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4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包括钢结构支架、充电桩、升降装置以及平衡重;钢结构支架是钢结构构成的框架结构;钢结构支架中至少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两个停车位;充电桩以及升降装置均设置在钢结构支架上;升降装置与平衡重相连;升降装置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充电桩分别向停在不同停车位上的大巴车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钢丝绳或链条方式进行提升、节省停车场空间以及适应充电的大巴车充电需求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巴车机械停车库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机械停车库,尤其涉及一种大巴车机械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开展,公共交通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巴车作为主流的公共交通设备近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自动化高度集成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停车设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也在追求停车设备运行速度上的高效。智能立体停车库就能满足这一要求,高的空间利用率,高的运行效率,以智能的无人参与,前进入库出库等友好的用户体验,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近年来针对大巴车/公交车的立体车库技术也层出不穷。目前市面上遇到较多的大巴车车库类型有平面移动类、垂直升降类、巷道堆垛类,均属于智能车库类型,其设备复杂性高,进而产品稳定性较低,同时生产制造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钢丝绳或链条方式进行提升、节省停车场空间以及适应充电的大巴车充电需求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包括钢结构支架、充电桩、升降装置以及平衡重;所述钢结构支架是钢结构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钢结构支架中至少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两个停车位;所述充电桩以及升降装置均设置在钢结构支架上;所述升降装置与平衡重相连;所述升降装置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充电桩分别向停在不同停车位上的大巴车充电。上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2F载车板以及升降机;所述驱动轮以及导向轮分别设置在钢结构支架顶部;所述2F载车板与钢结构支架的最底部相平行;所述平衡重通过钢丝绳与2F载车板相连;所述钢丝绳绕过驱动轮以及导向轮;所述2F载车板与升降机相连;所述升降机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上述2F载车板包括车辆入口端,所述2F载车板的车辆入口端端部设置有2F载车板坡板,所述2F载车板坡板的上表面是平面,下表面是斜面;所述钢结构支架最底部包括车辆入口端,所述钢结构支架最底部的车辆入口端的上表面的倾斜度与2F载车板坡板的下表面的倾斜度相同。上述钢结构支架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三个停车位。上述升降装置还包括3F载车板以及铰链提升臂;所述平衡重通过钢丝绳与3F载车板相连;所述3F载车板与升降机相连;所述3F载车板通过铰链提升臂与2F载车板相连;所述升降机通过3F载车板以及2F载车板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上述铰链提升臂包括第一铰链提升臂以及第二铰链提升臂;所述第一铰链提升臂与第二铰链提升臂相对设置;所述铰链提升臂在完全展开时,所述第一铰链提升臂所在轴线与第二铰链提升臂所在轴线非平行。上述铰链提升臂在完全展开时,所述第一铰链提升臂所在轴线与第二铰链提升臂所在轴线之间有夹角。上述3F载车板包括车辆入口端;所述3F载车板车辆入口端的端部设置有3F载车板坡板;所述3F载车板坡板的下表面是平面,上表面是斜面;所述铰链提升臂在完全落下时,所述3F载车板坡板的下表面与2F载车板坡板的上表面相贴合。上述充电桩包括1F充电枪、2F充电枪以及3F充电枪;所述1F充电枪、2F充电枪以及3F充电枪分别为钢结构支架中三个车位上的大巴车充电。上述充电桩还包括分别与1F充电枪、2F充电枪以及3F充电枪相连的弹性收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包括钢结构支架、充电桩、升降装置以及平衡重;钢结构支架是钢结构构成的框架结构;钢结构支架中至少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两个停车位;充电桩以及升降装置均设置在钢结构支架上;升降装置与平衡重相连;升降装置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充电桩分别向停在不同停车位上的大巴车充电。本专利技术用户将大巴车停放在载车板上,同时将车库的充电枪插入大巴车,司机在用户面板输入存车及充电确认指令,控制系统通过升降机上行动作将大巴车运送之目标楼层,设备控制器检测车板到位信息,向充电系统下达充电命令,实现车辆停放充及电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在两辆大巴车同时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在三辆大巴车同时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升降装置在完全提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升降装置在部分提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升降装置在完全落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铰链提升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铰链提升臂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弹性收枪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其中:1-升降装置;11-驱动轮;12-导向轮;13-3F载车板;14-3F载车板坡板;15-铰链提升臂;16-2F载车板;17-2F载车板坡板;18-升降机;2-平衡重;3-钢结构支架;4-充电桩;41-1F充电枪;42-2F充电枪;43-3F充电枪;44-弹性收线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包括钢结构支架3、充电桩4、升降装置1以及平衡重2;钢结构支架3是钢结构构成的框架结构;钢结构支架3中至少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两个停车位;充电桩4以及升降装置1均设置在钢结构支架3上;升降装置1与平衡重2相连;升降装置1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3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充电桩4分别向停在不同停车位上的大巴车充电。其中,升降装置1包括驱动轮11、导向轮12、2F载车板16以及升降机18;驱动轮11以及导向轮12分别设置在钢结构支架3顶部;2F载车板16与钢结构支架3的最底部相平行;平衡重2通过钢丝绳与2F载车板16相连;钢丝绳绕过驱动轮11以及导向轮12;2F载车板16与升降机18相连;升降机18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3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2F载车板16包括车辆入口端,2F载车板16的车辆入口端端部设置有2F载车板坡板17,2F载车板坡板17的上表面是平面,下表面是斜面;钢结构支架3最底部包括车辆入口端,钢结构支架3最底部的车辆入口端的上表面的倾斜度与2F载车板坡板17的下表面的倾斜度相同。钢结构支架3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三个停车位,此时,升降装置1还包括3F载车板13以及铰链提升臂15;平衡重2通过钢丝绳与3F载车板13相连;3F载车板13与升降机18相连;3F载车板13通过铰链提升臂15与2F载车板16相连;升降机18通过3F载车板13以及2F载车板16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3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铰链提升臂15包括第一铰链提升臂以及第二铰链提升臂;第一铰链提升臂与第二铰链提升臂相对设置;铰链提升臂15在完全展开时,第一铰链提升臂所在轴线与第二铰链提升臂所在轴线非平行,铰链提升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包括钢结构支架(3)、充电桩(4)、升降装置(1)以及平衡重(2);所述钢结构支架(3)是钢结构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钢结构支架(3)中至少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两个停车位;所述充电桩(4)以及升降装置(1)均设置在钢结构支架(3)上;所述升降装置(1)与平衡重(2)相连;所述升降装置(1)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3)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充电桩(4)分别向停在不同停车位上的大巴车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包括钢结构支架(3)、充电桩(4)、升降装置(1)以及平衡重(2);所述钢结构支架(3)是钢结构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钢结构支架(3)中至少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两个停车位;所述充电桩(4)以及升降装置(1)均设置在钢结构支架(3)上;所述升降装置(1)与平衡重(2)相连;所述升降装置(1)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3)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充电桩(4)分别向停在不同停车位上的大巴车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包括驱动轮(11)、导向轮(12)、2F载车板(16)以及升降机(18);所述驱动轮(11)以及导向轮(12)分别设置在钢结构支架(3)顶部;所述2F载车板(16)与钢结构支架(3)的最底部相平行;所述平衡重(2)通过钢丝绳与2F载车板(16)相连;所述钢丝绳绕过驱动轮(11)以及导向轮(12);所述2F载车板(16)与升降机(18)相连;所述升降机(18)驱动停靠在钢结构支架(3)中停车位上的大巴车进行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2F载车板(16)包括车辆入口端,所述2F载车板(16)的车辆入口端端部设置有2F载车板坡板(17),所述2F载车板坡板(17)的上表面是平面,下表面是斜面;所述钢结构支架(3)最底部包括车辆入口端,所述钢结构支架(3)最底部的车辆入口端的上表面的倾斜度与2F载车板坡板(17)的下表面的倾斜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支架(3)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三个停车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巴车机械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许明金路海博任维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