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卫生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包括咬合件,咬合件上设置有插管通道,插管通道从咬合件的前端面贯通至咬合件的后端面;咬合件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设置有贴合人体牙齿的贴合边;所述的插管通道内设置有压舌板,压舌板的前端穿过插管通道到达咬合件的后端面,压舌板的后端位于插管通道的前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贴合人体唇齿的咬合件,提高了咬合件在嘴部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压舌板防止舌根后坠影响人的呼吸;同时,辅助气管从插管通道穿过,使得辅助气管的设置更为稳定有效,如此能够保障辅助气管的工作有效性,并减少病人的痛苦。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assiste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设备
,具体涉及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
技术介绍
纤维支气管镜因其具有合适的硬度,可以弯曲,加上操作较简单,易学易掌握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上,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一般麻醉诱导前,会在口部提前放置一次性牙垫,通过一次性牙垫能够保护纤维支气管镜不被牙齿损坏。但麻醉诱导后,患者下颌后坠,通道空间消失,往往需要助手辅助托起下颌,方便支气管镜通过。现有的牙垫与支气管镜配合使用以及调节时,需要两名医护人员操作,如此将造成医护人员操作上的不便,降低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率。因此,现有的支气管镜与开口牙垫的配合使用并不方便,在操作时需要两名医护人员,操作麻烦,需要对牙垫的结构进行优化,形成专门的固定辅助插管器,使得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更为便捷。故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旨在设置贴合人体唇齿结构的插管器,能够稳定地设置辅助气管,同时能够将病人的舌部压住,避免舌根后坠影响置管。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包括咬合件,咬合件上设置有插管通道,插管通道从咬合件的前端面贯通至咬合件的后端面;咬合件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设置有贴合人体牙齿的贴合边;所述的插管通道内设置有压舌板,压舌板的前端穿过插管通道到达咬合件的后端面,压舌板的后端位于插管通道的前端面。上述公开的插管器,通过将咬合件固定在人的唇齿处,牙齿咬合在咬合件上,贴合边紧贴牙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使咬合件十分稳定。同时,压舌板将人的舌部压住,避免舌部向后翻卷影响人体呼吸,也更加方便置管;在具体置管时,将辅助气管从插管通道处穿过,插管通道能将辅助管道卡紧固定,稳定可靠。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咬合件上设置有连通插管通道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从咬合件的前端面贯通至咬合件的后端面。优选的,所述的开口设置在插管通道的侧面处,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可方便从侧方卡入辅助气管,即使插管通道的宽度小于辅助气管,也能使辅助气管十分方便地从开口处卡入。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插管通道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压舌板在插管通道内更加稳定,不会晃动,具体的,此处举出如下可行的技术方案:插管通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压舌板设置在卡槽内。进一步的,压舌板设置在插管通道内之后,还可能发生前后的滑动,为避免压舌板从插管通道内滑出,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工开的压舌板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压舌板的前端设有扁平部,所述扁平部的宽度大于插管通道的宽度。同理,对为防止压舌板从插管通道内滑出,对压舌板的结构进行优化,具体的:所述的压舌板的后端设有尾部,尾部的边缘大于插管通道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的尾部与压舌板的板面形成90°的夹角,尾部与咬合件相接触,且咬合件能防止压舌板向咬合件的后端面过度滑动。再进一步,当压舌板前后滑动到位后,通过对压舌板固定能防止其在插管通道内跳动,具体的,此处举出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咬合件上设置有扣合结构,所述的扣合结构与压舌板配合并使压舌板固定于插管通道内。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扣合结构进行细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扣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咬合件上的容纳腔,容纳腔处设置有扣件且扣件的上端伸出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将扣件向上顶推的复位弹簧,扣件的下端设置有扣舌。再进一步,所述的容纳腔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引导滑道,所述的扣件上设置有在引导滑道内滑动的滑块。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引导滑道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引导滑道包括下滑扣合段和上滑复位段,所述的下滑扣合段的下端与上滑复位段的下端连通,且连通段最低处的上方设置有底部引导面,底部引导面朝向上滑复位段倾斜并将滑块引导进入上滑复位段;所述的上滑复位段的上端与下滑扣合段的上端连通,且连通段最高处的下方设置有顶部引导面,顶部引导面朝向下滑扣合段倾斜并将滑块引导进入下滑扣合段。上述公开的引导滑道,可引导滑块在滑道内滑动时实现扣舌与压舌板的结合和分离;具体的,常态下滑块位于上滑复位段与下滑连通段连通的最高处,下压扣件时,滑块在顶部引导面的作用下滑入下滑扣合段,并滑动一段距离后使扣合到达压舌板的下方,此时松开扣件,扣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回弹,此时扣舌与压舌板抵紧实现了压舌板的固定;再次向下按扣件时,滑块沿下滑扣合段滑动并到达下滑扣合段与上滑复位段的连通段的最低处,此时松开扣件,扣件在复位弹簧的顶推作用下向上回弹,且滑块在底部引导面的引导作用下进入上滑复位段,扣舌与压舌板分离并顺利回到压舌板的上方,最终滑块回到上滑复位段与下滑连通段连通的最高处。再进一步,为了方便佩戴,可额外设置辅助结构,具体的,所述的咬合件上设置有配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置贴合人体唇齿的咬合件,提高了咬合件在嘴部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压舌板防止舌部的后翻影响人的呼吸;同时,辅助气管从插管通道穿过,使得辅助气管的设置更为稳定有效,如此能够保障辅助气管的工作有效性,并减少病人的痛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是插管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插管器侧视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压舌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扣合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引导滑道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咬合件;101、贴合边;2、插管通道;3、开口;4、卡槽;5、尾部;6、配带;7、压舌板;8、容纳腔;9、扣件;901、滑块;902、扣舌;10、扁平部;11、复位弹簧;12、下滑扣合段;13、上滑复位段;14、顶部引导面;15、底部引导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件(1),咬合件(1)上设置有插管通道(2),插管通道(2)从咬合件(1)的前端面贯通至咬合件(1)的后端面;咬合件(1)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设置有贴合人体牙齿的贴合边(101);所述的插管通道(2)内设置有压舌板(7),压舌板(7)的前端穿过插管通道(2)到达咬合件(1)的后端面,压舌板(7)的后端位于插管通道(2)的前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件(1),咬合件(1)上设置有插管通道(2),插管通道(2)从咬合件(1)的前端面贯通至咬合件(1)的后端面;咬合件(1)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设置有贴合人体牙齿的贴合边(101);所述的插管通道(2)内设置有压舌板(7),压舌板(7)的前端穿过插管通道(2)到达咬合件(1)的后端面,压舌板(7)的后端位于插管通道(2)的前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件(1)上设置有连通插管通道(2)的开口(3),所述的开口(3)从咬合件(1)的前端面贯通至咬合件(1)的后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管通道(2)内设置有卡槽(4),所述的压舌板(7)设置在卡槽(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舌板(7)的前端设有扁平部(10),所述扁平部(10)的宽度大于插管通道(2)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舌板(7)的后端设有尾部(5),尾部(5)的边缘大于插管通道(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件(1)上设置有扣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颖,肖天科,
申请(专利权)人:田颖,肖天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