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包括床体,床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架,左侧床架表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夹块,夹块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承重杆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置线杆,承重杆表面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套筒,套筒底部的中央也固定连接有置线杆,套筒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通过设置的套筒和滑块,配合滑槽,使得套筒能够在承重杆上滑动,从而调节重物块与置物架之间的距离以及置物架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不同身材大小的患者能够调整至舒适的位置进行牵引拉伸,提高了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骨缺损主要包括骨缺损和缺损修复两大部分。骨缺损是临床置疑上的常见病,也是擅长骨科治疗丰富的难题之一。目前治疗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拒绝法及生长因子、物理治疗法的辅助治疗等,牵引治疗是骨科治疗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现有的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通过悬挂的重物将患者的手臂或腿部吊起,虽然能够起到牵引的效果,但是无法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导致装置在被高大身材的患者使用时,患者舒适度差,同时传统的牵引拉伸装置通常将其固定在床体上,其移动十分困难,无法适应于不同大小的床体,装置的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具备能够适用于不同人群、装置方便移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拉伸装置无法调节距离、移动十分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包括床体,床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架,左侧床架表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夹块,夹块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承重杆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置线杆,承重杆表面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套筒,套筒底部的中央也固定连接有置线杆,套筒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承重杆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承重杆的右侧与右侧的床架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套筒能够在承重杆上滑动,从而调节重物块与置物架之间的距离以及置物架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不同身材大小的患者都能够调整至舒适的位置进行牵引拉伸,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本技术的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其中夹块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顶部挤压块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贯穿夹块内壁的顶部且与挤压块的顶部相互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拧松第一螺栓,将夹块从床体上拆卸下来,从而对床体进行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移动拉伸装置时的便携性。本技术的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其中置线杆底部的中央转动连接有滚轮,套筒底部的置线杆的底部也转动连接滚轮,两个滚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挂绳,挂绳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重物块,挂绳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置物架,该结构设置,使得重物块能够将患者的腿部吊起,从而达到对患者骨创伤处进行牵引拉伸的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其中置物架内壁底部的中央开设有圆弧槽,置物架内壁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弹力绳,弹力绳也为圆弧形且形状与圆弧槽的形状相适配,该结构设置,使得患者能够将受伤处置于圆弧槽内,并通过弹力绳将其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本技术的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其中承重杆顶部的右侧和左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正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背面贯穿限位块的内壁且与承重杆的表面相互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患者在调整至舒适的位置后,工作人员能够滑动限位块,并拧紧第二螺栓,将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套筒在治疗过程中滑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挤压块和第一螺栓,配合夹块,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拧松第一螺栓,将夹块从床体上拆卸下来,从而对床体进行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移动拉伸装置时的便携性,通过设置的圆弧槽和弹力绳,使得患者能够将受伤处置于圆弧槽内,并通过弹力绳将其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套筒和滑块,配合滑槽,使得套筒能够在承重杆上滑动,从而调节重物块与置物架之间的距离以及置物架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不同身材大小的患者能够调整至舒适的位置进行牵引拉伸,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和第二螺栓,使得患者在调整至舒适的位置后,工作人员能够滑动限位块,并拧紧第二螺栓,将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套筒在治疗过程中滑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块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2、床架;3、挤压块;4、第一螺栓;5、夹块;6、支撑杆;7、承重杆;8、置线杆;9、滚轮;10、重物块;11、挂绳;12、置物架;13、圆弧槽;14、弹力绳;15、套筒;16、滑块;17、滑槽;18、限位块;19、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架2,左侧床架2表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夹块5,夹块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杆7,承重杆7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置线杆8,承重杆7表面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套筒15,套筒15底部的中央也固定连接有置线杆8,套筒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承重杆7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7,滑块16滑动连接于滑槽17内,承重杆7的右侧与右侧的床架2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套筒15能够在承重杆7上滑动,从而调节重物块10与置物架12之间的距离以及置物架12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不同身材大小的患者都能够调整至舒适的位置进行牵引拉伸,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夹块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3,顶部挤压块3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4贯穿夹块5内壁的顶部且与挤压块3的顶部相互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拧松第一螺栓4,将夹块5从床体1上拆卸下来,从而对床体1进行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移动拉伸装置时的便携性。置线杆8底部的中央转动连接有滚轮9,套筒15底部的置线杆8的底部也转动连接滚轮9,两个滚轮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挂绳11,挂绳11左侧的中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架(2),左侧所述床架(2)表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夹块(5),所述夹块(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杆(7),所述承重杆(7)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置线杆(8),所述承重杆(7)表面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底部的中央也固定连接有置线杆(8),所述套筒(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承重杆(7)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块(16)滑动连接于滑槽(17)内,所述承重杆(7)的右侧与右侧的床架(2)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床架(2),左侧所述床架(2)表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夹块(5),所述夹块(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杆(7),所述承重杆(7)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置线杆(8),所述承重杆(7)表面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底部的中央也固定连接有置线杆(8),所述套筒(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承重杆(7)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块(16)滑动连接于滑槽(17)内,所述承重杆(7)的右侧与右侧的床架(2)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创伤牵引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3),顶部所述挤压块(3)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4),所述第一螺栓(4)贯穿夹块(5)内壁的顶部且与挤压块(3)的顶部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民,任莉荣,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