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9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包括集油托盘和旋转托盘,所述旋转托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开口上方,所述集油托盘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托盘并能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油孔,所述旋转盘内的油能够通过所述排油孔流入所述集油托盘内,所述集油托盘的底部设有放油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时,将液压马达放入所述旋转托盘,然后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一定的角度,此时只要将液压马达静置一段时间,液压马达内残留的液压油能够顺畅的流入所述旋转托盘内,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
本技术属于工装治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
技术介绍
液压马达,亦称为油马达,主要应用于注塑机械、船舶、起扬机、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煤矿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船舶机械、石油化工、港口机械等;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可以作液压马达用,液压马达也可作液压泵用;液压马达由于其工作原理使得其密封性的要求非常严格,并且由于密封件的装配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每一个液压马达在出厂之前都需要经过注油实机运行,以检测其各种性能,因此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经过注油测试的液压马达,其内部总是会残留一定的液压油,因此需要一种治具能够方便、省力的清理液压马达内残留的液压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包括集油托盘和旋转托盘,旋转托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开口上方,实施时,液压马达放入所述旋转托盘,然后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一定的角度,此时只要将液压马达静置一段时间,液压马达内残留的液压油能够顺畅的流入所述旋转托盘内,省时省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包括集油托盘和旋转托盘,所述集油托盘和所述旋转托盘皆为上部开口的容器,所述旋转托盘能够容置于所述集油托盘内;所述旋转托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开口上方,所述集油托盘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托盘并能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所述旋转托盘的翻转角度为30°-45°;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油孔,所述旋转托盘内的油能够通过所述排油孔流入所述集油托盘内,所述集油托盘设有若干支撑脚,所述集油托盘的底部设有放油阀。进一步地说,所述集油托盘的相对两个侧壁对称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具有铰接孔,所述旋转托盘的相对两个侧壁对称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穿于所述铰接孔内,且其中一个所述铰接轴伸出所述铰接孔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为板状且铺设于所述旋转托盘的内侧底面,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旋转托盘之间具有若干隔离柱,通过所述隔离柱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旋转托盘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说,所述隔离柱与所述隔离板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说,所述隔离板上铺设有缓冲垫。进一步地说,所述旋转托盘的开口部设有多根限位杆,所有所述限位杆平行设置,每个所述限位杆的两端皆连接于所述旋转托盘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说,所述旋转托盘的相对两侧板的开口处对称设有多个卡接槽,所述限位杆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进一步地说,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进一步地说,所述排油孔设有能过滤颗粒杂物的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控油治具包括集油托盘和旋转托盘,旋转托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开口上方,实施时,液压马达放入所述旋转托盘,然后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一定的角度,此时只要将液压马达静置一段时间,液压马达内残留的液压油能够顺畅的流入所述旋转托盘内,省时省力;两个储油托盘的设置,集油托盘的容积设置大点,可以储存更多的油,且旋转托盘内的油会流入集油托盘内,因此旋转托盘内不会长时间存油,另外集油托盘设有放油阀,因此本治具无需定期清理,使用更加方便;旋转托盘的底面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为高于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设置,液压马达内排出的油会流入较低的底部,因此隔离板不会陷入油内,能够保证液压马达外表的清洁,使废油不会弄脏液压马达;隔离板上铺设有缓冲垫,缓冲垫能够防止放入液压马达时造成的碰伤;旋转托盘的开口部设有多根限位杆,每两根所述限位杆组成的通道,液压马达置于所述通道内,所述旋转托盘的旋转也不会造成液压马达的晃动;限位杆卡接于旋转托盘,放置以及取出液压马达的时候可以先将所述限位杆取出,这样更方便实行液压马达的搬运,卡接的卡接槽能够方便的取出或装上所述限位杆;排油孔设有能过滤颗粒杂物的滤网,滤网能够将油内的杂物过滤掉。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控油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油治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隐藏液压马达);图3是本技术的旋转托盘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集油托盘1、驱动电机11、支撑脚12、放油阀13、连接耳14、铰接孔141;旋转托盘2、铰接轴21、隔离板22、隔离柱23、缓冲垫24、限位杆25、卡接槽26、排油孔27;液压马达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集油托盘1和旋转托盘2,所述集油托盘和所述旋转托盘皆为上部开口的容器,所述旋转托盘能够容置于所述集油托盘内;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托盘和所述旋转托盘皆为矩形,因此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积小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底面积,此时旋转托盘能够容置于所述集油托盘内。所述旋转托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开口上方,所述集油托盘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托盘并能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所述旋转托盘的翻转角度α为30°-45°;具体实施时,将液压马达9放入所述旋转托盘,然后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一定的角度,(翻转角度可以通过驱动电机控制,也可以通过更复杂的传感器等实现)此时只要将液压马达静置一段时间,液压马达内残留的液压油能够顺畅的流入所述旋转托盘内,省时省力;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旋转托盘按一定的规律翻转和放平,以更好的实现控油的目的。需要知道的是,翻转角度根据液压马达的型号结构设置,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角度为30°,此为根据液压马达的本体形状决定的,本实施例中液压马达的本体具有30°的折弯,因此此角度能够更好的实现放油;又比如如果液压马达的本体为直的形状,翻转角度可设置为40°-45°,优选45°。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油孔27,所述旋转托盘内的油能够通过所述排油孔流入所述集油托盘内,所述集油托盘设有若干支撑脚12,所述集油托盘的底部设有放油阀13;本实施例设置两个储油的托盘,这样就无需频繁的清理治具,可以将集油托盘的容积设置大点,可以储存更多的油,旋转托盘内的油会流入集油托盘内,因此旋转托盘内不会长时间存油,而且集油托盘设有放油阀,因此本治具无需定期清理。所述集油托盘的相对两个侧壁对称设有连接耳14,所述连接耳具有铰接孔141,所述旋转托盘的相对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托盘(1)和旋转托盘(2),所述集油托盘和所述旋转托盘皆为上部开口的容器,所述旋转托盘能够容置于所述集油托盘内;/n所述旋转托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开口上方,所述集油托盘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托盘并能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所述旋转托盘的翻转角度为30°-45°;/n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油孔(27),所述旋转托盘内的油能够通过所述排油孔流入所述集油托盘内,所述集油托盘设有若干支撑脚(12),所述集油托盘的底部设有放油阀(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托盘(1)和旋转托盘(2),所述集油托盘和所述旋转托盘皆为上部开口的容器,所述旋转托盘能够容置于所述集油托盘内;
所述旋转托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油托盘的开口上方,所述集油托盘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托盘并能驱动所述旋转托盘翻转,所述旋转托盘的翻转角度为30°-45°;
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油孔(27),所述旋转托盘内的油能够通过所述排油孔流入所述集油托盘内,所述集油托盘设有若干支撑脚(12),所述集油托盘的底部设有放油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托盘的相对两个侧壁对称设有连接耳(14),所述连接耳具有铰接孔(141),所述旋转托盘的相对两个侧壁对称设有铰接轴(21),所述铰接轴穿于所述铰接孔内,且其中一个所述铰接轴伸出所述铰接孔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马达测试用控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托盘的底面设有隔离板(22),所述隔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孟辉汤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宝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