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87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外环火盖下方设有二次空气通道,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之间设有可拆卸的溢液杯,溢液杯包括互相分隔的盛液室和供气通道,盛液室顶部敞开,供气通道靠近外环火盖的一侧连通二次空气通道,靠近内环火盖的一侧具有第一供气口,第一供气口朝向内环火盖的火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灶具燃烧器通过在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之间设置可拆卸的溢液杯,方便盛接自上方流入的溢液,同时方便使用者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维修,结构简单成本小,使用方便,同时该溢液杯还兼具为二次空气的补充提供进气通道,实现了将两种功能组合在一起,还使上述两种作用的盛液室和供气通道相互分隔互不影响,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灶具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技术介绍
下沉式燃气灶是一种燃烧器位于灶具面板下方的燃气灶类型。常规的火盖结构内部,若同时具有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则两者之间会形成一环形空腔,该环形空腔充当了承担溢液的收集装置。但是,此处同时也需要具有传输通道来将外部的空气运送至内环火盖周围,以补充内环火盖处正常点火需要的气体。针对上盛液盘和下盛液盘组合设置的灶具燃烧器结构,二次补充空气也需要通过上盛液盘和下盛液盘之间的空隙流入火盖结构内部来保证燃气灶的正常使用。则针对环形空腔的部位,气体运输通道和溢液承载装置需要同时设置在此处,气体的导流通道和溢液的导流势必会产生相互影响,使该处的结构不仅较难设计及加工,也容易产生清洁死角,更有可能因溢液而堵塞空气补充至内环火盖的通道,影响燃烧器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之间溢液导流通道和二次空气通道相互影响,导致结构难以设计也不易清洁维护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的下方设有二次空气通道,所述外环火盖和所述内环火盖之间设有可拆卸的溢液杯,所述溢液杯包括互相分隔的盛液室和供气通道,所述盛液室的顶部敞开,所述供气通道靠近所述外环火盖的一侧连通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所述供气通道的靠近所述内环火盖的一侧具有第一供气口,所述第一供气口朝所述内环火盖的火孔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灶具燃烧器通过在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之间设置一个可拆卸的溢液杯,使该部位在灶具燃烧器的上方产生的溢液流至此处后能够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拆卸清洗。另外,该溢液杯在承担溢液收集作用的同时,还兼具有连通二次空气通道和内环火盖的火孔附近空间的作用,使其在作为溢液杯的同时,还具有供气通道,并且作为收集溢液的盛液室与传输空气的供气通道相互分隔,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同时,相对可拆卸的溢液杯不需要改变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的结构,使得将盛液室与供气通道隔开的结构更方便设置,加工难度也更低。较佳地,所述火孔形成于所述内环火盖的侧壁,所述第一供气口靠近所述火孔设置,并位于所述火孔的下方。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第一供气口靠近内环火盖的火孔附近,是为了将通过供气通道的二次空气主要引向内环火盖的火孔处,以为了内环火盖火孔处的正常燃烧而补充空气,并且第一供气口设置在火孔的下方,也是为了避免第一供气口周围的结构对火孔产生遮挡。较佳地,所述供气通道还具有第二供气口,所述第二供气口形成于所述供气通道的邻接于所述盛液室的侧壁表面。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使二次空气尽快充满至内环火盖与外环火盖之间的空间,保证内环火盖周围的空气充足,进一步保证了内环火盖火孔处的正常燃烧。较佳地,所述第二供气口靠近所述供气通道的顶壁设置。第二供气口靠近供气通道的顶壁设置的同时也就远离盛液室的底部,使盛液室内在盛有溢液时溢液尽可能地远离第二供气口的位置,减小了第二供气口受到溢液堵塞的可能。较佳地,所述第二供气口的上方具有挡液结构。以避免溢液从第二供气口的位置流入而使第二供气孔处发生堵塞。较佳地,所述溢液杯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外环侧壁贴合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内侧面,所述环形凹槽的内环侧壁贴合于所述内环火盖的外侧面。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溢液杯设计为环形凹槽的形状并且内外分别贴合于内环火盖侧壁和外环火盖侧壁,保证了溢液杯的盛液室具有内凹结构的同时,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之间不存在其他的裸露空间,从而使灶具燃烧器上方产生的溢液都能够流入该盛液室中,从而便于对灶具燃烧器进行清理。较佳地,所述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面下方。供气通道形成于环形凹槽的槽底面下方,可以依靠环形凹槽自身结构将盛液室和供气通道相互分隔开来,不需要设置单独的侧壁结构来形成分隔的腔室,分隔效果好的同时,节省制作成本。较佳地,所述第一供气口形成于所述供气通道的顶壁与所述内环侧壁的交界处。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第一供气口形成于顶壁和侧壁交界处,可以在该处形成一斜向上的气流,能够更好的对准其上方的内环火盖火孔,对其进行较为足量的空气补充。较佳地,所述第一供气口的开口形状为长槽形,所述第一供气口的弧度与所述内环侧壁的弧度相匹配。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第一供气口的弧度和内环侧壁的弧度相匹配,可以更好地对应到火孔的位置,使第一供气口上方的火孔可以供应到同量的补充空气。较佳地,所述内环侧壁的顶面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内环侧壁的顶面设置成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是为了在此处能够形成一个对二次空气的气流进行导向的结构而使其朝向火孔位置的作用。较佳地,所述溢液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供气通道,所有的所述供气通道沿所述溢液杯的环向均匀设置,所述供气通道和所述盛液室间隔设置。较佳地,所述溢液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外环火盖和所述内环火盖可拆卸。溢液杯沿竖直方向进行拆卸操作较为方便,且拆除的过程溢液不会洒落,同时具有拆除效果的同时不需要改变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的结构,结构设置简单方便。较佳地,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外侧的上盛液盘和下盛液盘,所述上盛液盘和所述下盛液盘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所述上盛液盘和所述下盛液盘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形成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供空气的补充通道,所述补充通道与外界连通。下盛液盘和上盛液盘之间形成连通二次空气通道的补充通道,将外界的空气引入二次空气通道内,然后引入溢液杯的供气通道内。较佳地,所述溢液杯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和/或所述下盛液盘的底面高度。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溢液杯的底面高度设置为低于二次空气通道和/或下盛液盘的底面高度,是为了当该灶具燃烧器外围产生溢液流入二次空气通道或补充通道内时,可通过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将溢液引入溢液杯内,避免溢液堵塞在二次空气通道内或补充通道内,影响二次空气的正常流入。较佳地,所述下盛液盘环设并连接至所述外环火盖的外侧壁处,所述上盛液盘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盛液盘。上盛液盘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该灶具燃烧器能够同时将上盛液盘和溢液杯均拆卸下来,更加方便对灶具燃烧器的内部进行清理或维修。较佳地,所述供气通道内具有集液结构,所述集液结构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供气口流入所述供气通道内的溢液。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供气通道内设置有集液结构能够收集从第一供气口流入供气通道内的溢液,以避免这些溢液沉积在供气通道内的其他角落而导致对溢液杯的清洁难度加大。较佳地,所述供气通道内具有连通至所述盛液室的导液结构,所述导液结构用于将所述集液结构收集的溢液导流至所述盛液室。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供气通道内设置连通至盛液室的导液结构,将集液结构收集的溢液导流至盛液室,避免在溢液过多的情况下,集液结构收集的溢液溢出至供气通道的其他地方,同时,将这些溢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的下方设有二次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和所述内环火盖之间设有可拆卸的溢液杯,所述溢液杯包括互相分隔的盛液室和供气通道,所述盛液室的顶部敞开,所述供气通道靠近所述外环火盖的一侧连通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n所述供气通道的靠近所述内环火盖的一侧具有第一供气口,所述第一供气口朝所述内环火盖的火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的下方设有二次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和所述内环火盖之间设有可拆卸的溢液杯,所述溢液杯包括互相分隔的盛液室和供气通道,所述盛液室的顶部敞开,所述供气通道靠近所述外环火盖的一侧连通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
所述供气通道的靠近所述内环火盖的一侧具有第一供气口,所述第一供气口朝所述内环火盖的火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形成于所述内环火盖的侧壁,所述第一供气口靠近所述火孔设置,并位于所述火孔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道还具有第二供气口,所述第二供气口形成于所述供气通道的邻接于所述盛液室的侧壁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气口靠近所述供气通道的顶壁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气口的上方具有挡液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液杯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外环侧壁贴合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内侧面,所述环形凹槽的内环侧壁贴合于所述内环火盖的外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面下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口形成于所述供气通道的顶壁与所述内环侧壁的交界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口的开口形状为长槽形,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慧玲郑军妹俞瑜严力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