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60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处理装置针对通过根据预定坐标系绘制物体的构造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指定第一部分区域;针对包括通过拍摄物体获得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指定与第一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在第一部分区域的指定中,依次在第一图像中指定不同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基于在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其中,k是大于0的整数。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执行正射校正(ortho-correction)的图像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基础设施检查时,目视检查诸如结构裂缝等缺陷,并以正面图进行书写以制成表格。近年来,基于拍摄的图像创建表格。在这种情况下,从正对位置拍摄结构的壁表面,并且将拍摄的图像与正面图校准。然后,将缺陷直接写入与正面图对齐的拍摄图像中,从而形成表格。然而,由于地理因素等,并不总是从正对位置拍摄结构。日本特许第4112077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地图与拍摄的图像相关联、并将拍摄的图像转换为通过从正对地面的位置拍摄而获得的外观的技术。通过转换获得的图像被称为正射图像,并且用于获得正射图像的转换处理被称为正射校正处理。通过将专利文献1中的地图作为结构的正面图并使用正射校正处理,可以获得可用于基础设施检查的图像。当结构表面是弯曲表面时,例如拱坝壁表面,通过上述正射校正处理获得的正射图像包括不期望的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对整个拍摄图像而是对拍摄图像中的部分区域应用正射校正处理,来获得无失真的图像。然而,需要针对相应部分区域重复执行正面图与拍摄图像之间的关联,处理变得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通过根据预定坐标系绘制物体的构造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指定第一部分区域;第二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包括通过拍摄物体获得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指定与第一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及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其中,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依次在第一图像中指定不同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第一指定单元基于在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其中,k是大于0的整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一种控制生成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针对通过根据预定坐标系绘制物体的构造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指定第一部分区域;针对包括通过拍摄物体获得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指定与第一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其中,在第一部分区域的指定中,依次在第一图像中指定不同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在第一部分区域的指定中,基于在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其中,k是大于0的整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方面,一种存储促使计算机用作图像处理装置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通过根据预定坐标系绘制物体的构造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指定第一部分区域;第二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包括通过拍摄物体获得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指定与第一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及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其中,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依次在第一图像中指定不同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第一指定单元基于在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其中,k是大于0的整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方面,一种检测结构的壁表面中产生的缺陷的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通过根据预定坐标系绘制结构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指定第一部分区域;第二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包括通过拍摄结构的壁表面而获得的拍摄图像的第二图像,指定与第一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以及检测单元,被配置为:从转换单元转换的图像中检测结构的壁表面中产生的缺陷,其中,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依次在第一图像中指定不同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第一指定单元基于在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其中,k是大于0的整数。本专利技术使得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操作指定用作处理目标区域的部分区域。通过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附图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图2是示出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画面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对应的点滑动操作的图;图5A至图5C是例示基准点表和对应点表的表;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正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对应点指定处理(步骤S602)的细节的流程图;图8是对应点指定处理(步骤S602)的其他细节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辅助线的产生的图;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正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正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以及图14A至图14C是各自例示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画面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并且实施例中阐述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并不是本专利技术必不可少的。实施例中阐述的特征可以被任意组合。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并且将省略对其重复描述。(第一实施方式)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下面将举例说明其中用作物体的构造的图和该结构的拍摄图像被输入并且基于拍摄图像生成正射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当不能从正对位置拍摄结构时,以摄像装置的光轴相对于结构倾斜的状态来拍摄结构。这种拍摄方法有时被称为倾斜拍摄。将通过倾斜拍摄获得的被摄体图像转换为从正对位置拍摄被摄体时获得的外观的处理有时被称为倾斜校正。在本说明书中,“正射图像的生成(正射校正)”这一表述包括转换在摄像装置的光轴相对于被摄体倾斜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不管具体转换方法为何)、并从正对被摄体的位置再现外观的所有处理。<装置构成>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中央处理单元(CPU)101控制计算机系统。CPU101通过基于控制程序执行信息的计算和处理以及对各个硬件组件的控制,来实现各个功能构成和处理(稍后描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2用作CPU101的主存储器以及用作加载执行程序并执行程序所需的工作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103记录定义CPU101的操作处理过程的控制程序。ROM103包括记录用作执行计算机系统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n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通过根据预定坐标系绘制物体的构造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指定第一部分区域;/n第二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包括通过拍摄物体获得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指定与第一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n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n其中,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依次在第一图像中指定不同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n第一指定单元基于在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其中,k是大于0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1 JP 2019-003610;20191024 JP 2019-193639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通过根据预定坐标系绘制物体的构造而获得的第一图像,指定第一部分区域;
第二指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包括通过拍摄物体获得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指定与第一部分区域对应的第二部分区域;
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
其中,第一指定单元被配置为依次在第一图像中指定不同的第一部分区域,以及
第一指定单元基于在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其中,k是大于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导出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来导出坐标变换矩阵,
其中,转换单元基于导出单元导出的坐标变换矩阵来将第二部分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符合预定坐标系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指定单元将通过平移变换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而获得的、与第k次指定的第一部分区域相邻的区域指定为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指定单元基于第k次指定的第二部分区域来指定第(k+1)次的第二部分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指定单元将通过大致平移变换第k次指定的第二部分区域而获得的、与第k次指定的第二部分区域相邻的区域指定为第(k+1)次的第二部分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显示设备以在第一部分区域上显示第二部分区域的转换后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显示设备并列显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第二图像中物体的特征线,
其中,第二指定单元基于第k次指定的第二部分区域的坐标临时指定第(k+1)次的第二部分区域,并基于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特征线而修改临时指定的第二部分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提供单元,被配置为:当第二指定单元执行修改时,向用户提供视觉反馈、听觉反馈和触觉反馈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指定单元基于从导出单元第k次导出的坐标变换矩阵的逆矩阵和第(k+1)次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坐标所导出的坐标,来指定第(k+1)次的第二部分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接受单元,被配置为接受来自用户的对第一部分区域和第二部分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修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第一图像是物体的设计绘图,以及
第二图像是通过拍摄物体获得的拍摄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渊康平日塔雄一穴吹真秀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