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油冷器,在具有圆筒状侧壁部的外壳内,将热交换芯以在其周围形成冷却水通路的方式收容,所述热交换芯具有入口侧油通路及出口侧油通路,并且,能够进行入口侧油通路及出口侧油通路间的油的转移,在侧壁部连接形成与冷却水通路相通的冷却水入口通路的入口管及形成与冷却水通路相通的冷却水出口通路的出口管,能够避免油冷器的大型化及热交换效率的降低,同时,功能抑制与入口侧油通路对应的部分处的伴随冷却水的流通气穴现象或腐蚀的发生。在入口侧油通路(20)的外侧方的外壳(12A)的侧壁部(12Aa)形成有向外侧膨出的膨出部(38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具有圆筒状的侧壁部的外壳内,以在热交换芯的周围形 成冷却水通路的方式,收容具有沿所述侧壁部的轴线相互平行的入口侧油 通路及出口侧油通路,并且,能够进行所述入口侧油通路及所述出口侧油 通路间的油的转移的该热交换芯,在所述侧壁部连接形成与所述冷却水入 口通路相通的冷却水通路的入口管及形成与所述冷却水出口通路相通的 出口管的车辆用油冷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l中,知道有在两端固定第一及第二板的圆筒状外壳内, 收容具有沿该外壳的轴线相互平行的的入口侧油通路及出口侧油通路的 热交换芯,在外壳连接形成冷却水入口通路的入口管及形成冷却水出口通 路的出口管的车辆用油冷器。专利文献1特开2001—215091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以往的油冷器中,热交换芯的外周 及外壳的内周间的间隙狭窄,冷却水在该狭窄的间隙中流通,由此导致冷 却水的流速局部地上升。因此,在流通的油的温度比较高的入口侧油通路 的附近可能发生气穴现象,可能发生腐蚀。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问题,考 虑将热交换芯的外周及外壳的内周间的间隙设定为较大,或将入口侧油通 路从外壳的内表面间隔而配置,但若增大所述间隙,则热交换芯的外周半 径变小,热交换效率降低,另外,若增大设定外壳的内周半径,则导致油 冷器的大型化,进而,若将入口侧油通路从外壳的内表面间隔而配置,则 缩短入口侧油通路及出口侧油通路间的距离,导致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所述情况,提供能够避免油冷器的大型化及热交换效率的降低,同时,能够抑制在与入口侧油通路对应的部分处的伴随 冷却水的流通的气穴现象或腐蚀的发生的车辆用油冷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 一种车辆用油冷器,在具 有圆筒状侧壁部的外壳内,将热交换芯以在该热交换芯的周围形成冷却水 通路的方式收容,所述热交换芯具有沿所述侧壁部的轴线相互平行的的入 口侧油通路及出口侧油通路,并且,能够进行所述入口侧油通路及所述出 口侧油通路间的油的转移,在所述侧壁部连接形成与所述冷却水通路相通 的冷却水入口通路的入口管及形成与所述冷却水通路相通的冷却水出口 通路的出口管,所述车辆用油冷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口侧油通路的外 侧方的所述外壳的侧壁部形成有向外侧膨出的膨出部。另外,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除了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之外,其特 征在于,在向与所述侧壁部的轴线正交的平面的投影图上,在通过所述入 口侧油通路及所述出口侧油通路的轴线的直线的两侧分开配置所述冷却 水入口通路及所述冷却水出口通路,在相对于所述入口侧油通路的所述冷 却水入口通路的相反侧,在所述外壳形成有膨出部。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除了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侧壁部的轴线正交的平面上的投影图上,与连结所述侧壁部的轴 线及所述入口侧油通路的轴线的第一直线正交且通过所述入口侧油通路 的轴线的第二直线在与所述侧壁部相交的两点间的范围内,在所述侧壁部 形成有所述膨出部。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除了第一 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之 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及所述出口管在沿所述侧壁部的轴线的方向 上空开间隔而与所述侧壁部连接,所述膨出部在沿所述侧壁部的轴线的方 向上配置于所述入口管及所述出口管的向所述侧壁部连接的连接部间的 范围。进而,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除了第一 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 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将沿所述侧壁部的轴线的方向形成为较长的所述 膨出部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为圆弧状曲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在入口侧油通路的外侧方的外壳的侧壁部 形成向外侧膨出的膨出部,因此,在对应于入口侧油通路的部分,能够将外壳的侧壁部内表面、和熟交换芯的外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较大,扩大冷 却水的流通剖面积,降低冷却水的流速。从而,不需要将热交换芯的外周 及外壳的内周间的间隙在全周上设定为较大,或将入口侧油通路从外壳的 内表面间隔而配置,避免油冷器的大型化及热交换效率的降低,同时,能 够抑制在对应于入口侧油通路的部分处的伴随冷却水的流通的气穴现象 或腐蚀的发生。另外,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可知,在与外壳的侧壁部的轴线正交 的平面上的投影图上,在通过入口侧油通路及出口侧油通路的轴线的直线 的两侧分开配置冷却水入口通路及冷却水出口通路,因此,能够使导入外 壳内的冷却水在外壳内有效地流通,而且,在相对于入口侧油通路的冷却 水入口通路的相反侧,在外壳的侧壁部形成膨出部,因此,在从冷却水入 口通路流入的冷却水在与入口侧油通路对应的部分与侧壁部的内表面接 触而剥离的一侧配置膨出部,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气穴现象的发生的情 况。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可知,在与外壳的侧壁部的轴线正交的平面 上的投影图上,在与侧壁部的轴线及入口侧油通路的轴线的第一直线正 交,且通过入口侧油通路的轴线的第二直线与侧壁部相交的两点间的范围 内形成膨出部,能够避免无用地形成膨出部而导致外壳的大型化的情况。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可知,第四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除了第一 第三 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之外,形成冷却水入口通路的入口管及形成 冷却水出口通路的出口管在沿侧壁部的轴线的方向上空开间隔而配置,膨 出部在沿侧壁部的轴线的方向上配置于入口管及出口管的与侧壁部的连 接部间的范围,因此,在冷却水通过量多的范围配置膨出部,能够避免无 用地形成膨出部而导致外壳的大型化的情况。进而,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可知,膨出部沿侧壁部的轴线的方向 形成为较长,该膨出部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为圆弧状曲面,因此,能够 抑制膨出部的长边方向两端的边界附近的冷却水流动的变动。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油冷器的纵向剖面图,是沿图2的l一l线的剖面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面图。图3是从图2的3向视方向观察的油冷器的侧面图。图4是简略化热交换芯的状态下的图1的4一4线的剖面图。图5是从图2的5向视方向观察的油冷器的侧面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对应于图4的剖面图。图7是第三实施例的对应于图4的剖面图。图中12A、 12B、 12C —外壳;12Aa、 12Ba、 12Ca—侧壁部;13 —热 交换芯;20 —入口侧油通路;21 —出口侧油通路;23 —冷却水通路;34 — 冷却水入口通路;35 —入口管;36 —冷却水出口通路;37—出口管;38A、38B、 38C —膨出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 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油冷器的纵向剖面图, 是沿图2的1一1线的剖面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面图,图3是 从图2的3向视方向观察的油冷器的侧面图,图4是简略化热交换芯的状 态下的图1的4一4线的剖面图,图5是从图2的5向视方向观察的油冷 器的侧面图。首先,在图1 图3中,该油冷器例如使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具备 安装于发动机壳11的外壳12A、和收容于该外壳12A的热交换芯13。所述外壳12A是圆筒状的侧壁部12Aa的一端被与该侧壁部12Aa — 体地连接的端壁部12Ab关闭而成的有底圆筒状,在所述侧壁部12Aa的 前端部嵌合油腔室板14。另外,在所述侧壁部12Aa的另一端固定与所述 油腔室板14抵接的安装板15,该安装板15被多个例如四个螺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油冷器,其在具有圆筒状的侧壁部(12Aa、12Ba、12Ca)的外壳(12A、12B、12C)内,将热交换芯(13)以在该热交换芯(13)的周围形成冷却水通路(23)的方式收容,所述热交换芯(13)具有沿所述侧壁部(12Aa、12Ba、12Ca)的轴线相互平行的的入口侧油通路(20)及出口侧油通路(21),并且,能够进行所述入口侧油通路(20)及所述出口侧油通路(21)间的油的转移,在所述侧壁部(12Aa、12Ba、12Ca)连接入口管(35)及出口管(37),所述入口管(35)形成与所述冷却水通路(23)相通的冷却水入口通路(34),所述出口管(37)形成与所述冷却水通路(23)相通的冷却水出口通路(36),所述车辆用油冷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入口侧油通路(20)的外侧方,在所述外壳(12A、12B、12C)的侧壁部(12Aa、12Ba、12Ca)形成有向外侧膨出的膨出部(38A、38B、38C)。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俵田雄一,古谷昌志,田岛义博,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