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3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缝合针,属于医学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所述针尖部位于针体部前部,所述线安装部位于针体部后部;所述针尖部和线安装部的剖面形状均为圆形,针体部的剖面形状为扁平形,两侧为圆弧状;所述针尖部、针体部和线安装部采用奥氏体系不锈钢材料,且针尖部、针体部和线安装部外部涂有黑色亚光涂层。该医用缝合针的针中间为扁平体,在腔镜下手术,针夹持牢固,不滚针,缝合更精准,缩短手术时间,给操作手术者带来方便,同时针体外部为亚光黑色,在内窥镜下不反光,视野清晰,利于操作带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缝合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缝合针,属于医学外科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内镜近年来在国内已经得以推广,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检查和治疗器械。现有的缝合针针体为细圆柱状,持针器在把持和运针时,容易出现不稳滑动现象,且针体均为银光色,在内窥镜下很容易出现光反射现象,导致针位难以辨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缝合针。本技术的医用缝合针,它包含针尖部、针体部和线安装部,所述针尖部位于针体部前部,所述线安装部位于针体部后部;所述针尖部和线安装部的剖面形状均为圆形,针体部的剖面形状为扁平形,两侧为圆弧状;所述针尖部、针体部和线安装部采用奥氏体系不锈钢材料,且针尖部、针体部和线安装部外部涂有黑色亚光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缝合针的针中间为扁平体,在腔镜下手术,针夹持牢固,不滚针,缝合更精准,缩短手术时间,给操作手术者带来方便,同时针体外部为亚光黑色,在内窥镜下不反光,视野清晰,利于操作带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针尖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针体部剖视图。附图标记:针尖部1、针体部2、线安装部3、黑色亚光涂层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针尖部1、针体部2和线安装部3,针尖部1位于针体部2前部,所述线安装部3位于针体部2后部。针尖部1和线安装部3的剖面形状均为圆形,针体部2的剖面形状为扁平形,两侧为圆弧状,在腔镜下手术,针夹持牢固,不滚针,缝合更精准,进针顺畅,缩短手术时间,给操作手术者带来方便。针尖部1、针体部2和线安装部3采用奥氏体系不锈钢材料,能够通过组织的硬度和承受数次的缝合的强度,且针尖部1、针体部2和线安装部3外部涂有黑色亚光涂层4,黑色亚光涂层4在内窥镜下不反光,视野清晰,利于操作带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针尖部(1)、针体部(2)和线安装部(3),所述针尖部(1)位于针体部(2)前部,所述线安装部(3)位于针体部(2)后部;/n所述针尖部(1)和线安装部(3)的剖面形状均为圆形,针体部(2)的剖面形状为扁平形,两侧为圆弧状;/n所述针尖部(1)、针体部(2)和线安装部(3)采用奥氏体系不锈钢材料,且针尖部(1)、针体部(2)和线安装部(3)外部涂有黑色亚光涂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针尖部(1)、针体部(2)和线安装部(3),所述针尖部(1)位于针体部(2)前部,所述线安装部(3)位于针体部(2)后部;
所述针尖部(1)和线安装部(3)的剖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