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9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及其应用,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可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口服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涉及雷公藤红素技术领域。该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及其应用,可以有效起到预防酒精的功能,并且可以有效的对酒精中毒进行处理,而且满足了口服和外服,满足了不同人员的需求,提高了雷公藤红素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公藤红素
,具体为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适量饮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脉、助气健胃、散湿止痛等功效。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增加,嗜酒人群所占比例上升,酒精所引发的疾病和问题也日益严重,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指患者大量饮酒后发生的机体损伤的过程)已经成为节假日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调查研究显示在长期饮酒的患者中,约57.5%的病人有脂肪肝,15%的患者有肝硬化。一些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的发病率上升也和酒精中毒有着密切的关系。酒精中毒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能够有相关解酒护肝药物早日被研究开发用于减少酒精中毒的发生。目前解酒的作用机理包括减少对乙醇的吸收、增强对乙醇的分解、提高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加速乙醇的氧化代谢、提高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加速乙醛的代谢转化以及对肝脏器官的保护减轻乙醇代谢的肝损伤。临床上用于防治急性酒精中毒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兴奋剂、氨基酸、维生素等,无实际解酒效果或解酒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及其应用,解决了酒精中毒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具有明显的治疗及预防酒精中毒效果,且对人体无刺激性。进一步地,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进一步地,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可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口服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进一步地,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可在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将雷公藤红素外用制剂涂抹于脂肪堆积处,脂肪堆积处可以为腹部、腰部、大腿部、臀部或手臂中的一处或多处,雷公藤红素用量为0.1-10g/次。进一步地,雷公藤红素在制剂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5-10%。进一步地,雷公藤红素在制剂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优选为0.05-3%。进一步地,雷公藤红素口服制剂可以为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口服溶液、口服混悬液、口服乳剂。进一步地,雷公藤红素外用制剂可以为洗剂、酊剂、乳剂、膏剂、凝胶剂。进一步地,膏剂可以为普通膏剂,也可以为与液晶、纳米晶或脂质体混合后形成的膏剂进一步地,凝胶剂可以为普通凝胶剂,也可以为与液晶、纳米晶或脂质体混合后形成的凝胶剂。(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及其应用,通过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还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并且可在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将雷公藤红素外用制剂涂抹于脂肪堆积处,可以有效起到预防酒精的功能,并且可以有效的对酒精中毒进行处理,而且满足了口服和外服,满足了不同人员的需求,提高了雷公藤红素的应用范围。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的外部示意图。图中,1-底座、2-壳体、3-分隔板、4-电机、5-混合轴、6-搅拌叶、7-辅助叶、8-进料嘴、9-活动箱、10-过滤板、11-卸料管、12-操作杆、13-T型板、14-密封垫、15-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第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具有明显的治疗及预防酒精中毒效果,且对人体无刺激性。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可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口服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可在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将雷公藤红素外用制剂涂抹于脂肪堆积处,脂肪堆积处可以为腹部、腰部、大腿部、臀部或手臂中的一处或多处,雷公藤红素用量为0.1-10g/次。雷公藤红素在制剂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5-10%。雷公藤红素在制剂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优选为0.05-3%。雷公藤红素口服制剂可以为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口服溶液、口服混悬液、口服乳剂。雷公藤红素外用制剂可以为洗剂、酊剂、乳剂、膏剂、凝胶剂。膏剂可以为普通膏剂,也可以为与液晶、纳米晶或脂质体混合后形成的膏剂凝胶剂可以为普通凝胶剂,也可以为与液晶、纳米晶或脂质体混合后形成的凝胶剂。还提供一种用于雷公藤红素溶液制备的混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分隔板3,所述壳体2的顶部通过支撑架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混合轴5,所述混合轴5的底端贯穿所述壳体2并延伸至壳体2的内部,所述混合轴5延伸至壳体2的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分隔板3的顶部,所述混合轴5的两侧均设置有搅拌叶6,所述搅拌叶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辅助叶7;电机4与外界的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用于对带动混合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搅拌叶进行旋转,通过搅拌叶对壳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通过辅助叶7的设置,可以加大原料的混合效果;所述壳体2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嘴8,两个所述进料嘴8的底部与所述壳体2的内部连通;通过设置两个进料嘴8,便于两种不同的原料的进料,提高进料的效果;所述壳体2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箱9,所述活动箱9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过滤板10,所述活动箱9的内壁的一侧连通有卸料管11,所述卸料管11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并延伸至所述壳体2的外部,所述活动箱9的一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操作杆12,所述操作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板13,所述T型板13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14,所述T型板13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箱9的内壁的顶部,所述活动箱9的内部与所述分隔板3的顶部通过通管连通,所述壳体2的正面设置有箱门15;过滤板10的设置,便于对制备后的雷公藤红素溶液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将雷公藤红素溶液中的残杂进行过滤掉,而且通过密封垫14的设置,可以对通管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可以经口服或外用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可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口服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预防或治疗酒精中毒,可在于饮酒前2小时内或饮酒后1小时内将雷公藤红素外用制剂涂抹于脂肪堆积处,脂肪堆积处可以为腹部、腰部、大腿部、臀部或手臂中的一处或多处,雷公藤红素用量为0.1-10g/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公藤红素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雷公藤红素在制剂中的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莎马瑞李志平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燕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