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73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设有供待测电池放入或取出的腔室和各绕腔室周向布置的弹簧,且每个弹簧远离腔室中心的一端均设有与其接触的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固定在外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电池内部不同位置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化成、分容及循环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间发生氧化还原副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使得壳体鼓胀变形,一旦电池内部压强过高,突破铝壳承受极限而瞬间崩裂,会带来漏液、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针对锂离子电池产气鼓胀,通常通过泄压阀降低电池内部压强,但这种做法存在延后性,不能对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进行实时有效的连续监控,以便于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以对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设有供待测电池放入或取出的腔室和各绕腔室周向布置的弹簧,且每个弹簧远离腔室中心的一端均设有与其接触的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固定在外壳体上。优选地,腔室的一端设有供极耳引出的第一通孔,其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有供极耳引出的第二通孔。优选地,沿腔室的高度方向,所述弹簧设置有多层。优选地,外壳体包括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且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互配合以形成腔室。优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二者远离螺栓的一侧通过卡扣连接。优选地,外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一侧铰接,二者远离其铰接的一侧卡接,且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远离其铰接侧的一侧卡接时,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互配合以形成腔室。优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远离其铰接侧的一侧通过卡扣卡接。优选地,腔室为柱形腔,腔室内部设有与外壳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其中: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相对布置在腔室中心线的两侧并与腔室同轴,并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抵靠;第三弧形板位于第一弧形板靠近第二弧形板的一侧,第四弧形板位于第二弧形板靠近第一弧形板的一侧;各弹簧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板与第三弧形板、以及第二弧形板与第四弧形板之间并分别与相应的压力传感器对应,且位于第一弧形板与第三弧形板之间的弹簧的两端分别二者抵靠并固定;位于第二弧形板与第四弧形板之间的弹簧的两端分别二者抵靠并固定。优选地,还包括与各压力传感器连接对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进行显示的显示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数据收集器,各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数据收集器连接。本技术中,通过在外壳体内部设置可供待测电池放入或取出的腔室和绕腔室环布的弹簧,并在弹簧的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从而使放入腔室的电池既可以在弹簧的限制下保持夹紧和固定,并能在充电膨胀时自动推动弹簧挤压压力传感器,以通过利用压力传感器便可实现对电池内部不同位置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部设有供待测电池放入或取出的腔室和各绕腔室周向布置的弹簧2,且每个弹簧2远离腔室中心的一端均设有与其接触的压力传感器3;各压力传感器3均固定在外壳体1上,以使放入腔室的电池充电膨胀后可以推动弹簧2对压力传感器3施压,以利用压力传感器3对充电中的电池内部压力进行监测。由上可知,本技术通过在外壳体1内部设置可供待测电池放入或取出的腔室和绕腔室环布的弹簧2,并在弹簧2的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3,从而使放入腔室的电池既可以在弹簧2的限制下保持夹紧和固定,并能在充电膨胀时自动推动弹簧2挤压压力传感器3,以通过利用压力传感器3便可实现对电池内部不同位置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本实施例中,腔室的一端设有供极耳引出的第一通孔,其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有供极耳引出的第二通孔,以在对电池进行测试时,使电池的正/副极耳可以由第一、二通孔伸出,以方便接入充电电路中。本实施例中,沿腔室的高度方向,所述弹簧2设置有多层,以方便对电池不同高度部位的压力进行监测。本实施例中,腔室为柱形腔,腔室内部设有与外壳体1滑动连接的第一弧形板5、第二弧形板6、第三弧形板7和第四弧形板8,其中:第一弧形板5与第二弧形板6相对布置在腔室中心线的两侧并与腔室同轴,第一弧形板5与第二弧形板6的外壁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抵靠;第三弧形板7位于第一弧形板5靠近第二弧形板6的一侧,第四弧形板8位于第二弧形板6靠近第一弧形板5的一侧;各弹簧2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板5与第三弧形板7、以及第二弧形板6与第四弧形板8之间并分别与相应的压力传感器3对应,且位于第一弧形板5与第三弧形板7之间的弹簧2的两端分别二者抵靠并固定;位于第二弧形板6与第四弧形板8之间的弹簧2的两端分别二者抵靠并固定。该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柱形电池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滑动、松动,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缩短上下夹具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一侧铰接,二者远离其铰接的一侧卡接,且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处于装配状态或者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远离其铰接侧的一侧卡接时,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互配合以形成腔室。该结构的设置方便电池的放入和取出,且能确保对电池的卡紧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一侧通过螺栓形成可拆卸连接,二者远离螺栓的一侧通过卡扣4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远离其铰接侧的一侧通过卡扣4卡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数据收集器,各压力传感器3分别与数据收集器连接9,以利用数据收集器连接9将接收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方便后期工作人员根据电信号的强弱控制电池充电的通断。另外,还包括与各压力传感器3连接对各压力传感器3的压力值进行显示的显示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部设有供待测电池放入或取出的腔室和各绕腔室周向布置的弹簧(2),且每个弹簧(2)远离腔室中心的一端均设有与其接触的压力传感器(3);各压力传感器(3)均固定在外壳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部设有供待测电池放入或取出的腔室和各绕腔室周向布置的弹簧(2),且每个弹簧(2)远离腔室中心的一端均设有与其接触的压力传感器(3);各压力传感器(3)均固定在外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腔室的一端设有供极耳引出的第一通孔,其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设有供极耳引出的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腔室的高度方向,所述弹簧(2)设置有多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包括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容纳腔,且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互配合以形成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二者远离螺栓的一侧通过卡扣(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锂电池内部压力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一侧铰接,二者远离其铰接的一侧卡接,且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