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744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沙筒、活动钢筒、底座和千斤顶;单节盖梁的悬臂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在每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中,两个千斤顶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通过提高千斤顶行程调节盖梁的高程,使得盖梁精调系统支撑住单节盖梁的悬臂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盖梁调节系统能够多次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盖梁施工质量,其所用的材料多为现场支架搭设切割废料,资源利用率高,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的等特点,极大保护了地球生态坏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专利涉及预制盖梁拼装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
技术介绍
预制盖梁施工过程中,如图1所示,整片的预制盖梁包括多节的单节盖梁01,单节盖梁的底部与墩柱02的顶部采用砂浆相连,多节的单节盖梁之间采用湿接缝05连接而成。单节盖梁01的一端安装在墩柱02上,由于另一端为悬臂端无支撑,导致盖梁中心不稳,通常需要在下部设置支撑,以此保证盖梁桥面高程各控制点位置正确。传统施工是钢管支架03上设置两个沙箱04,钢管支架03包括钢管柱31、剪刀撑32、横撑33、横梁34和纵梁35,沙箱系统由底座和上垫板构成,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钢管支架的纵梁35上,由于沙箱高度固定,盖梁高程只能依托于沙箱上垫板进行调节,工人通过反复测量,不断更换垫板,反复调整偏差,来使盖梁高程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盖梁落到沙箱上一瞬间的支架沉降更是盖梁高程偏差调整更为艰难,工人不仅费事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极易产生安全隐患,由于垫板不断承插调节,还会影响墩柱与盖梁拼接面的饱满程度,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量,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本技术的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包括: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沙筒、活动钢筒、底座和千斤顶;其中,楔形调节板的上下表面不平行,上表面为倾斜的表面,倾斜角度与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一致,下表面为水平面;楔形调节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垫板的上表面;在垫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上承插钢筒,上承插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在垫板的下表面并且位于上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上固定器;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承插钢筒,与千斤顶上固定器相对应,在底板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下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下固定器;上承插钢筒套装在下承插钢筒内;在下承插钢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楔形调节器开口,楔形调节器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内;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活动钢筒,活动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底座安装在钢管支架的纵梁上,底座上固定安装沙筒,沙筒内放置细沙;活动钢筒套装在沙筒内,活动钢筒的筒底垫在细沙上;在每一个上下相对的千斤顶上固定器与千斤顶下固定器之间设置一个千斤顶;上承插钢筒的外径小于下承插钢筒的内径;活动钢筒的外径小于沙筒的内径;楔形调节器开口的高度以及楔形调节器的最大调节高度与千斤顶的行程一致;单节盖梁的一端安装在墩柱上,另一端为悬臂端,在悬臂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在每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中,两个千斤顶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通过提高千斤顶行程调节盖梁的高程,使得楔形调节板的上表面接触单节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将楔形调节器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内抵住上承插钢筒的筒底,千斤顶压缩后取出。楔形调节板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栓固定安装在垫板上。下承插钢筒通过固定钢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底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钢管支架上。千斤顶上固定器和千斤顶下固定器为圆环形状。活动钢筒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下表面。上承插钢筒的外壁两侧均匀分布凹槽,纵向长度为上承插钢筒的长度;与凹槽相对应,下承插钢筒的内壁两侧均匀分布凸槽,与上承插钢筒相互咬合。楔形调节器包括一对形状相同的楔形调节板,每一个楔形调节板的侧面为直角三角形,底面为水平面,上表面为倾斜面;千斤顶调节高度后,一对的楔形调节板互补地通过下承插钢筒开口插入下承插钢筒内抵住上承插钢筒的底端,固定高度。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固定钢板、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活动钢筒、沙筒和底座均采用普通碳素钢或低合金钢。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盖梁调节系统能够多次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盖梁施工质量,其所用的材料多为现场支架搭设切割废料,资源利用率高,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的等特点,极大保护了地球生态坏境。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预制盖梁施工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预制盖梁施工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预制盖梁施工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包括:楔形调节板1、垫板2、千斤顶上固定器3、上承插钢筒4、下承插钢筒6、千斤顶下固定器8、楔形调节器9、底板10、沙筒12、活动钢筒13、底座14和千斤顶;其中,楔形调节板1的上下表面不平行,上表面为倾斜的表面,倾斜角度与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一致,下表面为水平面;楔形调节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垫板2的上表面;在垫板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上承插钢筒4,上承插钢筒4的底部具有筒底,在垫板2的下表面并且位于上承插钢筒4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上固定器3;底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承插钢筒6,与千斤顶上固定器3相对应,在底板10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下承插钢筒6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下固定器8;上承插钢筒4套装在下承插钢筒6内;在下承插钢筒6的侧壁上开设有楔形调节器开口,楔形调节器9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6内;底板1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活动钢筒13,活动钢筒13的底部具有筒底;底座14安装在钢管支架的纵梁上,底座14上固定安装沙筒12,沙筒12内放置细沙;活动钢筒13套装在沙筒12内,活动钢筒13的筒底垫在细沙上;在每一个上下相对的千斤顶上固定器3与千斤顶下固定器8之间设置一个千斤顶;上承插钢筒4的外径小于下承插钢筒6的内径;活动钢筒13的外径小于沙筒12的内径;楔形调节器开口的高度以及楔形调节器9的最大调节高度与千斤顶的行程一致。楔形调节板1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栓5固定安装在垫板2上;下承插钢筒6通过固定钢板7固定安装在底板10上;底座14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钢管支架上;千斤顶上固定器3和千斤顶下固定器8为圆环形状,千斤顶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圆环内;活动钢筒1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底板10的下表面。如图4和5所示,钢管支架包括钢管柱31、剪刀撑32、横撑33、横梁34和纵梁35。在单节盖梁01的一端安装在墩柱02上,另一端为悬臂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S,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盖梁精调系统S设置在钢管支架的纵梁35上,在每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中,两个千斤顶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图5中,两节盖梁共设置四套盖梁精调系统,需八个千斤顶。在本实施例中,楔形调节板1的最厚处厚度为25mm,最薄处为18mm,长度为800mm~900mm,宽度为600mm~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精调系统包括: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沙筒、活动钢筒、底座和千斤顶;其中,所述楔形调节板的上下表面不平行,上表面为倾斜的表面,倾斜角度与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一致,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楔形调节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垫板的上表面;在垫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上承插钢筒,上承插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在垫板的下表面并且位于上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上固定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承插钢筒,与千斤顶上固定器相对应,在底板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下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下固定器;所述上承插钢筒套装在下承插钢筒内;在下承插钢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楔形调节器开口,楔形调节器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内;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活动钢筒,活动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所述底座安装在钢管支架的纵梁上,底座上固定安装沙筒,沙筒内放置细沙;所述活动钢筒套装在沙筒内,活动钢筒的筒底垫在细沙上;在每一个上下相对的千斤顶上固定器与千斤顶下固定器之间设置一个千斤顶;所述上承插钢筒的外径小于下承插钢筒的内径;所述活动钢筒的外径小于沙筒的内径;所述楔形调节器开口的高度以及楔形调节器的最大调节高度与千斤顶的行程一致;单节盖梁的一端安装在墩柱上,另一端为悬臂端,在悬臂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在每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中,两个千斤顶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精调系统包括: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沙筒、活动钢筒、底座和千斤顶;其中,所述楔形调节板的上下表面不平行,上表面为倾斜的表面,倾斜角度与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一致,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楔形调节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垫板的上表面;在垫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上承插钢筒,上承插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在垫板的下表面并且位于上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上固定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承插钢筒,与千斤顶上固定器相对应,在底板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下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下固定器;所述上承插钢筒套装在下承插钢筒内;在下承插钢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楔形调节器开口,楔形调节器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内;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活动钢筒,活动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所述底座安装在钢管支架的纵梁上,底座上固定安装沙筒,沙筒内放置细沙;所述活动钢筒套装在沙筒内,活动钢筒的筒底垫在细沙上;在每一个上下相对的千斤顶上固定器与千斤顶下固定器之间设置一个千斤顶;所述上承插钢筒的外径小于下承插钢筒的内径;所述活动钢筒的外径小于沙筒的内径;所述楔形调节器开口的高度以及楔形调节器的最大调节高度与千斤顶的行程一致;单节盖梁的一端安装在墩柱上,另一端为悬臂端,在悬臂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松陈文宝李清洋张德成徐万林王君魏力李生龙张航苗子臻王元坤赵弘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