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98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包括集料机构、装配机构,集料机构一侧与装配机构下料端连接,集料机构包括下料斗,下料斗一侧与装配机构的下料端连接,下料斗内底面固定有易压缩的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缓冲层对装配件进行缓冲,进而减小装配件的动能,从而减小装配件在下落过程中被拆分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钉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
技术介绍
目前螺钉在制作完成后利用装配装置将螺钉与垫片配对,再将装配完整的螺钉与垫片输出。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817729U的中国技术,其公开了一种带有筛选装置的组合式螺钉装配机,其技术要点是螺钉装配机将装配好的螺钉与垫片经由倾斜的料板进入收集装置,并增加了自动筛选未装配好的螺钉和垫片的功能,使得螺钉和垫片的装配更加精准,减少漏装和误装的情况发生,提高装配的质量,使得工作效率更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技术将装配好的螺钉与垫片通过收集装置进行收集时,由于需要铁钉向下移动,所以会经过倾斜设置的出料板,这个过程中一部分铁钉由于动能过大,向下输送时速度过大会跳离出料板落至地面,一部分落至出料板的铁钉上由于动能较大产生撞击导致垫片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可在装配件向下输送时减小装配件的动能,从而减小装配件之间撞击而垫片脱落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设计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包括集料机构、装配机构,所述集料机构一侧与装配机构下料端连接,所述集料机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一侧与装配机构的下料端连接,所述下料斗内底面固定有易压缩的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于收集装配件的下料斗内底面固定有易压缩的缓冲层,当装配完的装配件落入集料机构后,通过缓冲层对装配件进行缓冲,进而减小装配件的动能,减小装配件在下落过程中拆分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斗沿远离装配机构的方向宽度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料斗逐渐变窄的结构,使得下料斗对装配体起到一个聚料从而集中出料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斗沿远离装配机构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料斗包括第一斗体、第二斗体,所述第一斗体一侧与装配机构的下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斗体远离装配机构的一侧与第二斗体承接,所述第一斗体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斗体的倾斜程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斗体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斗体的倾斜程度,使得装配件经过第一斗体后通过倾斜较缓的第二斗体,增大装配体与下料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装配体的动能,进而减小了进入收集装置中装配体之间的碰撞程度,减小了装配体被拆分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斗上侧罩有封闭的保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料斗上侧罩有封闭的保护罩,使得保护罩对料斗上的装配件形成防护,即使装配件在下料斗上跳动,也可以被保护罩罩住不致掉落地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罩与下料斗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罩与下料斗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使得罩体损坏后可将罩体拆卸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罩包括依次承接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两两相邻处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罩体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某一个罩体由于铁钉撞击损坏时,可将该罩体进行更换,不用整体更换,节省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斗沿装配件传送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下料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下料斗可在竖直方向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机构与下料斗之间转动连接,在铁钉装配机器停止运行后,下料斗内有未滑出的装配件时,可转动下料斗使料斗倾斜程度增大,进而将所有装配件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与下料斗之间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所述从动轮同轴贯穿并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垂直于装配件传送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固定轴与第一斗体进料端固定,且所述固定轴两端与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轴向贯穿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贯穿支撑机构,所述转动杆位于支撑机构两侧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主动轮便可以带动从动轮转动,在不需要下料斗转动时将螺母与转动杆固定,当需要转动下料斗时拧松螺母转动转动杆带动固定轴转动,进而带动下料斗转动,既可固定料斗,亦可以转动料斗。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于收集装配件的下料斗内底面固定有易压缩的缓冲层,当装配完的装配件落入集料机构后,通过缓冲层对装配件进行缓冲,进而减小装配件的动能,减小装配件在下落过程中拆分的可能性;2.保护罩对料斗上的装配件形成防护,即使装配件在下料斗上跳动,也可以被保护罩罩住不致掉落地面,保护罩与下料斗之间可拆卸连接,在罩体损坏后可将罩体拆卸进行更换,并将罩体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某一个罩体由于铁钉撞击损坏时,可将该罩体进行更换,不用整体更换,节省资源;3.支撑机构与第一斗体之间转动连接,在铁钉装配机器停止运行后,第一斗体内有未滑出的装配件时,可转动第一斗体使料斗倾斜程度增大,进而将所有装配件倒出。附图说明图1是螺钉装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第一斗体、第二斗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体现第一插接组件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体现第二插接组件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集料机构的爆炸图;图6是罩体的爆炸图;图7是图6中C部分体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中D部分体现第二罩体与第三罩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集料机构体现转动组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1、装配机构,2、支撑机构,21,支撑板,3、集料机构,31、转动组件,311、主动轮,312、从动轮,313、固定轴,314、转动杆,3141、旋拧部,32、下料斗,321、第一斗体,3211、第一底板,3212、第一挡板,3213、第一插接组件,3213-1、第一抵接板,3213-2、第一插接槽,322、第二斗体,3221、第二底板,3222、第二挡板,3223、第二插接组件,3223-1、第二抵接板,3223-2、第二插接槽,33、缓冲层,34、保护罩,341、第一罩体,3411、第一插接条,3412、第一固定槽,342、第二罩体,3421、第二插接条,3422、第一固定条,3423、第二固定槽,343、第三罩体,3431、第三插接条,3432、第二固定条,344、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包括用于将螺钉与垫片一一配对构成装配件的装配机构1,装配机构1末端设有集料机构3,集料机构3负责将装配好的螺钉与垫片进行收集,集料机构3侧面设有用于承重的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支撑板21,支撑板21竖直固定于地面,两个支撑板21(参照图2)分别位于集料机构3沿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包括集料机构(3)、装配机构(1),所述集料机构(3)一侧与装配机构(1)下料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机构(3)包括下料斗(32),所述下料斗(32)一侧与装配机构(1)的下料端连接,所述下料斗(32)内底面固定有易压缩的缓冲层(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包括集料机构(3)、装配机构(1),所述集料机构(3)一侧与装配机构(1)下料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机构(3)包括下料斗(32),所述下料斗(32)一侧与装配机构(1)的下料端连接,所述下料斗(32)内底面固定有易压缩的缓冲层(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32)沿远离装配机构(1)的方向宽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32)沿远离装配机构(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料斗(32)包括第一斗体(321)、第二斗体(322),所述第一斗体(321)一侧与装配机构(1)的下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斗体(321)远离装配机构(1)的一侧与第二斗体(322)承接,所述第一斗体(32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斗体(322)的倾斜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32)上侧罩有封闭的保护罩(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小螺钉装配件动能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4)与下料斗(32)之间可拆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乾来张勇薛建东林颖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挺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