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它包括外壳体(1)、换热管(13)、管板(2)、固定板(3)、电动机固定板(4)、电动机(15)、载冷剂出口(7)、载冷剂进口(6)、载冷剂出口分布腔(11)、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制冷剂进口(8)、制冷剂出口(9),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换热管(13)的内部设有一个搅拌器(28),每个搅拌器(28)由搅拌轴(31)和其周围的搅拌叶(30)构成,电动机(15)连接曲柄(17),曲柄(17)连接传动板(20),传动板(20)连接曲拐(25),曲拐(25)与曲柄(17)的曲率半径相同,每个曲拐(25)均与相应的搅拌轴(31)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水流速度,减少冰层附着量,制成冰浆输送,提高蒸发温度,噪音低,传动简捷。(*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制造流态冰形式制冷的制冷用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用换热器所采用的制冰方式大多为制片冰、管冰、板冰等,蓄冰形式大多采用冰球、冰盘管等,其制冰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均需较低,使得制冷系统的性能降低,造成能源浪费,且冰层附着量大,热阻高,影响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水流速度,减少冰层附着量,制成冰浆输送,提高蒸发温度,噪音低,传动简捷的制冷用换热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它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上下两端各连接一管板2,外壳体1、管板2、固定板3、电动机固定板4相互连接,电机固定板4上连接一个电动机15,管板2和固定板3的外壳体1上分别设有载冷剂出口7、载冷剂进口6,形成的腔体分别为载冷剂出口分布腔11、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均与换热管13相通,外壳体1上设有制冷剂进口8、制冷剂出口9,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换热管13的内部设有一个搅拌器28,每个搅拌器28由搅拌轴31和其周围的搅拌叶30构成,电动机15连接曲柄17,曲柄17连接传动板20,传动板20连接曲拐25,曲拐25与曲柄17的曲率半径相同,每个曲拐25均与相应的搅拌轴31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搅拌叶30在搅拌轴31的周围径向均匀设有2-6根。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搅拌叶30在搅拌轴31的周围径向均匀设有3根。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搅拌叶30在搅拌轴31的周围径向均匀设有6根,上部3根、下部3根,且交叉设置。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换热管13连接有折流板14,相邻的折流板14之间的距离相等。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曲柄17与传动板20之间,曲拐25与传动板20、固定板3之间,搅拌轴31与固定板3之间均设有轴承。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曲拐25与传动板20之间设有轴用弹性垫圈2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曲拐25与固定板3之间设有自推轴承垫圈24。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轴承与搅拌轴31间设有密封圈23。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与固定板3采用垫片密封垫圈29密封。本技术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多根换热管,且每根换热管内设有由搅拌轴和搅拌叶构成的搅拌器,并采用曲柄、曲拐传动,还设有折流板,使得载冷剂流速提高,减少冰层附着,不易形成冰块堵塞管路,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且噪音低,传动简捷,并且搅拌轴周围径向均匀安装搅拌叶,使载冷剂搅动充分,提高换热效率,不会产生冰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换热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参见图1-图3),它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均匀排列,换热管13的上下两端用管板2固定,管板2与上端固定板3和电动机固定板4采用螺栓5连接,管板2与外壳体1相连,外壳体1的下端连接固定板3,在上端的管板2和固定板3的外壳体1上设有载冷剂出口7,形成的腔体为载冷剂出口分布腔11,在下端的管板2和固定板3的外壳体1上设有载冷剂进口6,形成的腔体为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与固定板3采用垫片密封垫圈29密封,换热管13与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载冷剂出口分布腔11相通,上下管板2之间的外壳体1上设有制冷剂进口8、制冷剂出口9,每一根换热管13的内部设有一个搅拌器28,搅拌器28由搅拌轴31和其周围的搅拌叶30构成,搅拌叶30在搅拌轴31的周围径向均匀设有3根,外壳体1内连接有折流板14,折流板14与换热管13相连,新流板14的长度根据需要确定,相邻的折流板14之间的距离相等。电机固定板4上连接一个电动机15,电动机15的电机轴16与曲柄17连接,曲柄17通过轴承和轴承套18固定在传动板20上,传动板20上设有孔,孔的数量与换热管13的数量相同,传动板20的每个孔内均通过轴用弹性垫圈21、轴承和轴承套26连接一曲拐25,曲拐25与曲柄17的曲率半径相同,每个曲拐25均通过轴承和轴承套27与上端的固定板3相连,并在连接端加自推轴承垫圈24,曲拐25通过固定键22与搅拌轴31连接,轴承27与搅拌轴31间采用密封圈23密封,防止载冷剂水溶液向外泄漏,搅拌器28与下端固定板3采用轴承32固定。当电动机15工作时,电动机轴16通过曲柄17带动传动板20以电动机轴16为轴心做圆周运动,传动板20做圆周运动,带动传动板20上的曲拐25同时做圆周运动,带动曲拐25的另一端做固定旋转,固定旋转的曲拐25通过联接,带动搅拌轴31旋转,搅拌轴31带动搅拌叶30沿管壁做回转运动。使用时,载冷剂通过换热器的下部载冷剂进口6进入载冷剂进口腔10,均匀分布进入各个换热管13内,经过搅拌器28的搅动,使载冷剂流速提高,然后与换热管外的制冷剂工质换热,将热量释放给制冷剂工质带走,载冷剂到达出口时成为含有冰晶微小颗粒的低温冰浆溶液输送出去,进入载冷剂出口腔11,经载冷剂出口7排出。换热管13的外侧为制冷剂工质,从制冷剂进口8进入制冷剂腔12,经过折流板14的多次折流换热,吸收换热管13内载冷剂的热量,蒸发成气体,由制冷剂出口9排出,进入制冷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它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上下两端各连接一管板(2),外壳体(1)、管板(2)、固定板(3)、电动机固定板(4)相互连接,电机固定板(4)上连接一个电动机(15),管板(2)和固定板(3)的外壳体(1)上分别设有载冷剂出口(7)、载冷剂进口(6),形成的腔体分别为载冷剂出口分布腔(11)、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均与换热管(13)相通,外壳体(1)上设有制冷剂进口(8)、制冷剂出口(9),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换热管(13)的内部设有一个搅拌器(28),每个搅拌器(28)由搅拌轴(31)和其周围的搅拌叶(30)构成,电动机(15)连接曲柄(17),曲柄(17)连接传动板(20),传动板(20)连接曲拐(25),曲拐(25)与曲柄(17)的曲率半径相同,每个曲拐(25)均与相应的搅拌轴(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叶(30)在搅拌轴(31)的周围均匀设有2-6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叶(30)在搅拌轴(31)的周围均匀设有3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叶(30)在搅拌轴(31)的周围均匀设有6根,上部3根、下部3根,且交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13)连接有折流板(14),相邻的折流板(14)之间的距离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17)与传动板(20)之间,曲拐(25)与传动板(20)、固定板(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用换热器,它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上下两端各连接一管板(2),外壳体(1)、管板(2)、固定板(3)、电动机固定板(4)相互连接,电机固定板(4)上连接一个电动机(15),管板(2)和固定板(3)的外壳体(1)上分别设有载冷剂出口(7)、载冷剂进口(6),形成的腔体分别为载冷剂出口分布腔(11)、载冷剂进口分布腔(10),均与换热管(13)相通,外壳体(1)上设有制冷剂进口(8)、制冷剂出口(9),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换热管(13)的内部设有一个搅拌器(28),每个搅拌器(28)由搅拌轴(31)和其周围的搅拌叶(30)构成,电动机(15)连接曲柄(17),曲柄(17)连接传动板(20),传动板(20)连接曲拐(25),曲拐(25)与曲柄(17)的曲率半径相同,每个曲拐(25)均与相应的搅拌轴(3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英芬,韩嘉圣,于志强,赵英,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