道和过油通道的连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稀油润滑的方式,提高转子的转动速度;2、采用循环的油路设置,实现持久的润滑,有效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实施例中上轴承盖和上密封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上轴承盖和上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轴套;110、上轴承;120、下轴承;130、过油通道;131、第一密封圈;132、密封垫;133、通油孔;200、主轴;300、上轴承盖;310、开口;320、卡槽;400、下轴承盖;410、进油通道;411、进油口;420、出油通道;421、出油口;500、上密封盖;510、下密封环;520、密封环;600、下密封盖;610、上密封环;70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轴套100、上轴承110、下轴承120、主轴200、上轴承盖300、下轴承盖400、上密封盖500和下密封盖600,轴套100套设在主轴200外,在主轴2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轴承110和下轴承120连接主轴200,上轴承盖300和下轴承盖400分别盖设在轴套100的两端将两轴承固定,上密封盖500和下密封盖600分别盖设在上轴承盖300和下轴承盖400的外侧、将轴套100的两端密封。参照图2和图3,在下轴承盖400上设置有进油通道410和出油通道420,进油通道410于下轴承盖400上形成有一进油口411,出油通道420一端于下轴承盖400上形成有一出油口421,其中,进油口411和出油口421分别设于下轴承盖400的周向侧壁上。参照图2和图4,进油通道410另一端贯穿下轴承盖400与轴套100连接的一端,在轴套100上设置有一过油通道130,过油通道130贯穿轴套100的两端,其中,当下轴承盖400与轴套100间通过螺栓连接后,过油通道130和进油通道410连通。在过油通道130的两端均设置有沉槽,在过油通道130与下轴承盖400抵接的一端的沉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131,在过油通道130与上轴承盖300抵接的一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包括轴套(100)、插设在轴套(100)上的主轴(200)、以及盖设在轴套(100)两端的上轴承盖(300)和下轴承盖(400),其特征是:所述下轴承盖(400)上设置有进油通道(410)和出油通道(420),所述进油通道(410)于下轴承盖(400)上形成有一进油口(411),所述出油通道(420)一端于下轴承盖(400)上形成有一出油口(421)、另一端与轴套(100)的内腔连通;/n所述轴套(100)上沿轴向设置有一与进油通道(410)连通的过油通道(130),所述轴套(100)靠近上轴承(110)套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过油通道(130)和轴套(100)内腔的通油孔(1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包括轴套(100)、插设在轴套(100)上的主轴(200)、以及盖设在轴套(100)两端的上轴承盖(300)和下轴承盖(400),其特征是:所述下轴承盖(400)上设置有进油通道(410)和出油通道(420),所述进油通道(410)于下轴承盖(400)上形成有一进油口(411),所述出油通道(420)一端于下轴承盖(400)上形成有一出油口(421)、另一端与轴套(100)的内腔连通;
所述轴套(100)上沿轴向设置有一与进油通道(410)连通的过油通道(130),所述轴套(100)靠近上轴承(110)套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过油通道(130)和轴套(100)内腔的通油孔(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油通道(410)贯穿轴套(100)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油孔(133)呈倾斜设置,所述通油孔(133)位于轴套(100)内侧壁的一端开口(310)呈朝向轴套(100)外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轴套(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轴承(110)和下轴承(120),所述通油孔(133)位于轴套(100)内侧壁的一端开口(310)位于上轴承(110)和上轴承(110)套之间;所述上轴承(110)套上设有连通通油孔(133)和轴套(100)内腔的开口(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动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轴承盖(300)和下轴承盖(400)均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水胡益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召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