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钰专利>正文

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2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垂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径七星浮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从下至上体积不断增大的变径七星浮漂豆连接在垂钓主线上的设计方案,能够方便的判断出鱼是否已经牢固咬钩及咬钩鱼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再安装铅皮座和铅皮以及定位豆等配件,使钓组组装更简单,使用更简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填充物和高阻力橡胶豆一体化的结构设计,减少了安装时还要再额外增加防滑橡胶豆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径七星浮漂
本技术属于垂钓
,具体涉及一种变径七星浮漂。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七星浮漂都是由六粒或七粒大小一致的浮漂豆组成。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小的浮漂豆只适合与小的鱼钩组成钓组垂钓小鱼,而大的浮漂豆又只适合与大的鱼钩组成钓组来垂钓大鱼。在垂钓的过程当中,当鱼咬钩时无法清楚的分辨出是大鱼还是小鱼在咬钩,且现有技术的七星浮漂,容易造成错误判断鱼是否已经牢固咬钩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径七星浮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包括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体积依次增大,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从下至上依次连接在垂钓主线上;所述的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均由壳体、填充物、高阻力橡胶豆构成,所述壳体为空腔且中心有通孔,所述填充物置于壳体空腔内,所述高阻力橡胶豆置于壳体中心通孔内,高阻力橡胶豆中心有通孔。所述的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均为椭圆形。所述的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的长短轴的尺寸分别为7-8mm和3.5-4.2mm、9-10m和宽4.2-4.6mm、11.5-12.1mm和宽4.5-5.2mm、13-13.6mm和宽5.5-6mm、15-15.5mm和宽6.8-7.2mm、17-18mm和7.5-8mm、19-19.5mm和宽8.7-9.1mm。所述的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的长短轴的尺寸分别为7.6mm和3.9mm、9.5mm和宽4.4mm、11.8mm和宽4.9mm、13.3mm和宽5.8mm、15.3mm和宽7.0mm、17.5mm和7.8mm、浮漂豆长19.3mm和宽8.9mm。所述的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为圆形时直径尺寸分别为5.5-6mm、6.8-7.1mm、8.1-8.5mm、9.4-9.7mm、11-11.3mm、12.5-12.8mm和14-14.2mm。所述的壳体中心的通孔开在长轴上。所述的壳体为米荧纳米硬质外壳。所述的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的重量分别为0.0042-0.0046g、0.0086-0.009g、0.013-0.0134g、0.017-0.0180g、0.02-0.024g、0.026-0.028g和0.03-0.032g。所述的一号浮漂豆、二号浮漂豆、三号浮漂豆、四号浮漂豆、五号浮漂豆、六号浮漂豆和七号浮漂豆的重量分别为0.0044g、0.0088g、0.0132g、0.0176g、0.022g、0.0264g和0.0308g。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从下至上体积不断增大的变径七星浮漂豆连接在垂钓主线上的设计方案,能够方便的判断出鱼是否已经牢固咬钩及咬钩鱼的大小。本技术不需要再安装铅皮座和铅皮以及定位豆等配件,使钓组组装更简单,使用更简便。本技术壳体、填充物和高阻力橡胶豆一体化的结构设计,减少了安装时还要再额外增加防滑橡胶豆的麻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浮漂豆结构图;图中:1-一号浮漂豆;2-二号浮漂豆;3-三号浮漂豆;4-四号浮漂豆;5-五号浮漂豆;6-六号浮漂豆;7-七号浮漂豆;8-垂钓主线;9-连接环;10-垂钓子线;11-鱼钩;12-壳体;13-高阻力橡胶豆;14-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包括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体积依次增大,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从下至上依次连接在垂钓主线8上;所述的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均由壳体12、填充物14、高阻力橡胶豆13构成,所述壳体12为空腔且中心有通孔,所述填充物14置于壳体12空腔内,所述高阻力橡胶豆13置于壳体12中心通孔内,高阻力橡胶豆13中心有通孔。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本变径七星浮漂依次穿装到钓鱼主线上。先穿装七号浮漂豆7,然后依次穿装六号浮漂豆6、五号浮漂豆5、四号浮漂豆4、三号浮漂豆3、二号浮漂豆2、一号浮漂豆1,最后将垂钓主线8,通过连接环9与垂钓子线10连接,装上连接好子线的鱼钩就可以挂食垂钓。垂钓者在使用本变径七星浮漂的过程中,当把浮漂钓组投入水中,一号浮漂豆1和二号浮漂豆2时常会因为鱼食、鱼钩和连接环的自重而沉入水中。第一种有鱼咬钩的状态是:如果鱼吃食上顶,一号浮漂豆1和二号浮漂豆2会因为自身的浮力而浮出水面;第二种有鱼咬钩的状态是:只要本变径七星浮漂被鱼下拉入水,小鱼只能依次将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或五号浮漂豆5拉入水中,只有大鱼才能将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拉入水中。垂钓者只需在一号浮漂豆1或二号浮漂豆2浮出水面或者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被拉入水中时快速拉动垂钓主线8,垂钓主线8就会通过连接环9带动垂钓子线10将鱼钩11刺入鱼的口中,达到中鱼的目的。本变径七星浮漂的优势就是,只要有鱼咬钩,无论是水中的浮漂豆上浮或者水面上的浮漂豆有两粒被连续拖入水中,就可以确定鱼已经牢固咬钩。在实际使用时,外壳具有中空腔体将填充物置于其中,增加了浮漂豆的浮力,中间的填充物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体积依次增大,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从下至上依次连接在垂钓主线(8)上;所述的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均由壳体(12)、填充物(14)、高阻力橡胶豆(13)构成,所述壳体(12)为空腔且中心有通孔,所述填充物(14)置于壳体(12)空腔内,所述高阻力橡胶豆(13)置于壳体(12)中心通孔内,高阻力橡胶豆(13)中心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体积依次增大,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从下至上依次连接在垂钓主线(8)上;所述的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均由壳体(12)、填充物(14)、高阻力橡胶豆(13)构成,所述壳体(12)为空腔且中心有通孔,所述填充物(14)置于壳体(12)空腔内,所述高阻力橡胶豆(13)置于壳体(12)中心通孔内,高阻力橡胶豆(13)中心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均为椭圆形或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浮漂豆(1)、二号浮漂豆(2)、三号浮漂豆(3)、四号浮漂豆(4)、五号浮漂豆(5)、六号浮漂豆(6)和七号浮漂豆(7)为椭圆时长短轴的尺寸分别为7-8mm和3.5-4.2mm、9-10m和宽4.2-4.6mm、11.5-12.1mm和宽4.5-5.2mm、13-13.6mm和宽5.5-6mm、15-15.5mm和宽6.8-7.2mm、17-18mm和7.5-8mm、19-19.5mm和宽8.7-9.1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径七星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浮漂豆(1)、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钰
申请(专利权)人:贾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