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和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46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及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出水装置,包括:出水本体,适用于架设在台面上;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一端固接至所述出水本体,另一端穿过所述台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从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装入,所述台面被夹抵在所述出水本体和所述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环体和与所述第一环体间隔一段距离的第二环体,所述安装管穿过所述第一环体并与所述第二环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环体沿所述安装管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环体顶抵所述台面。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安装方便,减少安装时间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和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出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水装置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和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传统的龙头200包括架设在台面上的龙头本体210,龙头200还包括螺纹管220,螺纹管220的一端固接至龙头本体210上,另一端穿过台面并延伸一段距离;传统的龙头200还包括从螺纹管220的另一端装入的安装螺母230,用户需要较长时间的旋装安装螺母230,且在安装螺母230顶抵台面上,因为需要施加预紧力给台面,需要更费力的旋紧安装螺母230,安装过程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减少安装时间的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和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出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出水本体,适用于架设在台面上;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一端固接至所述出水本体,另一端穿过所述台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从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装入,所述台面被夹抵在所述出水本体和所述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环体和与所述第一环体间隔一段距离的第二环体,所述安装管穿过所述第一环体并与所述第二环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环体沿所述安装管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环体顶抵所述台面。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环体并顶抵在所述第一环体的下端面的预紧件,所述预紧件使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间隔一段距离。优选地,所述预紧件与所述第二环体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一环体顶抵所述台面时,所述预紧件可迫使所述第一环体继续离开所述第二环体并压抵在所述台面上。优选地,具有复数个所述预紧件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环体上。优选地,第二环体与所述安装管螺纹连接,所述预紧件与所述第二环体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环体上并套接在所述第二环体上的固定架。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沿所述第一环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复数个固定支架。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从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周缘朝所述第二环体延伸的架体和设置在所述架体末端的阻挡部,复数个所述架体界定出可供所述第二环体相对所述第一环体移动的间隔空间,所述阻挡部可防止所述第二环体脱离所述固定架。优选地,所述预紧件穿过所述第二环体并伸入所述间隔空间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使用了所述的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安装管穿过第一环体并与第二环体传动连接,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间隔一段距离,第二环体沿安装管的轴向运动并带动第一环体顶抵台面,这样用户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移动第二环体的距离被缩短,安装时间缩短;2.通过单独设置预紧件,用户可单独使用预紧件迫使第一环体继续离开第二环体并压抵在台面上;3.预紧件是螺钉,用户可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旋动预紧件,更加省力;4.通过设置固定架,可以防止第二环体脱离第二环体丢失。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龙头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部分立体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出水装置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技术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参阅图2-图5,一种出水装置100,包括装设在台面上的出水本体1,所述出水本体1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通道11和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第一安装通道11的第二安装通道12,所述出水装置100还包括从所述第二安装通道12装入的阀组件2。所述出水装置100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本体1和台面之间的底板3,所述底板3被压抵在所述出水本体1和所述台面之间,所述底板3还包括贯穿的连接孔31,所述第一安装通道11包括抵接在所述连接孔31的周缘的近端111和远离所述近端111并朝上延伸一段距离的远端112,所述出水装置100还包括连接至所述远端112并延伸的水嘴4,所述水嘴4朝上继续延伸后绕圆周半圆往回延伸,所述水嘴4的末端还设置有出水头5,所述阀组件2用于接收外界水源并连通至所述出水头5,所述阀组件2连通至少一个进水管(未示出)和出水管(未示出),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阀组件2和所述出水头5。所述出水装置100还包括固接至近端111的连接环体6,所述连接环体6的外环面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近端111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连接环体6的外环面可螺接至所述近端111的内周壁上,所述出水装置100还包括一端固接至所述连接环体6并穿过所述连接孔31和台面的安装管8,所述安装管8外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具体的,所述连接环体6的内环面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安装管8可螺接至所述连接环体6的内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管8与所述第一安装通道11同轴设置。所述安装管8为中空贯穿的管状结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可延伸在所述安装管8内。所述出水装置100还使用了一种安装结构,包括所述出水本体1;所述安装管8一端固接至所述出水本体1,另一端穿过所述台面并延伸一段距离;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从所述安装管8的另一端装入,所述台面被夹抵在所述出水本体1和所述固定组件7之间;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第一环体71和与所述第一环体71间隔一段距离的第二环体72,所述安装管8穿过所述第一环体71并与所述第二环体7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环体72沿所述安装管8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环体71顶抵所述台面。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所述安装管8外设有外螺纹结构,故所述第二环体72与所述安装管8也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环体72的内环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管8的适配传动连接的内螺纹,当所述第二环体72旋转时,所述第二环体72沿所述安装管8的轴向朝台面移动,带动所述第一环体71顶抵所述台面,在一些简单替换中,所述安装管8和所述第二环体72的传动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只要所述第二环体72能沿所述安装管8的轴向朝台面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环体71顶抵所述台面即可,并不以此为限。所述固定组件7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环体72并顶抵在所述第一环体71的下端面的预紧件73,所述预紧件73使所述第一环体71和第二环体72间隔一段距离,所述预紧件73与所述第二环体72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一环体71顶抵所述台面时,所述预紧件73可迫使所述第一环体71继续离开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水本体,适用于架设在台面上;/n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一端固接至所述出水本体,另一端穿过所述台面并延伸一段距离;/n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从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装入,所述台面被夹抵在所述出水本体和所述固定组件之间;/n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环体和与所述第一环体间隔一段距离的第二环体,所述安装管穿过所述第一环体并与所述第二环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环体沿所述安装管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环体顶抵所述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本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水本体,适用于架设在台面上;
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一端固接至所述出水本体,另一端穿过所述台面并延伸一段距离;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从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装入,所述台面被夹抵在所述出水本体和所述固定组件之间;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环体和与所述第一环体间隔一段距离的第二环体,所述安装管穿过所述第一环体并与所述第二环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环体沿所述安装管的轴向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环体顶抵所述台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环体并顶抵在所述第一环体的下端面的预紧件,所述预紧件使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间隔一段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件与所述第二环体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一环体顶抵所述台面时,所述预紧件可迫使所述第一环体继续离开所述第二环体并压抵在所述台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复数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长生何旭唐亚鹏祝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