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限位机构、压紧机构、螺纹孔、压块、第一装配槽、橡胶垫、通孔和螺栓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预紧力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出油管防晃装置预紧力效果不佳的问题,当出油管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松动或滑动,且不是直接对出油管进行压紧固定,不会导致出油管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挤压变形断裂,不影响其使用寿命,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出油管防晃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油生产
,具体是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
技术介绍
机油,即润滑油,能对发动机、压缩机等机器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出油管防晃装置,以便于对成品机油出油管进行固定,目前现有的出油管防晃装置,预紧力效果不佳,当出油管在使用中会出现松动或滑动,且直接对出油管进行压紧固定,导致出油管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挤压变形断裂,影响其使用寿命,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出油管防晃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装配槽,所述第二装配槽内腔的底部与第一装配槽内腔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与顶块的两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块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贯穿至螺纹孔的内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限位机构、压紧机构、螺纹孔、压块、第一装配槽、橡胶垫、通孔和螺栓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预紧力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出油管防晃装置预紧力效果不佳的问题,使出油管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松动或滑动,且由于不是直接对出油管进行压紧固定,不会导致出油管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挤压变形断裂,不影响出油管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出油管防晃装置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橡胶垫,对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在装配出油管时起到了防护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在装配出油管时防护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对顶块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移动稳定及限位的作用,解决了顶块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及无法限位的问题,通过设置弹簧,对顶块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可针对出油管的使用情况进行施加预紧力的作用,解决了顶块在工作使用时无法针对出油管的使用情况进行施加预紧力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底座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压块结构剖面图。图中:1、底座;2、限位机构;21、滑板;22、限位槽;23、限位块;3、压紧机构;31、弹簧;32、顶块;33、第二装配槽;4、螺纹孔;5、压块;6、第一装配槽;7、橡胶垫;8、通孔;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底座1内腔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限位机构2,限位机构2包括滑板21,滑板2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22,通过设置限位槽22和限位块23,对顶块32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使移动更稳定及限位的作用,解决了顶块32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及无法限位的问题,限位槽2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的内侧与顶块32的两侧固定连接,底座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机构3,压紧机构3包括弹簧31,通过设置弹簧31,对顶块32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可针对出油管的使用情况进行施加预紧力的作用,解决了顶块32在工作使用时无法针对出油管的使用情况进行施加预紧力的问题,弹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32,顶块3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装配槽33,第二装配槽33内腔的底部与第一装配槽6内腔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通过设置橡胶垫7,对第一装配槽6和第二装配槽33在装配出油管时起到了防护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第一装配槽6和第二装配槽33在装配出油管时防护效果差的问题,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4,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压块5,压块5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8,通孔8的内腔设置有螺栓9,螺栓9的底部贯穿至螺纹孔4的内腔,压块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6,通过设置底座1、限位机构2、压紧机构3、螺纹孔4、压块5、第一装配槽6、橡胶垫7、通孔8和螺栓9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预紧力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出油管防晃装置预紧力效果不佳的问题,使出油管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松动或滑动,且由于不是直接对出油管进行压紧固定,不会导致出油管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挤压变形断裂,不影响出油管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出油管防晃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装配时人们首先将出油管放入第二装配槽33内,然后将压块5上的第一装配槽6与其进行对接,然后通过工具将通孔8内的螺栓9进行紧固,使螺栓9通过螺纹孔4将底座1与压块5进行连接,紧固的同时压块5与第一装配槽6会将顶块32进行下压,顶块32带动限位块23在限位槽22内滑动,弹簧31并对出油管提前施加预紧力进行固定,防止其出现晃动,预紧力的施加情况根据实际装配而定,出油管在使用中,顶块32会通过弹簧31对其进行施压,增加出油管的固定效果及防滑效果,从而达到了预紧力效果好的优点。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限位机构(2),所述底座(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机构(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4),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压块(5),所述压块(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6);/n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腔的底面,所述弹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32),所述顶块(3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装配槽(33),所述第二装配槽(33)内腔的底部与第一装配槽(6)内腔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n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滑板(21),所述滑板(21)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1)内腔,所述滑板(2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的内侧与顶块(32)的两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生产用出油管防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的两侧均竖向设置有限位机构(2),所述底座(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机构(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4),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压块(5),所述压块(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6);
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腔的底面,所述弹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32),所述顶块(3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装配槽(33),所述第二装配槽(33)内腔的底部与第一装配槽(6)内腔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
所述限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全莉,余士港,罗杨坚,黎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安德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