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敏胶的配方,一种压敏胶胶水,一种压敏胶涂布液及一种胶带。为了解决现有胶带初粘力高和耐候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敏胶的配方,一种压敏胶胶水,一种压敏胶涂布液及一种胶带。所述压敏胶的配方包括硬单体5‑15%、官能单体3‑5%、软单体80‑92%,所述硬单体、官能单体和软单体的总单体量是100%;所述配方还包括增粘树脂、催化剂和引发剂,所述增粘树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3‑8%,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2‑0.5%,所述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5‑0.8%。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压敏胶涂布液形成的压敏胶层的初粘力低,耐候性好,粘合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敏胶的配方,一种压敏胶胶水,一种压敏胶涂布液及一种胶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敏胶的配方,一种压敏胶胶水,一种压敏胶涂布液及一种胶带。具体涉及压敏胶的合成,以及由该压敏胶为主胶制备而成的涂布液制备而成的电视封边胶带。
技术介绍
现有电视封边胶带有申请号201610519025.1,申请公布号CN106047234A,申请公布日为2016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名称《胶黏剂、超窄边框LCD电视专用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说的是涂布液,没有涉及压敏胶的合成以及胶带的详细制作工艺。申请号201710807531.5,申请公布号CN107502216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09月08日,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电视机装配用易重工泡棉双层胶带》,只是介绍胶带的结构,并没有详细的压敏胶的合成以及胶带的详细制作工艺,同时胶带的结构与本专利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并没有热塑性PU层,该专利技术的TPU层与PET中间并没有连接层,该专利技术并没有详细解释这两层是通过什么方式连接,而本专利技术的TPU层与PET层不是直接接触,而是中间是通过发泡进行连接。申请号201820209726.X,授权公告号CN208008716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电视机用固定胶带》公布了一种固定胶带,并不存在可以返工以及电视拆解时的发泡层可以划开的设定。同时也没有涉及压敏胶的合成以及胶带的详细制作工艺。现有用于屏幕的封边胶带,初粘力高,粘上后不易再撕下来重新粘贴,且耐候性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粘接力会下降,易于脱落。理想的胶带应该是初粘性可以实现返工,不能太高,贴后可以撕下来。就是在施工时可以实现返工,但是一旦施工后超过48小时便出现较良好的粘合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胶带初粘力高和耐候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敏胶的配方,一种压敏胶胶水,一种压敏胶涂布液及一种胶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敏胶涂布液形成的压敏胶层的初粘力低,耐候性好,粘合性好。由于压敏胶层初粘力低,胶带在屏幕的安装过程中粘贴不合适时易于撕下来重新粘贴,在施工时可以实现返工,施工后超过48小时便出现较良好的粘合力,由于耐候性好,在使用过程中,剥离力上升,胶带不易脱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压敏胶的配方及压敏胶胶水的合成,以及其在电视封边胶带上的应用,使用方便,快捷,便于重新加工,效果优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敏胶的配方,所述压敏胶的配方包括硬单体5-15%、官能单体3-5%、软单体80-92%,所述硬单体、官能单体和软单体的总单体量是100%;所述配方还包括增粘树脂、催化剂和引发剂,所述增粘树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3-8%,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2-0.5%,所述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5-0.8%。本专利技术中的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进一步的,所述的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中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醋酸乙烯酯的组合,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3-5%,醋酸乙烯酯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的2-10%。进一步的,所述的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的软单体选自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组合,其中,丙烯酸正丁酯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40-45%,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40-47%。进一步的,所述的官能单体为含羧基以及含羟基的单体。进一步的,所述的官能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的官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丙烯酸三者的组合,其中,丙烯酸羟乙酯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1-2%,丙烯酸羟丙酯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1-2%,丙烯酸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1-2%。进一步的,所述的官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二者的组合,其中,丙烯酸羟乙酯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1%,丙烯酸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2%。进一步的,所述的增粘树脂是一种石油树脂。石油树脂(hydrocarbonresin)是石油裂解所副产的C5-C9馏份,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它不是高聚物,而是分子量介于300-3000的低聚物。石油树脂具有很好的粘接性,在粘合剂和压敏胶带中加入石油树脂能够提高粘合剂的粘合力、耐酸性、耐碱性以及耐水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用石油裂解所副产的C6-C8馏份聚合后生成的低聚物,常温下是固体,在200℃熔融,玻璃化温度为10-50℃,数均分子量500-1000,重均分子量1000-1500。进一步的,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有机胺。进一步的,所述的催化剂为三乙胺,其作用是为了保证转化率。进一步的,在压敏胶的制备过程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或甲苯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有机溶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釜底加入参与链转移反应,另外一部分为反应结束时加入降温兑稀,起链终止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聚合反应通过引发剂在高温下诱导产生自由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敏胶胶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敏胶的配方制备压敏胶胶水,在制备过程中,将硬单体、官能单体、软单体、增粘树脂、催化剂和引发剂溶于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总单体量的100-120%。进一步的,聚合反应通过引发剂在高温下诱导产生自由基,引发剂分5~10次加入。通过釜底将全部单体加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加入有机溶剂,釜底的浓度控制在40%-60%之间,整个反应温度控制在75-90℃之间。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所述的压敏胶胶水。进一步的,聚合反应在85℃±3℃启动,整个过程反应温度控制在78℃~85℃。在压敏胶胶水的制备中,单体的合成转化率为94%-98%。压敏胶胶水的固含量为42%-49%。压敏胶胶水的粘度为4025-4915mpa.s(即cps)。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敏胶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主剂,固化剂(也称为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所述主剂选自根据权利要求5制备的压敏胶胶水,所述固化剂的添加量是主剂中固体分重量的0.8-1.5%,所述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是主剂中固体分重量的0.2-0.5%,通过混合均匀制备成所述压敏胶涂布液。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还包括抗氧化剂。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常用添加量。进一步的,硅烷偶联剂作为助剂,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辛酯作为抗氧化剂。进一步的,在所述压敏胶涂布液中,所述的固化剂选自芳香族聚异氰酸脂。进一步的,所述芳香族聚异氰酸脂中NCO的含量为5%-25%,芳香族聚异氰酸脂的固含量为40-80%。进一步的,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选自KH550、KH560、或KH57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配。进一步的,将该压敏胶涂布液调整到适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敏胶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的配方包括硬单体5-15%、官能单体3-5%、软单体80-92%,所述硬单体、官能单体和软单体的总单体量是100%;所述配方还包括增粘树脂、催化剂和引发剂,所述增粘树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3-8%,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2-0.5%,所述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5-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敏胶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的配方包括硬单体5-15%、官能单体3-5%、软单体80-92%,所述硬单体、官能单体和软单体的总单体量是100%;所述配方还包括增粘树脂、催化剂和引发剂,所述增粘树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3-8%,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2-0.5%,所述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总单体量的0.5-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胶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胶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胶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官能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
5.一种压敏胶胶水,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胶的配方制备压敏胶胶水,在制备过程中,将硬单体、官能单体、软单体、增粘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邱尚煌,樊钦华,薛永富,李刚,唐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