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铰链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60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铰链机构,所述显示装置包含两个机身、铰链机构及可挠式屏幕。铰链机构包含多个连动单元。每一连动单元包括基杆及两个转动件组。转动件组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于基杆,并具有摩擦连板,摩擦连板具有压抵部和第一板身部,压抵部具有连接于第一板身部的第一倾斜段及自第一倾斜段朝外延伸的第二倾斜段。转动件组可相对于基杆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间枢转。在展开位置时,摩擦连板的第一倾斜段分别压抵于转动件组的扭力连板的第二板身部,第二倾斜段未交叠于第二板身部,而通过转动件组从展开位置往收合位置枢转,第二倾斜段逐渐交叠而压抵于第二板身部,使扭力值持续稳定地递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铰链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铰链机构。
技术介绍
铰链机构常见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使两个元件(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键盘、平板电脑的支撑脚架与屏幕)可以相对枢转,或甚至是使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屏幕本身产生折叠的功能。然而,在枢转的过程中,现有的铰链机构有时会发生扭力不连续的现象,导致枢转的感觉不够平稳,抑或是电子装置已经完成折叠,但因为折叠状态时的扭力不足,导致两个元件未完全固定而产生松动。是以,现有的铰链机构仍有待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在枢转时扭力值稳定递增或稳定递减的铰链机构。于是,本技术铰链机构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包含多个在内外方向上紧邻地排列的连动单元。每一连动单元包括基杆,及两个转动件组。所述基杆具有两个一体连接的承载段,每一承载段具有位于左右两相反端的中枢接部与端枢接部,所述承载段的中枢接部彼此一体连接。所述转动件组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段并枢接于所述端枢接部与所述中枢接部。每一转动件组具有同步连杆、摩擦连板,及扭力连板。所述同步连杆具有位于相反两端的齿状端部与连动端部,所述齿状端部枢接于相对应的所述中枢接部。所述摩擦连板具有位于相反两端的转动端部与活动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端部与所述活动端部之间的第一板身部,及自所述第一板身部一侧沿所述内外方向朝外倾斜延伸而与所述第一板身部不共平面的压抵部。所述转动端部枢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端枢接部。所述压抵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板身部的第一倾斜段,及自所述第一倾斜段朝外延伸的第二倾斜段。所述扭力连板设置于所述摩擦连板与所述同步连杆的相对外侧,并具有第二板身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一端的枢转端部,所述第二板身部枢接于所述摩擦连板的活动端部,所述枢转端部枢接于所述同步连杆的连动端部。所述转动件组的同步连杆的齿状端部相互啮合,使所述转动件组的扭力连板同步地枢转,且所述转动件组可相对于所述基杆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间枢转,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扭力连板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摩擦连板的压抵部的第一倾斜段压抵于所述扭力连板的第二板身部而使所述扭力连板产生扭力值,所述第二倾斜段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未交叠于所述第二板身部,通过所述转动件组从所述展开位置往所述收合位置枢转,所述第二倾斜段逐渐交叠而压抵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使所述扭力值持续稳定地递增,且在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扭力连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间隔,所述扭力连板与所述基杆共同界定出弯折空间。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扭力连板还具有自所述第二板身部一侧延伸的侧凸部,所述侧凸部在末端处与所述第二板身部不共平面,通过所述转动件组在所述收合位置,所述侧凸部分别压抵于所述摩擦连板的第一板身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承载段还具有位于所述中枢接部与所述端枢接部之间的弧形支撑部,所述弧形支撑部具有呈弧状内凹的上侧缘,所述扭力连板在枢转的过程中,所述侧凸部分别沿着所述上侧缘移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铰链机构适用于设置在两个机身之间,并还包含两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适用于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并对应连接于所述连动单元的扭力连板,每一连接座界定出多个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排列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对接槽,及多个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排列且沿所述上下方向朝下延伸的插接槽,每一扭力连板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二板身部另一端的对接板部,及自所述对接板部向下延伸的插接板部,所述扭力连板的对接板部用于对接于所述对接槽,所述扭力连板的插接板部用于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扭力连板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与所述对接板部之间且自所述扭力连板下缘朝上内凹而成的定位槽,通过所述转动件组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基杆的所述端枢接部形状相配合地容置于所述扭力连板的定位槽。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铰链机构还包含设置于所述连动单元的防尘座,所述防尘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杆底侧的底盖部,及自所述底盖部一侧弯折延伸并覆盖于所述转动件组外侧的侧盖部。本技术的其中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运用前述铰链机构的显示装置。于是,本技术显示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两个机身、两个铰链机构,及可挠式屏幕。每一铰链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且分别连接于所述连动单元的扭力连板。所述可挠式屏幕设置于所述机身。通过所述扭力连板在所述收合位置,所述可挠式屏幕呈弯折状,且所述可挠式屏幕的弯折处收容于所述机身间隔出的收容空间。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机身包括基壁、两个分别自所述基壁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基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共同界定出供所述可挠式屏幕设置的安装空间,且每一第一侧壁其中一端内凹形成安装槽,所述机身的第一侧壁的安装槽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互对应,每一铰链机构设置于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安装槽具有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每一机身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槽部中的定位柱,每一连接座具有对接块及连接于所述对接块的定位板,所述对接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槽部,并具有多个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排列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对接槽,及多个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排列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插接槽,每一扭力连板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二板身部另一端并用于对接于所述对接槽的对接板部,及自所述对接板部向下延伸并用于插设于所述插接槽的插接板部,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槽部,并具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设的定位孔。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第一侧壁还具有壁本体,及位于所述壁本体相对内侧且高度低于所述壁本体的阶梯部,所述每一机身还具有多个设置于所述基壁的承接柱,所述可挠式屏幕底面靠抵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阶梯部及所述承接柱,所述可挠式屏幕顶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壁本体齐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将每一连动单元的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转动件组以同步连杆的齿状端部相互啮合,使两个扭力连板在枢转时是同步地转动,避免可挠式屏幕受到不对等之外力拉扯受损,且通过两个扭力枢转至所述收合位置,所述扭力连板与所述基杆共同界定出弯折空间,同时连动两个机身间隔出收容空间,以供可挠式屏幕的弯折处能对应容置;此外,每一扭力连板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每一摩擦连板的压抵部的第一倾斜段是压抵于相对应的扭力连板的第二板身部,而使所述扭力连板产生扭力值,并通过所述扭力连板从所述展开位置往所述收合位置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倾斜段逐渐交叠而压抵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使所述扭力值持续稳定地递增,进而克服现有的铰链机构枢转时扭力不连续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所述显示装置位于一摊平位置;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的一局部放大图;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铰链机构;图5是所述铰链机构的一立体分解图;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所述铰链机构的一连接座;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所述铰链机构的一转动模块;图8是所述转动模块一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机构包含:/n多个连动单元,在内外方向上紧邻地排列,每一连动单元包括/n基杆,具有两个一体连接的承载段,每一承载段具有位于左右两相反端的中枢接部与端枢接部,所述承载段的中枢接部彼此一体连接;及/n两个转动件组,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段并枢接于所述端枢接部与所述中枢接部,每一转动件组具有/n同步连杆,具有位于相反两端的齿状端部与连动端部,所述齿状端部枢接于相对应的所述中枢接部,/n摩擦连板,具有位于相反两端的转动端部与活动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端部与所述活动端部之间的第一板身部,及自所述第一板身部一侧沿所述内外方向朝外倾斜延伸而与所述第一板身部不共平面的压抵部,所述转动端部枢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端枢接部,所述压抵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板身部的第一倾斜段,及自所述第一倾斜段朝外延伸的第二倾斜段,及/n扭力连板,设置于所述摩擦连板与所述同步连杆的相对外侧,并具有第二板身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一端的枢转端部,所述第二板身部枢接于所述摩擦连板的活动端部,所述枢转端部枢接于所述同步连杆的连动端部;/n其中,所述转动件组的同步连杆的齿状端部相互啮合,使所述转动件组的扭力连板同步地枢转,且所述转动件组可相对于所述基杆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间枢转,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扭力连板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摩擦连板的压抵部的第一倾斜段分别压抵于所述扭力连板的第二板身部而使所述扭力连板产生扭力值,所述第二倾斜段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未交叠于所述第二板身部,通过所述转动件组从所述展开位置往所述收合位置枢转,所述第二倾斜段逐渐交叠而压抵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使所述扭力值持续稳定地递增,且在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扭力连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间隔,所述扭力连板与所述基杆共同界定出弯折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机构包含:
多个连动单元,在内外方向上紧邻地排列,每一连动单元包括
基杆,具有两个一体连接的承载段,每一承载段具有位于左右两相反端的中枢接部与端枢接部,所述承载段的中枢接部彼此一体连接;及
两个转动件组,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段并枢接于所述端枢接部与所述中枢接部,每一转动件组具有
同步连杆,具有位于相反两端的齿状端部与连动端部,所述齿状端部枢接于相对应的所述中枢接部,
摩擦连板,具有位于相反两端的转动端部与活动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端部与所述活动端部之间的第一板身部,及自所述第一板身部一侧沿所述内外方向朝外倾斜延伸而与所述第一板身部不共平面的压抵部,所述转动端部枢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端枢接部,所述压抵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板身部的第一倾斜段,及自所述第一倾斜段朝外延伸的第二倾斜段,及
扭力连板,设置于所述摩擦连板与所述同步连杆的相对外侧,并具有第二板身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一端的枢转端部,所述第二板身部枢接于所述摩擦连板的活动端部,所述枢转端部枢接于所述同步连杆的连动端部;
其中,所述转动件组的同步连杆的齿状端部相互啮合,使所述转动件组的扭力连板同步地枢转,且所述转动件组可相对于所述基杆在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间枢转,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扭力连板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摩擦连板的压抵部的第一倾斜段分别压抵于所述扭力连板的第二板身部而使所述扭力连板产生扭力值,所述第二倾斜段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未交叠于所述第二板身部,通过所述转动件组从所述展开位置往所述收合位置枢转,所述第二倾斜段逐渐交叠而压抵于所述第二板身部,使所述扭力值持续稳定地递增,且在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扭力连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相间隔,所述扭力连板与所述基杆共同界定出弯折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扭力连板还具有自所述第二板身部一侧延伸的侧凸部,所述侧凸部在末端处与所述第二板身部不共平面,通过所述转动件组在所述收合位置,所述侧凸部分别压抵于所述摩擦连板的第一板身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承载段还具有位于所述中枢接部与所述端枢接部之间的弧形支撑部,所述弧形支撑部具有呈弧状内凹的上侧缘,所述扭力连板在枢转的过程中,所述侧凸部分别沿着所述上侧缘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设置在两个机身之间,所述铰链机构还包含两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适用于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并对应连接于所述连动单元的扭力连板,每一连接座界定出多个在所述内外方向上排列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对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君翰戴伟翰黎禹婕堀越正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