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02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接墙体浇筑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及方法,包括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所述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的交接处设有的若干个防止浇筑时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普通混凝土的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布满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的交接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石混凝土交接处施工难的问题,具有避免了分次浇筑产生的竖向施工缝,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防辐射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混凝土墙浇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中的质子维护楼的浇筑墙体的厚度很大,分为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石混凝土墙,质子维护楼存在普通混凝土墙及铁矿石混凝土墙交接,其中普通混凝土墙厚3075mm,铁矿石混凝土墙厚2550mm。对于普通混凝土墙及铁矿石混凝土墙,由于二者材料不同,普通混凝土采用普通砂石制成,混凝土干密度约为2.3吨/每立方米;而铁矿石混凝土采用铁矿砂和铁矿石制成,干密度重达3.9吨/每立方米,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7倍。由于结构功能是用于质子放疗,会产生大量放射性粒子,混凝土必须满足防辐射要求,不能产生裂缝,因此两者交界处难以施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厚墙体交接处采用以下方式:1、分开浇筑两个墙体,这种方式存在以后问题:由于墙厚均超过2.5m,加上墙钢筋直径较大,分布密集,若两者分开浇筑,必会由于不同混凝土的不均匀收缩产生裂缝,影响结构防辐射效果。2、直接同时浇筑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若同时浇筑,则会因为铁矿石混凝土密度较大,流入普通混凝土,导致两种混凝土糅合,无法保证结构的功能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以解决结构整体性差导致防辐射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解决了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石混凝土交接处施工难的问题,避免了分次浇筑产生的竖向施工缝,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防辐射性能,交接处的施工方法简便易行。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包括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所述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的交接处设有的若干个防止浇筑时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普通混凝土的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布满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的交接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浇筑的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的交接处布置上述阻流结构,可以防止较为重的铁矿砂混凝土流向较轻的普通混凝土内,两者可以同时浇筑,避免了分次浇筑产生的竖向施工缝,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防辐射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流结构包括阻流板、固定所述阻流板的若干钢筋,所述钢筋固定在预浇筑墙体的钢筋笼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流板可以防止较重的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普通混凝土,钢筋用于加固阻流板,防止当较重的铁矿砂混凝土浇筑较快时,带来的侧压力对阻流板造成的冲击,损毁阻流板或者造成其移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流板包括阻流部以及设置在阻流部的两边侧的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流部主要起到防止较重的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普通混凝土的功能,固定部用于与钢筋的连接,保证了阻流板的连接牢固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流部上设有若干个快易收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快易收口可以使得12mm以下的钢筋稍微用力便可穿过,便于穿筋和连续捆扎钢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部包括呈弯曲状、可卷绕在钢筋上的卷绕部以及相邻阻流板之间连接的搭接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绕部用于将单个阻流板固定在钢筋上,搭接部用于相邻阻流板之间的连接,保证相邻阻流板之间的无缝连接,防止较重的铁矿砂混凝土通过缝隙流向普通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流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卡设定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用于固定和定位阻流板,防止阻流板在普通混凝土和较重的铁矿砂混凝土在同时浇筑时,由于稍微的速度偏差,造成阻流板的移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流板的厚度为1-2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流板的重量较轻,可直接固定在钢筋上,安装迅速运输方便,易于加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快易收口为5mm*5mm的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交接处的钢筋插入,使得整个阻流结构的安装更为便捷,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阻流板的截面呈弓形,其内凹面朝向铁矿砂混凝土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较重的铁矿砂混凝土时,弓形的阻流板首先能够对混凝土产生一定的缓冲,不至于使混凝土直接冲击阻流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浇筑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之前,在两者的交接处,设置阻流结构,具体设置方法为:铺设上述阻流板,阻流板的内凹面朝向铁矿砂混凝土墙,阻流板的卷绕部卷绕在钢筋上,然后定位槽也卡接在有钢筋,钢筋通过捆扎的方式固定在钢筋笼网上,相邻两个阻流板通过各自的搭接部进行搭接,钢筋笼的横向钢筋穿过快易收口;S2、固定好上述结构后,采取同时浇筑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的方式进行浇筑,一体成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解决了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石混凝土交接处施工难的问题,避免了分次浇筑产生的竖向施工缝,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防辐射性能;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行,可以同时进行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的浇筑,一次成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墙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普通混凝土墙和铁矿砂混凝土墙交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阻流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阻流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阻流板的平面视图。其中,图中标记如下:1、普通混凝土墙,2、铁矿砂混凝土墙,3、阻流结构;31、阻流板,32、钢筋;311、阻流部,3111、快易收口,3112、定位槽,312、固定部,3121、卷绕部,3122、搭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包括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在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的交接处设有的若干个防止浇筑时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普通混凝土的阻流结构3,所述阻流结构3布满普通混凝土墙2和铁矿砂混凝土墙3的交接面。阻流结构3,可以防止较为重的铁矿砂混凝土流向较轻的普通混凝土内,两者可以同时浇筑,避免了分次浇筑产生的竖向施工缝,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防辐射性能。参照图3,为了进一步加固阻流结构3,所述阻流结构包括阻流板31、固定所述阻流板31的若干钢筋32,所述钢筋32固定在预浇筑墙体的钢筋笼网上,阻流板31可以防止较重的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所述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的交接处设有的若干个防止浇筑时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普通混凝土的阻流结构(3),所述阻流结构(3)布满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的交接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所述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的交接处设有的若干个防止浇筑时铁矿砂混凝土流向普通混凝土的阻流结构(3),所述阻流结构(3)布满普通混凝土墙(1)和铁矿砂混凝土墙(2)的交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结构包括阻流板(31)、固定所述阻流板(31)的若干钢筋(32),所述钢筋(32)固定在预浇筑墙体的钢筋笼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板(31)包括阻流部(311)以及设置在阻流部(311)的两边侧的固定部(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部(311)上设有若干个快易收口(31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12)包括呈弯曲状、可卷绕在钢筋(32)上的卷绕部(3121)以及相邻阻流板(31)之间连接的搭接部(31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通混凝土和铁矿砂混凝土超厚墙体交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人铭刘羿胡立业赵岩生沈培王楠沈礼鹏李宪智曾毅沈佳伟刘大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