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舜周专利>正文

水载式冷凝器管道内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42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载式冷凝器管道内自动清洗装置,包括和水流一起通过冷却水管道从其上游侧循环至其下游侧的小球、用来在冷却水管道下游侧处将小球从水流分出的回球控制器、以及用来将小球再循环回到冷却水管道上游侧的球回注器,球回注器包括:a、小球收集器壳体;b、第一通道;c、第二通道,将小球收集器的上腔室连接至冷却水管道上游侧的一部位;d、第三通道;e、第四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通道内的阀,用来控制从其中通过的水流流动,以及一透明罩盖,它盖着所述上腔室并可从其取走以允许小球添加入上腔室或将小球从上腔室取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道连接泵,与泵的出水口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一过滤器,该管道与冷却水管道的下游侧相连。(*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来清洗中央空调中的冷凝器的清洗装置,尤其用来清洗在冷凝器中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管道。
技术介绍
本技术特别针对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96107005.6中所描述的那种清洗装置。这样的清洗装置包括和水流一起通过管道从其上游侧循环至其下游侧的小球、用来在管道下游侧处将小球从水流分出的分离器装置、以及用来将小球再循环回到管道上游侧的再循环装置。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96107005.6中,再循环装置的最终的通道连接至大气;分离器装置包括一连接至管道下游侧的捕球器壳体的格栅,该格栅位于捕球器壳体内,构成一小球收集器腔室,所述格栅安装在一横过捕球器壳体的倾斜面上与壳体在第一通道的流出口附近形成一锐角。这种类型的清洗装置,由于最终通道接至空气,将冷却循环水直接排出装置之外的下水道中,造成了冷却循环水不断地大量流失,严重浪费水资源并造成二次污染;另外,该装置的回球动力来自最终通道的不断排放冷却水而产生的压差水流来带动小球从分离器流向再循环系统中,但是,一旦出现压差不足,则立即出现球不回到再循环系统中,球积压在分离器中,造成了1、回球量不足,直接影响了每次的清洗效果;2、由于分离器系统的结构缺陷加上小球积压,分离器系统的阻力加大,压差缩小,不但加大了回球量不足,而且严重影响了冷却循环系统的流量、流速及压力损失,造成了热交换率降低;3、众多的冷凝器管道没有被清洗到,时间长了就出现冷凝管道的结垢、阻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另外,该系统的第二通道的位置设在与第一通道相反的一侧,造成压力损失,水流不畅,对小球注入冷却管道中的推动力不足,不能保证上腔室内的小球在短时间内全部注入冷却水管道,影响了每次的全面清洗效果。再者,该系统的一个系统只能清洗一台冷凝器,多台的冷凝器清洗就需要多个清洗系统,其使用成本极其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水并不会造成污染,清洗效果好的多用式清洗冷凝器管道的自动清洗装置。本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载式冷凝器管道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和水流一起通过冷却水管道从其上游侧循环至其下游侧的小球、用来在冷却水管道下游侧处将小球从水流分出的回球控制器、以及用来将小球再循环回到冷却水管道上游侧的球回注器,球回注器包括a、小球收集器壳体;b、第一通道;c、第二通道,将所述上腔室连接至所述管道上游侧的一部位;d、第三通道;e、第四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通道内的阀,用来控制从其中通过的水流流动,以及一透明罩盖,它盖着所述上腔室并可从其取走以允许小球添加入所述上腔室或将小球从上腔室取走,所述第四通道连接泵,与泵的出水口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一过滤器,该管道与冷却水管道的下游侧相连。所述第二通道是的一端连接至靠近第一通道与上腔室相连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却水管道上游侧一部位。所述回球控制器包括两片梳状结构的滤网构成等腰三角形状,将回球控制器内部分隔成可通透性的上下层,上层形成两个回球室,两个回球室各有一个回球出口处,回球出口处通过回球导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所述回球控制器的横断面大于冷却管道的横断面;回球控制器的主体壳为四方形,其中三面设有窗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清洗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回球控制器的回球率达到100%,确保对冷凝器的每根管道全部清洗到位,保证了冷凝器内管壁始终处于干净状态;2、由于第二通道是在第一通道与上腔室相连处,产生足够的压力和推动力,使小球从回注器上腔室全部快速地注入冷却水管道内,确保对冷凝器每根管道全部清洗到位,确保了每次的清洗效果;3、污水经过第四管道上的过滤器进行净化后,重复循环再利用,杜绝水资源大量流失;4、由于对远程的回球技术得到了完全解决,实现了本技术的一个清洗装置能对同一场所内的多台冷凝器进行有效的清洗,大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单次循环启动后进球状态示意图;图3是单次循环启动后回球状态示意图;图4是单次循环结束后状态示意图;图5是一个多用式装置清洗多台同一型号冷凝器的流程图;图6是一个多用式装置清洗多台不同型号冷凝器的流程图;图7是回球控制器的左视图;图8是回球控制器的前视图;图9是回球控制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清洗装置包括一冷凝器1,冷凝器1包括在形式上为多个平行而隔开的管子的管道2,诸如水之类的冷却流体通过冷凝器管道2从冷却水进水管57循环至冷却水出水管58。冷却流体包括许多被迫和冷却流体一起流过冷凝管道2的清洗小球3,用来防止冷凝器管道内的颗粒积聚或沉积,这种积聚或沉积容易堵塞或腐蚀管道。小球3用直径稍大于冷凝器管道的直径的海绵状材料制成,这样,它们可以摩擦管道的内壁,从而使其保持清洁。这种用清洁小球来清洗冷凝器及其它形式的热交换器的管道的技术是大家熟知的。回球控制器4设置冷却水出水管58和冷却水管道下游侧82之间。如图7、图8所示,包括两片梳状结构的滤网61、62合理地构成等腰三角形状,将回球控制器4内部分隔成可通透性的上下层,上层形成两个回球室,两个回球室各有一个回球出口处11和12,回球出口处11、12通过回球导管通道8与所述第一通道51相连。如图9所示,回球控制器4的主体壳为四方形,其横断面大于冷却水管道的横截面,其中三面设有窗口91、92、93。回球控制器4内部维护时,可打开窗口91、92、93进行操作。球回注器5包括a、小球收集器壳体,其内具有一隔离网63,以允许水流但不允许小球经过,并将壳体内部分成一上腔室和一下腔室;b、第一通道51,将所述上腔室的一侧连接至冷却水管道的下游侧82;c、第二通道52,一端是在靠近第一通道51与所述上腔室相连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却水管道上游侧81的一部位;d、第三通道53,将所述上腔室的所述相反侧上的一部位连接至所述冷却水管道上游侧81的一部位,以接受一压力,该压力低于所述冷却水管道上游侧与第二通道相连部位处的压力,但高于所述冷却水管道下游侧处的压力;e、第四通道54,将所述下腔室连接至一较低压力的压力源,该压力低于冷却水管道的所述下游侧处的压力,也低于冷却水管道上游侧的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处的压力;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通道内的阀,用来控制从其中通过的水流流动,以及一透明罩盖71,它盖着所述上腔室并可从其取走以允许小球添加入所述上腔室或将小球从上腔室取走。所述第四通道54连接至一用来使水流在装置循环的电磁泵控制装置6,与电磁泵控制装置6的出水口相连的管道55上设有一过滤器7,管道55与管道的下游侧82相连。通道51包括一止回阀41和靠近管道下侧82的手动阀34,该止回阀41只允许从管道下游侧82流入所述小球收集器壳体上腔室,而不允许从所述上腔室回流到管道下游侧;该手动阀34通常是打开状态,只有在需要时才设为关闭。第二通道52的手动截止阀31通常是打开状态,只有在需要时才设为关闭,第二通道52的电磁阀21,为自动控制,以切断通过此通道的流动。第三通道53的手动截止阀32通常是打开状态,只有在需要时才设为关闭,第三通道53的电磁阀22,为自动控制,以切断通过此通道的流动。第四通道54连接的管道55上靠近管道下游侧82的手动截止阀33通常是打开状态,只有在需要时才设为关闭。以图1中装置的工作结合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舜周
申请(专利权)人:陈舜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