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17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包括衬底层、随机图形碎片和透明保护膜,所述随机图形碎片设置在衬底层上,所述随机图形碎片在衬底层上设有不少于两个,所述透明保护膜覆盖在随机图形碎片上且与衬底层固定,所述随机图形碎片上开设有纹槽。多个随机图形碎片形成一个随机图形阵代替传统油墨印刷而成的防伪图案,使防伪标签难以被复制,且随机图形碎片上开设的纹槽增加了各随机图形碎片的差异性,提高了整个防伪标签上形成的防伪图案的随机性,整个防伪标签更难以被复制,提高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提高防伪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
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各个企业对防止产品被仿冒的意识和保护自有品牌的意识越来越强,防伪标签在各企业产品上的使用越来越多。现有的防伪标签常为静态防伪标签,现有的静态防伪标签上常印有二维码、条形码等静态防伪图案,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可通过扫描防伪标签确认该商品是否为正版商品。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静态防伪标签上呈现的图形具有一定随机性,可实现一款产品针对一个图形,但现有的静态防伪标签常有油墨印刷而成,静态防伪标签上的印刷的防伪图形容易被复制,被复制的静态防伪标签设置在与该防伪标签对应产品的仿冒产品上时消费者难以对其是否为仿冒产品进行判别,故存在防伪效果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通过多个随机图形碎片组成的随机图形阵替代传统油墨印刷而成的防伪图案提高了防伪标签上防伪图案的随机性,使标签上的图像难以被复制,具有可提高防伪效果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包括衬底层、随机图形碎片和透明保护膜,所述随机图形碎片设置在衬底层上,所述随机图形碎片在衬底层上设有不少于两个,所述透明保护膜覆盖在随机图形碎片上且与衬底层固定,所述随机图形碎片上开设有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防伪标签仅对应一个产品,防伪标签上的透明保护膜与衬底层夹住随机图形碎片,随机图形碎片的形状、大小均各不相同,多个随机图形碎片形成一个随机图形阵代替传统油墨印刷而成的防伪图案,使防伪标签难以被复制,且随机图形碎片上开设的纹槽增加了各随机图形碎片的差异性,提高了整个防伪标签上形成的防伪图案的随机性,整个防伪标签更难以被复制,提高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衬底层包括第一基底层和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上,所述随机图形碎片、透明保护膜设置在粘胶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防伪标签时,操作者先将随机图形碎片随机洒在粘胶层上,在将透明保护膜压在随机图形碎片上和粘胶层上,从而完成了整个随机图形碎片的固定,粘胶层在透明保护膜押压紧在衬底层上前通过自身粘性对随机图形碎片进行固定,防止透明保护膜压紧在衬底层上时部分随机图形碎片从衬底层上掉落,防止随机图形碎片的减少降低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粘胶层在第一基底层两侧均有设置,所述随机图形碎片、透明保护膜设置在其中一粘胶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粘胶层一层用于粘接随机图形碎片和透明保护膜,另一侧用于粘接商品或商品包装盒,操作者不需要预先在指定位置涂胶后在对防伪标签进行粘接,操作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远离所述透明保护膜上的粘胶层上设有离型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进行防伪标签的粘贴前远离透明保护膜上的粘胶层上预先设置有离型纸,使防伪标签可提前对防伪标签进行存积而不需在生产完后即时使用,待需要粘接放弃标签时操作者将离型纸撕下即可通过粘胶层将标签粘贴在指定位置,操作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随机图形碎片由镭射全息片随机剪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镭射全息片剪切而成的随机图形碎片上的呈现的图像特征随着对随机图形碎片观察视角的变化而变化,提高了呈像的随机性,提高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随机图形碎片包括镭射全息层和第二基底层,所述镭射全息层固定在第二基底层两面上,两所述镭射全息层分别与粘胶层和透明保护膜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基底层两面均设有镭射全息层,使随机图形碎片两面上的呈现的图像特征随着对随机图形碎片观察视角的变化而变化,提高了呈像的随机性,且操作者在将随机图形碎片洒落到粘胶层后,操作者不需再手动翻转随机图形碎片即可确保随机图形碎片每一个朝向上的面上均进行过镭射激光处理,操作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纹槽开设在镭射全息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纹槽可透过透明保护膜露出,且避免纹槽穿过第二基底层后,当操作者在对整一块镭射全息片进行剪切时当切口与纹槽交错后已成型的随机图形碎片会沿纹槽再分割成两个随机图形碎片,避免最终形成的随机图形碎片上存在的纹槽减少而降低了防伪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随机图形碎片图形大小规格为0.5mm*0.5mm至2mm*2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机图形碎片大小保持在毫米级别,确保各个随机图形碎片难以被完全复制的同时,保证随机图形碎片在摄像设备的摄影下可呈现出清晰轮廓,方便消费者进行防伪核验。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多个随机图形碎片形成一个随机图形阵代替传统油墨印刷而成的防伪图案,使防伪标签难以被复制,且随机图形碎片上开设的纹槽增加了各随机图形碎片的差异性,提高了整个防伪标签上形成的防伪图案的随机性,整个防伪标签更难以被复制,提高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效果;2.镭射全息片剪切而成的随机图形碎片上的呈现的图像特征随着对随机图形碎片观察视角的变化而变化,提高了呈像的随机性,提高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效果;3.第二基底层两面均设有镭射全息层,操作者在将随机图形碎片洒落到粘胶层后,操作者不需再手动翻转随机图形碎片即可确保随机图形碎片每一个朝向上的面上均进行过镭射激光处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1、衬底层;11、第一基底层;12、粘胶层;2、随机图形碎片;21、镭射全息层;22、第二基底层;3、透明保护膜;4、纹槽;5、离型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包括衬底层1、随机图形碎片2和透明保护膜3,随机图形碎片2由镭射全息片随机剪切而成,随机图形碎片2设置在衬底层1上,随机图形碎片2在衬底层1上随机分布有多个,多个随机图形碎片2形成一个用作防伪图案的随机图形阵,透明保护膜3覆盖在随机图形碎片2上且透明保护膜3固定在衬底层1上,随机图形碎片2上开设有随机形状的纹槽4。参照图1和图2,衬底层1包括第一基底层11和粘胶层12,粘胶层12在第一基底层11两面上均有设置,随机图形碎片2、透明保护膜3粘接在其中一粘胶层12上,另一粘胶层12上粘接有离型纸5。参照图1和图2,随机图形碎片2包括镭射全息层21和第二基底层22,镭射全息层21固定在第二基底层22两面上,纹槽4开设在镭射全息层21上,随机图形碎片2的大小规格为0.5mm*0.5mm至2mm*2mm。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对该防伪标签进行生产时,操作者先在未切成碎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1)、随机图形碎片(2)和透明保护膜(3),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设置在衬底层(1)上,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在衬底层(1)上设有不少于两个,所述透明保护膜(3)覆盖在随机图形碎片(2)上且与衬底层(1)固定,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上开设有纹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1)、随机图形碎片(2)和透明保护膜(3),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设置在衬底层(1)上,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在衬底层(1)上设有不少于两个,所述透明保护膜(3)覆盖在随机图形碎片(2)上且与衬底层(1)固定,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上开设有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包括第一基底层(11)和粘胶层(12),所述粘胶层(12)设置在第一基底层(11)上,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透明保护膜(3)设置在粘胶层(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机图形阵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12)在第一基底层(11)两侧均有设置,所述随机图形碎片(2)、透明保护膜(3)设置在其中一粘胶层(12)上。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时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晶源激光科技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