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657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用以解决目前进行干扰抑制时,并无有效进行符号退避方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受干扰设备确定受到远程干扰时,持续传输第一参考信号RS1,并在收到第二参考信号RS2时,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进行上行符号退避;干扰设备向所述受干扰方发送第二参考信号RS2,并在确定收到受干扰设备传输的第一参考信号RS1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上述方法干扰双方交替退避进行干扰抑制,退避的符号较为平均,能够更好避免一方由于退避符号过多而导致该小区无法实现正常通信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远程通信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大气波导现象的存在,从而产生远程干扰,对其他通信设备产生干扰。其中,受干扰设备的远程干扰往往来自于多个不同距离的干扰源设备,且受到干扰强度随着两者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又由于干扰源设备距离受干扰设备越远,其时延越大,受干扰设备链路受干扰的符号就越多,因此在受干扰设备,其干扰热噪声会呈现出“倾斜”特征,即越靠近保护间隔的符号受到的干扰功率越大。因此,目前通信设备面临远程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及其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用以解决目前通信过程产生干扰时,如何利用符号退避方式避免远程干扰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包括:确定受到远程干扰时,持续传输第一参考信号RS1,以使收到第一参考信号RS1的干扰设备确定产生远程干扰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监测是否收到来自所述干扰设备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RS2;收到第二参考信号RS2时,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进行上行符号退避。上述方法,所述受干扰设备持续传输第一参考信号RS1,以使收到第一参考信号RS1的干扰设备确定产生远程干扰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并在收到第二参考信号RS2时,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进行上行符号退避,与所述干扰设备形成交替退避,从而使干扰双方在抑制干扰的同时,退避的符号较为均衡,能够尽最大可能防止任何一方由于退避符号过多而导致该小区无法实现正常通信的情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上行符号退避:退避固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述方法,提供多种确定退避符号的方式,适应性更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退避固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包括:退避一个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述方法,提供了一种退避固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具体方式,每次退避一个OFDM符号,稳定性比较强且在双方交互退避的符号较为均衡。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包括:预估受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数量;根据预估的受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数量,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述方法,不需要通过参考信号确定远程干扰的OFDM符号的准确数量,只需对远程干扰的OFDM符号数量进行粗略的估计,从而确定符号退避的步长,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RS的要求,降低RS信号检测的压力,从而能够适应更多更恶劣的通信环境,减少用于远程干扰抑制的通信资源消耗,降低了RIM抑制方案的开销,适应性更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包括:确定收到受干扰设备传输的第一参考信号RS1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向所述受干扰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RS2,以使所述受干扰设备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开始进行上行符号退避。上述方法,所述干扰设备向所述受干扰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RS2,以使所述受干扰设备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开始进行上行符号退避,并在收到第一参考信号RS1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与所述受干扰设备形成交替退避,从而使干扰双方在抑制干扰的同时,退避的符号较为均衡,能够尽最大可能防止任何一方由于退避符号过多而导致该小区无法实现正常通信的情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下行符号退避:退避固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述方法,提供多种确定退避符号的方式,适应性更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退避固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包括:退避一个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述方法,提供了一种退避固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具体方式,每次退避一个OFDM符号,稳定性比较强且在双方交互退避的符号较为均衡。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包括:预估产生干扰的下行OFDM符号数量;根据预估的产生干扰的下行OFDM符号数量,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述方法,不需要通过参考信号推断远程干扰的OFDM符号的准确数量,只需对远程干扰的OFDM符号数量进行粗略的估计,从而确定符号退避的步长,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RS的要求,降低RS信号检测的压力,从而能够适应更多更恶劣的通信环境,减少用于远程干扰抑制的通信资源消耗,降低了RIM抑制方案的开销,适应性更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估产生干扰的下行OFDM符号数量,包括:根据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RS1的时间位置,预估产生干扰的下行OFDM符号数量。上述方法,根据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RS1的时间位置,预估产生干扰的下行OFDM符号数量。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进行干扰抑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受干扰设备,用于确定受到远程干扰时,持续传输第一参考信号RS1,以使收到第一参考信号RS1的干扰设备确定产生远程干扰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监测是否收到来自所述干扰设备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RS2;收到第二参考信号RS2时,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进行上行符号退避;干扰设备,用于确定收到受干扰设备传输的第一参考信号RS1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向所述受干扰方发送第二参考信号RS2,以使所述受干扰方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开始进行上行符号退避。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行干扰抑制的网络侧设备,该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行干扰抑制的网络侧设备,该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进行干扰抑制的网络侧设备,该终端包括:确定模块、监测模块和处理模块,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进行干扰抑制的网络侧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另外,第三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侧设备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确定受到远程干扰时,持续传输第一参考信号RS1,以使收到第一参考信号RS1的干扰设备确定产生远程干扰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n监测是否收到来自所述干扰设备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RS2;/n收到第二参考信号RS2时,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进行上行符号退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侧设备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受到远程干扰时,持续传输第一参考信号RS1,以使收到第一参考信号RS1的干扰设备确定产生远程干扰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
监测是否收到来自所述干扰设备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RS2;
收到第二参考信号RS2时,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进行上行符号退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符号退避,包括:
退避固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
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包括:
预估受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数量;
根据预估的受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数量,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4.一种网络侧设备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收到受干扰设备传输的第一参考信号RS1时,开始进行下行符号退避;
向所述受干扰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RS2,以使所述受干扰设备确定远程干扰未消失并开始进行上行符号退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下行符号退避,包括:
退避固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
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动态确定数量的下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叶青刘宏举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