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76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设置在卷曲的带料放料方向的一侧,所述在放料方向的带料上,设置有夹紧装置、容料装置和张力装置,所述容料装置设置在靠近加工设备一侧,在带料一侧还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传感器识别放料到预警值后,将信号传送给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将带料夹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在卷曲的带料一侧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传感器识别放料到预警值后,将信号传送给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将带料夹紧,预防其松脱,进而起到防护的作用。通过设置容料室预留足够的时间提供换料,通过控制容料室、传感器位置、夹紧装置位置及放料速度等,预留足够多的夹紧时间和预警之间,消除一旦没有带料带来的安全隐患。该装置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发出预警信号并夹紧,同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属于机械加工安全防护

技术介绍
卷曲的带料加工是现有金属加工常见加工方式。现有的卷曲的带料加工时,一般要提前预计带料何时加工完成,这样给换料预留足够的时间,同时可以保证机器不停机作业。但是,现有预留时间都是依靠人工估计,计算时间不准确,因此,只能预留多一点时间。此外,尽管人为预计时间并进行干预,但一旦错过时间,就没有弥补的机会,往往会导致最后的带料快速放料,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预警装置,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发出预警信号,同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设置在卷曲的带料放料方向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在放料方向的带料上,设置有夹紧装置、容料装置和张力装置,所述容料装置设置在靠近加工设备一侧,在带料一侧还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传感器识别放料到预警值后,将信号传送给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将带料夹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第一夹紧装置远离带料的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张力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带料上方的上张紧轮,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带料下方的下张紧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张紧轮或下张紧轮设置在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三夹紧装置,所述第三夹紧装置设置在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紧装置动作依次顺序为: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第三夹紧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料装置设置有冗长的容料室,容料室入口处设置有输入辊,在容料室的出口处设置有输出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感器预警时间t2与夹紧装置的夹紧时间t3之间的几何关系为:t2≥t3其中,t2=π·r2/(d·v)t3=L/v上式中,带料的厚度为d,传感器与带料中心位置为r,带料向前传送的速度v,第一夹紧装置距离带料的距离为L。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提供给设备加工换料的时间t1、以及传感器预警时间t2、夹紧装置的夹紧时间t3之间的几何关系为:t1,t1≥t2+t3,且t2≥t3其中,t1=2H/vt2=π·r2/(d·v)t3=L/v上式中,带料的厚度为d,传感器与带料中心位置为r,带料向前传送的速度v,第一夹紧装置距离带料的距离为L,容料室的深度为H。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在卷曲的带料一侧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传感器识别放料到预警值后,将信号传送给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将带料夹紧,预防其松脱,进而起到防护的作用。通过设置容料室预留足够的时间提供换料,通过控制容料室、传感器位置、夹紧装置位置及放料速度等,预留足够多的夹紧时间和预警之间,消除一旦没有带料带来的安全隐患。该装置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发出预警信号并夹紧,同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工作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传感器安装在带料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工作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预警传感器安装在带料位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设置在卷曲的带料10放料方向的一侧,如图1所示,左侧为放料方向。在放料方向的带料10上,设置有夹紧装置20、容料装置30和张力装置40,所述容料装置30设置在靠近加工设备一侧。在卷曲的带料10一侧还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50,传感器50识别放料到预警值后,将信号传送给夹紧装置20,夹紧装置20将带料10夹紧,预防其松脱,进而起到防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所述夹紧装置20包括: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第一夹紧装置21远离带料10的一侧,其距离带料10的距离为L。夹紧装置20设置多组结构,这样,当任意机构工作时,即可将带料10夹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所述张力装置40,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带料10上方的上张紧轮41,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带料10下方的下张紧轮42,这样,可以对称地将带料10张紧,使带料10在送料运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阻尼感,这样便于后续控制及连续输送。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所述上张紧轮41或下张紧轮42至少一组设置在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之间,这样张力装置40将带料10张紧后,便于夹紧装置20将其夹紧。如图1所示,下张紧轮42设置在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之间。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所述夹紧装置20还包括:第三夹紧装置23,所述第三夹紧装置23设置在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之间,当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将带料10后,带料10的输送长度较长,此时设置第三夹紧装置23利于长距离送料。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所述夹紧装置20中的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和第三夹紧装置23的工作是有先后顺序的,这是因为第一夹紧装置21远离卷曲的带料10一侧。首先第一夹紧装置21工作将带料10夹紧;其次,第二夹紧装置22将正在向前输送的带料10夹紧,由于在上张紧轮41和下张紧轮42配合下,第二夹紧装置22很容易将其夹紧;最后第三夹紧装置23再将带料10夹紧,预防带料10的跑偏或晃动。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容料装置30设置有冗长的容料室31,容料室31的深度为H,容料室31入口处设置有输入辊32,在容料室31的出口处设置有输出辊33,所述带料10在入口处在输入辊32的作用下进入容料室31后,在带料10自重作用下向下沉,再在出口处输出辊33的作用下,离开容料室31,这样给带料10加工提供足够的余量。假设带料10向前传送的速度为v,那么,提供给设备加工换料的时间t1应该为:t1=2H/v也就是说,至少需要t1时间才能完成换料工作,因此,可以根据换料时间及带料10向前传送的速度v来设置容料室31的深度H。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在卷曲的带料10一侧还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50,假设带料10的厚度为d,传感器50与带料10中心位置为r,那么,传感器50预警时间t2为:t2=π·r2/(d·v)也就是说,至少需要t2时间才能允许带料10向前放完,这样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预警和夹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夹紧装置20中的第一夹紧装置21远离带料10的一侧,其距离带料10的距离为L,夹紧时间t3应该为:t3=L/v本专利技术所述预警装置中,提供给设备加工换料的时间t1、以及传感器50预警时间t2、夹紧时间t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设置在卷曲的带料(10)放料方向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在放料方向的带料(10)上,设置有夹紧装置(20)、容料装置(30)和张力装置(40),所述容料装置(30)设置在靠近加工设备一侧,在带料(10)一侧还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50),传感器(50)识别放料到预警值后,将信号传送给夹紧装置(20),夹紧装置(20)将带料(10)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设置在卷曲的带料(10)放料方向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在放料方向的带料(10)上,设置有夹紧装置(20)、容料装置(30)和张力装置(40),所述容料装置(30)设置在靠近加工设备一侧,在带料(10)一侧还设置有识别放料多少的传感器(50),传感器(50)识别放料到预警值后,将信号传送给夹紧装置(20),夹紧装置(20)将带料(10)夹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紧装置(20)包括: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第一夹紧装置(21)远离带料(10)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张力装置(40),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带料(10)上方的上张紧轮(41),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带料(10)下方的下张紧轮(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张紧轮(41)或下张紧轮(42)设置在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紧装置(20)还包括:第三夹紧装置(23),所述第三夹紧装置(23)设置在第一夹紧装置(21)、第二夹紧装置(22)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料放料预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卓睿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