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65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床架、第一床板、颈椎牵引架、第二床板和托脚架,所述床架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一床板,所述床架的左侧安装有颈椎牵引架,所述床架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二床板,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床架的底端右侧安装有伸缩机构,支撑机构,所述第二床板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机构。该颈椎腰椎牵引装置,通过逆时针旋转第二齿轮可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旋转,螺杆可跟随第一齿轮顺时针旋转,促使螺纹筒在螺杆的外壁向右侧移动,推动推杆向右侧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向右侧移动,使第二床板的长度增加,保证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或身高调节牵引床,促使牵引床可正常的对患者进行理疗。

A traction device for cervical vertebra and lumbar vertebr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理疗牵引
,具体为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牵引复位是颈椎、腰椎牵引器康复方法之一,用特制的牵引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式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控制的液压或伺服电机驱动的机动式牵引床。现有的牵引床在临床使用时,因患者的年龄或身高原因,导致无法适配牵引床,影响牵引床的正常理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患者年龄或身高原因而导致的无法适配牵引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床架、第一床板、颈椎牵引架、第二床板和托脚架,所述床架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一床板,所述床架的左侧安装有颈椎牵引架,所述床架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二床板,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床架的底端右侧安装有伸缩机构;支撑机构,所述第二床板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机构。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箱体、滑槽、螺杆、第一齿轮、转动杆、第二齿轮、滑块、螺纹筒和推杆,所述床架的底端右侧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箱体的内腔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侧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箱体的前侧左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后侧延伸至箱体的内腔,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且滑块的外侧内嵌在滑槽的内腔,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右侧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右侧延伸出箱体的内腔,所述推杆的右侧安装有托脚架。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杆,所述第二床板的内腔插接有相匹配的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右侧延伸出第二床板的内腔,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推杆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颈椎腰椎牵引装置,通过逆时针旋转第二齿轮可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旋转,螺杆可跟随第一齿轮顺时针旋转,促使螺纹筒在螺杆的外壁向右侧移动,推动推杆向右侧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向右侧移动,使第二床板的长度增加,保证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或身高调节牵引床,促使牵引床可正常的对患者进行理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技术伸缩机构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架,2、第一床板,3、颈椎牵引架,4、第二床板,5、托脚架,6、伸缩机构,61、箱体,62、滑槽,63、螺杆,64、第一齿轮,65、转动杆,66、第二齿轮,67、滑块,68、螺纹筒、69、推杆,7、支撑机构,71、连接板,72、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床架1、第一床板2、颈椎牵引架3、第二床板4、托脚架5、伸缩机构6和支撑机构7,床架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一床板2,床架1的左侧安装有颈椎牵引架3,床架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二床板4,床架1的底端右侧安装有伸缩机构6,通过伸缩机构6可控制支撑机构7左右移动,第二床板2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机构7,通过支撑机构7可对身体进行支撑。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伸缩机构6包括箱体61、滑槽62、螺杆63、第一齿轮64、转动杆65、第二齿轮66、滑块67、螺纹筒68和推杆69,床架1的底端右侧安装有箱体61,箱体61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62,箱体61的内腔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63,螺杆6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齿轮64,箱体61的前侧左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杆65,且转动杆65的后侧延伸至箱体61的内腔,转动杆65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与第一齿轮6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6,第二齿轮66顺时针旋转可带动第一齿轮64逆时针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齿轮66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64的直径,在第二齿轮66带动第一齿轮64时更加省力,因为第二齿轮66的力臂小于第一齿轮64的力臂,致使第二齿轮66动力点的动力大于第一齿轮64的阻力点的阻力,所以省力。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螺杆6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68,螺纹筒68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与滑槽62相匹配的滑块67,且滑块67的外侧内嵌在滑槽62的内腔,滑块67可在滑槽62的内腔左右往复移动,同时可防止螺纹筒68跟随螺杆63旋转,螺纹筒68的外壁右侧安装有推杆69,且推杆69的右侧延伸出箱体61的内腔,推杆69的右侧安装有托脚架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机构7包括连接板71和连接杆72,第二床板4的内腔插接有相匹配的连接板71,且连接板71的右侧延伸出第二床板4的内腔,连接板71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杆72的一端,且连接杆72的另一端与推杆69卡接,通过连接杆72可使推杆69向右侧移动时带动连接板71向右侧移动。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当需要调节牵引床的长度时,用手逆时针旋转转动杆65,促使第二齿轮66逆时针旋转并带动第一齿轮64顺时针旋转,螺杆63可跟随顺时针旋转。促使螺纹筒68可在螺杆63的外壁向右侧移动,并推动推杆69向右侧移动,当推杆69向右侧移动时,通过连接杆72可带动连接板71向右侧移动,使连接板71向右移动出第二床板4的内腔,从而提高第二床板4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年龄和身高的患者,当需要收回时,用手顺时针旋转转动杆65,促使第二齿轮66顺时针旋转并带动第一齿轮64逆时针旋转,螺杆63可跟随逆时针旋转,促使螺纹筒68可在螺杆63的外壁向左侧移动,并推动推杆69向左侧移动,当推杆69向左侧移动时,通过连接杆72可带动连接板71向左侧移动,使连接板71向左移动至第二床板4的内腔,从而可降低第二床板4的长度,装置操作简单,可快速的调节牵引床的长度,提高牵引床的适用范围,有利于装置的推广和使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床架(1)、第一床板(2)、颈椎牵引架(3)、第二床板(4)和托脚架(5),所述床架(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一床板(2),所述床架(1)的左侧安装有颈椎牵引架(3),所述床架(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二床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伸缩机构(6),所述床架(1)的底端右侧安装有伸缩机构(6);/n支撑机构(7),所述第二床板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床架(1)、第一床板(2)、颈椎牵引架(3)、第二床板(4)和托脚架(5),所述床架(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一床板(2),所述床架(1)的左侧安装有颈椎牵引架(3),所述床架(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二床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伸缩机构(6),所述床架(1)的底端右侧安装有伸缩机构(6);
支撑机构(7),所述第二床板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腰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6)包括箱体(61)、滑槽(62)、螺杆(63)、第一齿轮(64)、转动杆(65)、第二齿轮(66)、滑块(67)、螺纹筒(68)和推杆(69),所述床架(1)的底端右侧安装有箱体(61),所述箱体(61)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62),所述箱体(61)的内腔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63),所述螺杆(6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齿轮(64),所述箱体(61)的前侧左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杆(65),且转动杆(65)的后侧延伸至箱体(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闯谢冰柯王银燕马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