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封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08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火门封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封边装置,包括:器壳、活塞板和传输管,还包括防侧漏机构,连接器的顶部安装有防侧漏机构,活塞板的底部与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推架的底部穿过器壳底部开设的槽口并与器壳活动连接,防侧漏机构包括:活动块、封边头与弹簧,夹爪上安装有气囊,气囊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活动块的底部穿过连接器顶部开设槽口并与连接器活动连接,活动块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的底部与连接器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活动块的顶部与封边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防侧漏装置里安装的气囊与物件贴合,防止黏合剂侧漏,防止封边后需要后续处理,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封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火门封边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封边装置。
技术介绍
在防火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裁边后的板材采用封边机进行封边,即加工成型。目前市面上的封边装置多数用于防火门生产工艺中封边机,不方便移动,而且对封边防火门不能保证较高的效率进行封边。现有专利公布号CN201721444443.5、名称为“一种改进型门板生产用封边机”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门板生产用封边机,包括操作台和设置在操作台上用于固定门板的门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还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压辊装置、封边装置、施胶装置和预修边装置,所述封边机通过驱动机构Ⅰ驱动;所述压辊装置包括压辊座、压辊轴和压辊;所述封边装置包括胶线盒、胶线轴和胶线座;所述涂胶装置包括熔胶桶、熔胶输送管和施胶辊,底座Ⅰ;所述预修边装置包括底座Ⅱ、驱动机构和打磨辊,但是其结构复杂,封边操作时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封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封边装置,具有防止黏合剂侧漏堵塞,提高封边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封边装置包括:器壳、活塞板和传输管,还包括防侧漏机构,所述器壳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连接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的顶部安装有防侧漏机构;所述器壳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通过防侧漏机构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活塞板的两侧分别与器壳内腔的左壁和右壁贴合,所述活塞板的底部与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架的底部穿过器壳底部开设的槽口并与器壳活动连接,所述传输管的一端穿过器壳顶部开设的孔洞并与器壳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块、固定板和连接器并与防侧漏机构连接;所述防侧漏机构包括:气泵、夹爪、气囊、活动块、封边头与弹簧,所述气泵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爪的数量为两个并以固定板为中心线对称安装在固定板顶部的两侧,所述夹爪上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底部穿过连接器顶部开设槽口并与连接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连接器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顶部与封边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依次穿过活动块上开设的孔洞和封边头上开设的孔洞并与活动块和封边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爪是一种类似夹子的物件用于对小型物件进行固定,通过活塞板防止黏合剂从器壳底部开设的槽口流出,通过弹簧,可以对具有不同深度内腔的物件进行内壁封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与锉刀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锉刀可以用于将带有毛刺的物件进行打磨防止气囊损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边头的形状为球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球形封边头可以让气囊更容易包裹封边头周围的空间,防止侧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器壳与传输管连接处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提高了传输管与器壳内腔的密封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很截面积大于连接器顶部开设槽口的横截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活动块的横截面积比连接器顶部槽口横截面积要大,所以连接器能对活动块移动起到限位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器壳的右侧与把手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方便施工人员拿取封边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防侧漏装置里安装的气囊与防火门板材贴合,防止黏合剂侧漏,防止封边后需要后续处理,节省时间。2.通过锉刀,可以将带有毛刺的物件进行打磨,防止气囊被扎破影响正常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图1的外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器壳;2、把手;3、推架;4、活塞板;5、第一连接杆;6、防侧漏机构:61、气泵;62、夹爪;63、气囊;64、活动块;65、封边头;66、弹簧;7、第二连接杆;8、锉刀;9、连接块;10、固定板;11、传输管;12、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封边装置包括:器壳1、活塞板4和传输管11,还包括防侧漏机构6,器壳1的顶部与连接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块9的顶部与固定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0的顶部与连接器12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器12的顶部安装有防侧漏机构6,器壳1的右侧与把手2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把手2方便施工人员拿取封边装置;器壳1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通过防侧漏机构6与第二连接杆7连接,活塞板4的两侧分别与器壳1内腔的左壁和右壁贴合,通过活塞板4防止黏合剂从器壳1底部开设的槽口流出,活塞板4的底部与推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推架3的底部穿过器壳1底部开设的槽口并与器壳1活动连接,传输管11的一端穿过器壳1顶部开设的孔洞并与器壳1固定连接,传输管1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块9、固定板10和连接器12并与防侧漏机构6连接,器壳1与传输管11连接处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提高了传输管11与器壳1内腔的密封性,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与锉刀8的顶部,通锉刀8可以用于将带有毛刺的物件进行打磨防止气囊63损坏,通过锉刀8,可以将带有毛刺的物件进行打磨,防止气囊63被扎破影响正常使用;防侧漏机构6包括:气泵61、夹爪62、气囊63、活动块64、封边头65与弹簧66,通过防侧漏装置6里安装的气囊63与防火门板材贴合,防止黏合剂侧漏,防止封边后需要后续处理,节省时间,气泵61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气泵61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夹爪62的数量为两个并以固定板10为中心线对称安装在固定板10顶部的两侧,夹爪62是一种类似夹子的物件用于对小型物件进行固定,夹爪62上安装有气囊63,气囊63与气泵61通过气管连接,活动块64的底部穿过连接器12顶部开设槽口并与连接器12活动连接,活动块64的底部很截面积大于连接器12顶部开设槽口的横截面积,活动块64的底部与弹簧66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66的底部与连接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封边装置,包括:器壳(1)、活塞板(4)和传输管(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侧漏机构(6),所述器壳(1)的顶部与连接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与固定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与连接器(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12)的顶部安装有防侧漏机构(6);/n所述器壳(1)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通过防侧漏机构(6)与第二连接杆(7)连接,所述活塞板(4)的两侧分别与器壳(1)内腔的左壁和右壁贴合,所述活塞板(4)的底部与推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架(3)的底部穿过器壳(1)底部开设的槽口并与器壳(1)活动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一端穿过器壳(1)顶部开设的孔洞并与器壳(1)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块(9)、固定板(10)和连接器(12)并与防侧漏机构(6)连接;/n所述防侧漏机构(6)包括:气泵(61)、夹爪(62)、气囊(63)、活动块(64)、封边头(65)与弹簧(66),所述气泵(61)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61)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爪(62)的数量为两个并以固定板(10)为中心线对称安装在固定板(10)顶部的两侧,所述夹爪(62)上安装有气囊(63),所述气囊(63)与气泵(61)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活动块(64)的底部穿过连接器(12)顶部开设槽口并与连接器(1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64)的底部与弹簧(6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6)的底部与连接器(12)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64)的顶部与封边头(6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1)依次穿过活动块(64)上开设的孔洞和封边头(65)上开设的孔洞并与活动块(64)和封边头(6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封边装置,包括:器壳(1)、活塞板(4)和传输管(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侧漏机构(6),所述器壳(1)的顶部与连接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与固定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与连接器(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12)的顶部安装有防侧漏机构(6);
所述器壳(1)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通过防侧漏机构(6)与第二连接杆(7)连接,所述活塞板(4)的两侧分别与器壳(1)内腔的左壁和右壁贴合,所述活塞板(4)的底部与推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架(3)的底部穿过器壳(1)底部开设的槽口并与器壳(1)活动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一端穿过器壳(1)顶部开设的孔洞并与器壳(1)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块(9)、固定板(10)和连接器(12)并与防侧漏机构(6)连接;
所述防侧漏机构(6)包括:气泵(61)、夹爪(62)、气囊(63)、活动块(64)、封边头(65)与弹簧(66),所述气泵(61)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61)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爪(62)的数量为两个并以固定板(10)为中心线对称安装在固定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东兴盛防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