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707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包括头部固定板、鼠身固定板和鼠尾夹具,其中,头部固定板与一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头部固定板沿其平面方向翻转,头部固定板上具有固定小鼠头部的固定件;所述鼠身固定板连接一安装在一弧形滑轨上的滑块,所述鼠尾夹具与一第二电机通过一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带动所述鼠尾夹具在垂直于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一用于控制电机行程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规范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动物遭受的痛苦,保证动物福利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物实验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对实验动物的处死需采用安死术,从而降低或消除实验动物生命结束过程中的痛苦。相关兽医指南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对小鼠及大鼠(体重≤200g)可以接受颈椎脱臼处死法。该方法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实验操作人员的规范性以及熟练度,不严谨的安死术实施不仅对实验动物造成了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实验操作人员消极负面的心理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出现由于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操作环境等原因导致实验动物皮肤破损、实验场地污染等情况出现。为规范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保证动物福利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动物遭受的痛苦,减小操作人员负面心理影响,急切需要一套有效、规范的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充分发挥传感器对麻醉监测的作用,通过自动化编程手段确保在对实验动物实施颈椎脱臼处死前,对其进行麻醉或者镇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实验人员操作规范及熟练度的不可控性,实验环境的影响度,提供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小鼠头部的头部固定板、用于固定小鼠鼠身的鼠身固定板和用于夹持鼠尾的鼠尾夹具,头部固定板和鼠身固定板沿X轴方向左右布置;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头部固定板沿其X轴方向翻转,头部固定板上具有固定小鼠头部的固定件;所述鼠身固定板连接一安装在一弧形滑轨上的滑块,所述鼠尾夹具与一第二电机通过一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带动所述鼠尾夹具在垂直于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一用于控制电机行程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鼠身固定板内设备重量感应器件,所述重量感应器件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相连。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箱,所述的头部固定板、鼠身固定板和鼠尾夹具均设置在所述操作箱内,所述操作箱至少具有进气管和出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嵌装在所述操作箱的侧壁内,所述弧形滑轨与操作箱保持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箱包括可开合的上盖以及用于感应上盖开合的第一光敏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一用于控制电磁阀开闭的第二控制模块相连;所述鼠身固定板内设备重量感应器件,所述重量感应器件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进一步地,鼠身固定板包括平板和垂直安装于平板上的左右两个侧板,平板上设置有滑轨,侧板设置有滑槽,平板及其上的滑轨嵌套于滑槽内。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滑轨上的第二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二光敏传感器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促进安死术相关法规标准的执行,规避因实验操作人员不规范操作行为而造成的影响,切实保证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降低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负面心理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箱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弧形转动底板机械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弧形转动底板机械结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图5为适用于本技术的较为优选的电气控制系统流程图;图6为单片机电路连接示意图;附图1中各部件标记如下:1、头部固定板,2、鼠身固定板,3、鼠尾夹具,4、第一步进电机,5、固定件,6、弧形滑轨,7、滑块,8、连杆,9、第二步进电机,10、把手,11、流量计,12、观察窗,13、操作箱,14、进气管,15、出气孔,16、上盖,17、第一光敏传感器,18、电磁阀,19、第二光敏传感器,20、平板,21、侧板,22、侧板电机,23、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显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包括头部固定板1、鼠身固定板2和鼠尾夹具3。所述头部固定板1连接有驱动头部固定板1沿其平面方向翻转的第一步进电机4,翻转的中心轴一般为头部固定板1的中心轴(该中心轴通常与X轴重合);具体的,可以将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直接与所述头部固定板1相连。头部固定板1上设有固定小鼠头部的固定件5,用于固定小鼠头部;固定件5可以为一具有弹性的绑带,或其他任意的结构形式。小鼠的鼠身固定在鼠身固定板2上,头部固定板1和鼠身固定板2没有连接关系,仅仅是在位置关系上相邻,沿X轴方向左右布置。鼠身固定板2上设置在弧形滑轨6上,具体为:鼠身固定板2连接一安装在一弧形滑轨6上滑动的滑块7,图中,所述滑块7设置在所述鼠身固定板2的底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滑块7也可以设置在鼠身固定板2的一侧。鼠身固定板2可以沿着弧形滑轨6滑动。鼠尾夹具3用于夹持鼠尾,可以采用任意结构形式的夹持部件,所述鼠尾夹具3与一第二步进电机9通过一连杆8相连,连杆8带动鼠尾夹具3在垂直于第二步进电机9输出轴的平面内摆动,作为较好的方案,该平面与所述弧形滑轨6所述平面重合。具体的,图中的连杆8为一直角连杆,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9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步进电机9的输出轴平行。第一步进电机4和第二步进电机9均与一用于控制电机行程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这种用于控制电机行程的控制模块为本领域的常用模块,不属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创造。本申请所述的小鼠是指体型相对较小的鼠,质量在200g以下的鼠均适用于本申请。使用时,将小鼠头部置于头部固定板1,身体部分置于鼠身固定板2,也采用固定件(绑带)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头部固定板1转动,使得小鼠头部轴向扭转一定角度(45°)。使用将固定件5(弹性绑带)箍套于小鼠颈部以固定头部。同时启动第二步进电机9,连杆8带动鼠尾夹具3在垂直于第二步进电机9输出轴的平面内摆动,从而通过鼠尾-鼠身带动鼠身固定板2沿着弧形滑轨6向上滑动,使小鼠颈椎脱臼。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滑轨6上的第二光敏传感器19,第二光敏传感器19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第二光敏传感器19根据小鼠体重设置在弧形滑轨6上的响应位置,当滑块接触到第二光敏传感器19时,第二光敏传感器19即发送一电平信号给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关闭第二步进电机9运行。第二光敏传感器19的设置有利于保证安全性,避免鼠尾扯断或者避免鼠身与鼠头分离。在本实施例中,鼠身固定板2内设有重量感应器件,重量感应器件与第一控制模块12相连,第一控制模块12可以根据重量数据控制第二步进电机9的行程,按照行业内的操作规范,具体如下:步进电机带动连杆行程:S=k2·Qi·b+s式中S—连杆前端(与第二步进电机9的输出轴平行的一端)的行程;其中,Qi—区间等级,取1~10;Qi=1:W≤20gQi=2:20g<W≤40gQi=3:40g<W≤60gQi=4:60g<W≤80gQ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小鼠头部的头部固定板、用于固定小鼠鼠身的鼠身固定板和用于夹持鼠尾的鼠尾夹具,头部固定板和鼠身固定板沿X轴方向左右布置;其中,头部固定板与一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头部固定板沿X轴翻转,头部固定板上具有固定小鼠头部的固定件;所述鼠身固定板连接一安装在一弧形滑轨上的滑块,所述鼠尾夹具与一第二电机通过一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带动所述鼠尾夹具在垂直于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一用于控制电机行程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小鼠头部的头部固定板、用于固定小鼠鼠身的鼠身固定板和用于夹持鼠尾的鼠尾夹具,头部固定板和鼠身固定板沿X轴方向左右布置;其中,头部固定板与一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头部固定板沿X轴翻转,头部固定板上具有固定小鼠头部的固定件;所述鼠身固定板连接一安装在一弧形滑轨上的滑块,所述鼠尾夹具与一第二电机通过一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带动所述鼠尾夹具在垂直于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一用于控制电机行程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鼠身固定板内设备重量感应器件,所述重量感应器件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安死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箱,所述的头部固定板、鼠身固定板和鼠尾夹具均设置在所述操作箱内,所述操作箱至少具有进气管和出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一帆赵江萍杨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