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85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化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将二硫化钒和对苯二甲酸加入甲醇溶液中,混匀后加酸调pH值至1‑2,然后通过溶剂热法在140‑180℃下反应12‑36h,接着经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粉末状产物,最后将所述粉末状产物在200‑300℃下保温12‑36h,即可。该化合物呈棒状,长为150‑300nm,宽为15‑45nm,尺寸比传统的低了接近两个数量级,将会更进一步拓宽和赋予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更多的应用,尤其是在气体吸附和催化领域,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安全无毒,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与多齿有机配体通过配位连接,进而自组装形成的具有规则结构的晶体材料。由于其分子级别的拓扑结构可调性和金属以及有机配体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结构,不同类别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在近些年来被广泛制备,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非线性光学、光捕获、载药以及储能领域都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MIL-47(V)是由法国拉瓦锡研究所的Férey课题组在2002年首先合成报道的一种以钒为金属中心,以1,4-苯二甲酸二甲酯为配体,具有菱形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高的BET比表面积(900m2/g)、较大的孔径尤其是高的热稳定性,使得其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各样围绕它的应用探索也相继展开,尤其是在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方面,MIL-47(V)显示出极大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H2、CH4、H2S等气体显示出的优异吸附存储性质,更是进一步加大了研究者们对其研究的热情。由于有机配体必须在溶液中通过与金属离子配位、自组装等方式才能形成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因而在以钒为金属中心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中,传统的无机钒酸盐,如钒酸钠(Na3VO4),是不可以作为钒源的。虽然近年来对于MIL-47(V)的研究不断,但是大多数报道对于MIL-47(V)的制备依旧使用的是Férey课题组在2002报道的最原始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为了在溶液中得到单独的钒离子,Férey使用的是三氯化钒(VCl3)作为钒源,而VCl3作为一种高毒性、高活泼性、强刺激性、价格昂贵的化学品,其严重限制了MIL-47(V)的大规模生产。此外,该方法剧烈的反应条件,也使得制备得到的MIL-47(V)晶体粉末显示出巨大的棒状结构(大约1um粗),这种大的颗粒结构也限制了MIL-47(V)充分发挥其应用潜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所述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呈棒状,长为150-300nm,宽为15-45nm。2、所述的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将二硫化钒和对苯二甲酸加入甲醇溶液中,混匀后加酸调pH值至1-2,然后通过溶剂热法在140-180℃下反应12-36h,接着经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粉末状产物,最后将所述粉末状产物在200-300℃下保温12-36h,即可。优选的,所述二硫化钒、对苯二甲酸和甲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1-10:200。优选的,所述甲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95%以上。优选的,所述混匀具体为:在功率为100W以上的超声机中超声5min以上。优选的,所述酸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洗涤具体为:以甲醇或乙醇洗涤。优选的,所述干燥具体为:在40-8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中以廉价、安全、化学性质温和的二硫化钒作为钒源,通过调节反应液的pH值,使二硫化钒在酸性条件下溶解,缓慢释放钒离子,使对苯二甲酸与钒离子配位形成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这样一方面避免了高毒性、高活泼性、强刺激性、价格昂贵的VCl3的使用,使整个制备过程安全无毒且成本低,另一方面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反应剧烈导致最终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尺寸偏大的缺陷,保证最终制得的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长为150-300nm,宽为15-45nm。其中,之所以将pH值调至1-2,是因为当pH值超过2时,将无法有效溶解二硫化钒,从而无法在反应体系中形成足够丰富的游离的钒离子,无法保证最终制备的化合物的纯净度,使产物较为复杂,其中掺杂了未完全反应的二硫化钒;而当pH值小于1时,使得二硫化钒溶解过快,导致最终生成的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晶体过大,影响其晶体结构和形貌,生成杂相。另外,该方法中以甲醇溶液作为溶剂,其高的极性能够保证对苯二甲酸的溶解,且甲醇分子式中羟基呈现出的弱酸性也更利于反应的进行,可以保证最终制备的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呈现出更统一规整的形貌。再者,该方法中通过进一步限定二硫化钒和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比、溶剂热法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进一步保证最终制备的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为纳米级并且具有均一的尺寸,其中,限定二硫化钒和对苯二甲酸合适的质量比,不仅能够保证固体二硫化钒充分反应,而且还能避免因反应局部过于剧烈,导致的颗粒较大和不均匀的缺陷;限定溶剂热法反应温度和时间,能够保证在反应充分进行的同时,避免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晶体在相对较长时间的反应过程中进一步长大。本专利技术中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尺寸比传统的低了接近两个数量级,将会更进一步拓宽和赋予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更多的应用,尤其是在气体吸附和催化领域,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安全无毒,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制备的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晶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XRD图;图3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4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图;图5为实施例2中制备的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6为实施例3中制备的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7为对比实施例1中制备产物的XRD图;图8为对比实施例1中制备产物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9为对比实施例2中制备产物的XRD图;图10为对比实施例2中制备产物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呈棒状,长为150-300nm,宽为15-45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呈棒状,长为150-300nm,宽为15-45nm。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MIL-47(V)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将二硫化钒和对苯二甲酸加入甲醇溶液中,混匀后加酸调pH值至1-2,然后通过溶剂热法在140-180℃下反应12-36h,接着经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粉末状产物,最后将所述粉末状产物在200-300℃下保温12-36h,即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淑娟谌昊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