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原簧片及其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4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原簧片及其直流继电器,该复原簧片包括弯折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沿水平设置并设为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接部,该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设为用来抵在继电器的衔铁上以实现衔铁复位的第一弹性部;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还设有用来将继电器的衔铁弹性支撑在继电器的轭铁的刀口处的第一舌片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上的第二舌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利用复原簧片将V型形状的衔铁限位在轭铁的刀口处,并能够实现使V型形状的衔铁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原簧片及其直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原簧片及其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工业控制的机电元件。通常它由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外壳和底座部分组成。现有技术通常是利用压簧将衔铁压在轭铁的刀口处,有些压簧本身并不起复位作用,在线圈通电时,磁路系统工作,在磁路系统的铁芯极面吸力的作用下,衔铁吸向铁芯极面,在线圈断电时,衔铁利用动簧的弹性力实现复位,而当动簧不具有弹性复位作用时,则需要采用复原簧片来将衔铁压在轭铁的刀口处,这样,在线圈断电时,衔铁可以利用复原簧片的弹性力来实现复位。现有技术的V型形状的衔铁通常是利用双向通电来实现置位与复位,尚没有利用复原簧片来实现V型形状的衔铁的复位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复原簧片及其直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可以用来将V型形状的衔铁限位在轭铁的刀口处,并能够实现使V型形状的衔铁复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原簧片,包括弯折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沿水平设置并设为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接部,该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设为用来抵在继电器的衔铁上以实现衔铁复位的第一弹性部;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还设有用来将继电器的衔铁弹性支撑在继电器的轭铁的刀口处的第一舌片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上的第二舌片。所述第一舌片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舌片与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具有一个夹角。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与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一舌片的末端设有向上折弯的弯折部。所述第二舌片的末端的两边设有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台肩。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底座、轭铁、衔铁和复原簧片;所述轭铁装在底座上,所述衔铁为V型形状,衔铁的V型的一边的中下部的两边设有台肩,衔铁利用台肩配合在轭铁的刀口处,以使衔铁的V型的一边的中上部能够以刀口为转轴,吸向继电器的铁芯极面;所述复原簧片包括弯折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设在轭铁下方,并与所述底座插接相配合;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抵在所述衔铁的另一边;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还设有用来将衔铁弹性支撑在轭铁的刀口处的第一舌片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所底座上的第二舌片。所述第一舌片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舌片与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具有一个夹角。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与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衔铁的弯折处设有连通衔铁的V型的一边与衔铁的V型的另一边的通孔,所述第一舌片托在所述通孔的上孔沿处,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的末端抵在所述通孔的下孔沿处。所述第二舌片的末端的两边设有用来与底座插接相配合的台肩,所述底座的对应位置设有小卡槽,第二舌片的末端的台肩卡进底座的小卡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将复原簧片设置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沿水平设置并设为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接部,该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设为用来抵在继电器的衔铁上以实现衔铁复位的第一弹性部;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还设有用来将继电器的衔铁弹性支撑在继电器的轭铁的刀口处的第一舌片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上的第二舌片。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用来将V型形状的衔铁限位在轭铁的刀口处,并能够实现使V型形状的衔铁复位。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将第二舌片的末端的两边设有用来与底座插接相配合的台肩,所述底座的对应位置设有小卡槽,第二舌片的末端的台肩卡进底座的小卡槽中。本技术的这种结构,使得复原簧片的固定更加方便,不需要铆接,节省工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复原簧片及其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复原簧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复原簧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转动一个角度);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未包含外壳);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轭铁、衔铁和复原簧片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衔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底座的局部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复原簧片,包括弯折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1,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一边11沿水平设置并设为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接部,该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12设为用来抵在继电器的衔铁上以实现衔铁复位的第一弹性部;所述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一边11还设有用来将继电器的衔铁弹性支撑在继电器的轭铁的刀口处的第一舌片13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上的第二舌片1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舌片13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舌片14与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11具有一个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12与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11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舌片13的末端设有向上折弯的弯折部1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舌片14的末端的两边设有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台肩141。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底座2、轭铁3、衔铁4和复原簧片1;所述轭铁3装在底座2上,所述衔铁4为V型形状,衔铁4的V型的一边41的中下部的两边设有台肩411,衔铁4利用台肩411配合在轭铁3的刀口31处,以使衔铁4的V型的一边41的中上部能够以刀口31为转轴,吸向继电器的铁芯极面;所述复原簧片1包括弯折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一边11设在轭铁3下方,并与所述底座2插接相配合;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12抵在所述衔铁4的另一边42;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一边11还设有用来将衔铁4弹性支撑在轭铁3的刀口31处的第一舌片13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所底座2上的第二舌片1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舌片13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舌片14与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11具有一个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12与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一边11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4的弯折处设有连通衔铁的V型的一边41与衔铁的V型的另一边42的通孔43,所述第一舌片13托在所述通孔43的上孔沿431处,所述簧片本体1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12的末端抵在所述通孔43的下孔沿432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舌片14的末端的两边设有用来与底座2插接相配合的台肩141,所述底座2的对应位置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原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沿水平设置并设为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接部,该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设为用来抵在继电器的衔铁上以实现衔铁复位的第一弹性部;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还设有用来将继电器的衔铁弹性支撑在继电器的轭铁的刀口处的第一舌片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上的第二舌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原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成V型形状的簧片本体,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沿水平设置并设为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接部,该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设为用来抵在继电器的衔铁上以实现衔铁复位的第一弹性部;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还设有用来将继电器的衔铁弹性支撑在继电器的轭铁的刀口处的第一舌片和设有用来弹性插接在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上的第二舌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原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片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舌片与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具有一个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原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另一边与簧片本体的V型形状的一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原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片的末端设有向上折弯的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原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舌片的末端的两边设有用来与继电器的底座或线圈架插接相配合的台肩。


6.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底座、轭铁、衔铁和复原簧片;所述轭铁装在底座上,所述衔铁为V型形状,衔铁的V型的一边的中下部的两边设有台肩,衔铁利用台肩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洋刘金枪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