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71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换热净化芯的奇数层导电板接地,偶数层导电板悬空;当模块处于新风进气状态时,离子发生器位于换热净化芯的(新风)进气侧,在实现离子发生器将附近空气极化成带电粒子,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悬空导电板感应带电,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污染粒子荷电,荷电的污染粒子在带电的悬空导电板的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接地导电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改进后的传统的换热芯无线充电,使热交换芯的导电板间产生感应电压,当被荷电的污染物颗粒沿介质表面流动时,污染物被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蓄热式换热模块的换热芯为多层直径不同的筒型吸热(吸湿或不吸湿)板内外套装而成,吸热(吸湿或不吸湿)板1之间设有支撑2,如图1所示(支撑与吸热板为同种材料);或两层吸热(吸湿或不吸湿)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吸热(吸湿或不吸湿)板1之间设有支撑2,如图2所示(支撑与吸热板为同种材料)。现有的蓄热式换热模块分为固定结构和转动筒式结构;固定筒式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其有一个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风机的转向实现室内进风和室内排风;如图3所示,转动筒式结构在使用时,当模块处于进风区间时,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当处于排风区间时,进出风侧反转;吸热(吸湿或不吸湿)板具有良好的热容,是储存热能;当空气反向流动时(假设温度=T2),如果T1大于T2,空气正向流动时蓄热材料温度升高,吸收热量;当T1小于T2时,蓄热材料温度下降,释放出热量;实现室内进风与室内排风的换热;但现有的蓄热式换热模块仅具有换热功能,不具备净化功能,不适合对室内进风的净化,只是单一的节能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包括:换热净化芯,所述换热净化芯为多层直径不同的筒型导电板内外套装而成或两层导电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还包括:新风进风侧的离子发生器;当所述换热净化芯为多层直径不同的筒型导电板内外套装而成时,导电板之间设有支撑,所述换热净化芯的奇数层导电板接地,偶数层导电板悬空;当所述换热净化芯为两层导电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时,导电板之间设有绝缘波纹支撑,一层导电板接地,另一层导电板悬空;所述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换热净化芯的新风进气侧,在实现所述离子发生器将附近空气极化成带电粒子,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悬空导电板感应带电,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污染粒子荷电,荷电的污染粒子在带电的悬空导电板的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接地导电板上。同时,导电板吸收新风中的热量或冷量(包括或不包括湿度),导致自身温度升高或降低(和湿度的相应变化)。当模块进入排气状态时,由于排气的进气侧没有离子发生器,排气中的污染物没有荷电,直接穿过换热模块,而排气中的冷量或热量(包括或不包括湿度)将模块的温度降低或升高(和湿度的相应变化)。模块经过一个新风进气和排风出气过程的循环,即净化了新风中的污染物颗粒,有回收了排气中的能量,完成一个完整的净化换热(湿)的过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板为导电导热吸湿板或导电导热不吸湿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板包括金属板、半导体板中的一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换热净化芯为两层导电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时,所述绝缘波纹支撑上设有供电压穿过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给结构改进后的传统的换热芯无线充电,当模块处于新风进气状态时,离子发生器位于换热净化芯的(新风)进气侧,在实现离子发生器将附近空气极化成带电粒子,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悬空导电板感应带电,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污染粒子荷电,荷电的污染粒子在带电的悬空导电板的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接地导电板上。同时,导电板吸收新风中的热量或冷量(包括或不包括湿度),导致自身温度升高或降低(和湿度的相应变化)。当模块进入排气状态时,由于排气的进气侧没有离子发生器,排气中的污染物没有荷电,直接穿过换热模块,而排气中的冷量或热量(包括或不包括湿度)将模块的温度降低或升高(和湿度的相应变化)。模块经过一个新风进气和排风出气过程的循环,即净化了新风中的污染物颗粒,有回收了排气中的能量,完成一个完整的净化换热(湿)的过程。本技术给改进后的传统的换热芯无线充电,使热交换芯的导电板间产生感应电压,当被荷电的污染物颗粒沿介质表面流动时,污染物被吸附的同时完成了热(湿)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蓄热式换热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蓄热式换热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转动筒式换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换热净化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换热净化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的一种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的另一种原理图。图中:现有技术:1、吸热板;2、支撑;本技术:10、离子发生器;20、换热净化芯;21、导电板;22、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其利用现有的蓄热式换热模块结构(经过结构改变),通过给改变后的传统的换热芯无线充电,当模块处于新风进气状态时,离子发生器位于换热净化芯的(新风)进气侧,在实现离子发生器将附近空气极化成带电粒子,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悬空导电板感应带电,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污染粒子荷电,荷电的污染粒子在带电的悬空导电板的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接地导电板上。同时,导电板吸收新风中的热量或冷量(包括或不包括湿度),导致自身温度升高或降低(和湿度的相应变化)。当模块进入排气状态时,由于排气的进气侧没有离子发生器,排气中的污染物没有荷电,直接穿过换热模块,而排气中的冷量或热量(包括或不包括湿度)将模块的温度降低或升高(和湿度的相应变化)。模块经过一个新风进气和排风出气过程的循环,即净化了新风中的污染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包括:换热净化芯,所述换热净化芯为多层直径不同的筒型导电板内外套装而成或两层导电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进风侧的离子发生器;/n当所述换热净化芯为多层直径不同的筒型导电板内外套装而成时,导电板之间设有支撑,所述换热净化芯的奇数层导电板接地,偶数层导电板悬空;当所述换热净化芯为两层导电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时,导电板之间设有绝缘波纹支撑,一层导电板接地,另一层导电板悬空;/n所述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换热净化芯的新风进气侧,在实现所述离子发生器将附近空气极化成带电粒子,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悬空导电板感应带电,一部分带电粒子使污染粒子荷电,荷电的污染粒子在带电的悬空导电板的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接地导电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积电蓄热式换热净化模块,包括:换热净化芯,所述换热净化芯为多层直径不同的筒型导电板内外套装而成或两层导电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进风侧的离子发生器;
当所述换热净化芯为多层直径不同的筒型导电板内外套装而成时,导电板之间设有支撑,所述换热净化芯的奇数层导电板接地,偶数层导电板悬空;当所述换热净化芯为两层导电板卷曲成螺旋状而成时,导电板之间设有绝缘波纹支撑,一层导电板接地,另一层导电板悬空;
所述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换热净化芯的新风进气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一波黄京跃金柏仁池剑学倪齐华李建芳赵峰任政李帅昌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正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