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6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支架组包括至少两个活动连接的支架,位于最后端的支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出水管组件采用柔性材质,出水管组件一端伸入位于最后端的支架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出水管组件另一端与出水头相连接,出水头与位于最前端的支架能分离的相插接配合;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活动可带动出水管组件进行形变以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或和出水角度。通过改变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水平夹角可以改变出水头的转动半径,通过改变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竖直夹角可以任意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和出水角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空间上的利用,同时还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带有支架的厨房龙头,只能实现出水头或支架相对龙头本体水平转动,且转动半径固定,而在有限的厨房空间内,单纯的出水头或支架转动半径固定的水平转动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空间上的利用或满足不同使用角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它包括:龙头本体;支架组,其包括至少两个活动连接的支架,位于最后端的支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出水管组件和出水头,出水管组件采用柔性材质,出水管组件一端伸入位于最后端的支架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出水管组件另一端与出水头相连接,出水头与位于最前端的支架能分离的相插接配合;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活动可带动出水管组件进行形变以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或和出水角度。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相邻两个支架之间水平铰接或竖直铰接连接或能既能在水平方向转动配合又能在竖直方向转动配合。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相邻两个支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架设有第一转动凸台,另一个支架设有第二转动凸台,第一转动凸台和第二转动凸台上下布置,另设有第一铰接轴,该第一铰接轴与两个转动凸台中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并与另外一个转动凸台转动配合以实现相邻两个支架的水平铰接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相邻两个支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架前端侧面与另一个支架的后端侧面相对布置或靠置在一起,另设有第二铰接轴,该第二铰接轴将该相邻两个支架竖直铰接连接在一起。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管组件包括出水软管和柔性外管,柔性外管固接在出水软管内外,出水软管与出水头相接通。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位于最后端的支架设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装配腔,该装配部伸入龙头本体内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固定垫圈和螺钉,固定垫圈套置在装配部外,固定垫圈开设有过孔,龙头本体开设有螺孔,螺钉与螺孔相螺接配合后穿过过孔且螺钉末端面顶抵在装配部外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固定接头和进水接头,所述固定接头固接在龙头本体内且伸入装配腔内,所述进水接头一端与出水管组件一端相固接,所述进水接头另一端伸入固定接头内并与固定接头转动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接头外周设有横向布置的卡槽,所述固定接头顶端侧壁开设有贯穿该侧壁的让位槽,另设有卡簧,该卡簧横向穿过让位槽后与卡槽相卡接配合以对进水接头进行轴向限位。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耐磨衬垫,该耐磨衬垫卡固在装配腔内壁,所述出水管组件一端以及固定接头均与耐磨衬垫相对转动。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活动可带动出水管组件进行形变以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或和出水角度,如:通过改变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水平夹角可以改变出水头的转动半径,通过改变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竖直夹角可以任意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和出水角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空间上的利用,同时还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使用更加方便。2.出水管组件包括出水软管和柔性外管,柔性外管固接在出水软管内外,柔性外管可以采用橡胶材质,以保证出水管组件能随时进行形变以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或出水角度。3.螺钉与螺孔相螺接配合后穿过过孔且螺钉末端面顶抵在装配部外周,实现位于最后端的支架与龙头本体之间的转动连接。4.固定接头固接在龙头本体内,进水接头一端与出水管组件一端相固接,所述进水接头另一端伸入固定接头内并与固定接头转动连接,实现出水管组件与龙头本体之间的转动连接。5.卡簧横向穿过让位槽后与卡槽相卡接配合以对进水接头进行轴向限位,使得进水接头可在固定接头内转动而不会脱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的剖视示意图。图3绘示了两个支架水平铰接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一。图4绘示了两个支架水平铰接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二。图5绘示了两个支架竖直铰接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一。图6绘示了两个支架竖直铰接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6,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它包括龙头本体10、支架组20、出水管组件30和出水头40。支架组20包括至少两个活动连接的支架,位于最后端的支架与龙头本体10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支架组20包括两个支架且分别定义为前支架21和后支架22;支架组也可包括三个、四个支架,不以此为限。相邻两个支架之间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水平铰接或竖直铰接连接或能既能在水平方向转动配合又能在竖直方向转动配合。如图3和图4所示,前支架21设有第一转动凸台23,后支架22设有第二转动凸台24,第一转动凸台23和第二转动凸台24上下布置,另设有第一铰接轴25,该第一铰接轴25与两个转动凸台中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并与另外一个转动凸台转动配合以实现两个支架的水平铰接连接。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后支架22前端侧面与前支架21的后端侧面相对布置或靠置在一起,另设有第二铰接轴(图中未示出),该第二铰接轴将该相邻两个支架竖直铰接连接在一起。对于两个支架能既能在水平方向转动配合又能在竖直方向转动配合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磁吸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后支架22设有装配部26,所述装配部26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装配腔261,该装配部26伸入龙头本体10内并与龙头本体1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该水龙头还包括固定垫圈50和螺钉51,固定垫圈50套置在装配部26外,固定垫圈50开设有过孔52,龙头本体10开设有螺孔11,螺钉51与螺孔11相螺接配合后穿过过孔52且螺钉51末端面顶抵在装配部26外周。且,装配部26与龙头本体10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27。如此,可以实现后支架与龙头本体10的转动密封连接。所述出水管组件30采用柔性材质,出水管组件30一端伸入后支架22并与龙头本体10转动连接,出水管组件30另一端与出水头40相连接,出水头40与前支架21能分离的相插接配合;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活动可带动出水管组件30进行形变以改变出水头40的出水方向或和出水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组件30包括出水软管31和柔性外管32,柔性外管32固接在出水软管31内外,出水软管31与出水头40相接通。柔性外管32可采用橡胶材质。本实施例中,该水龙头还包括固定接头60和进水接头70,所述固定接头60固接在龙头本体10内且伸入装配腔261内,所述进水接头70一端与出水管组件30一端相固接,所述进水接头70另一端伸入固定接头60内并与固定接头60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固定接头60与龙头本体10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接头70外周设有横向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龙头本体;/n支架组,其包括至少两个活动连接的支架,位于最后端的支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n出水管组件和出水头,出水管组件采用柔性材质,出水管组件一端伸入位于最后端的支架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出水管组件另一端与出水头相连接,出水头与位于最前端的支架能分离的相插接配合;/n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活动可带动出水管组件进行形变以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或和出水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龙头本体;
支架组,其包括至少两个活动连接的支架,位于最后端的支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
出水管组件和出水头,出水管组件采用柔性材质,出水管组件一端伸入位于最后端的支架并与龙头本体转动连接,出水管组件另一端与出水头相连接,出水头与位于最前端的支架能分离的相插接配合;
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活动可带动出水管组件进行形变以改变出水头的出水方向或和出水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水平铰接或竖直铰接连接或能既能在水平方向转动配合又能在竖直方向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支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架设有第一转动凸台,另一个支架设有第二转动凸台,第一转动凸台和第二转动凸台上下布置,另设有第一铰接轴,该第一铰接轴与两个转动凸台中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并与另外一个转动凸台转动配合以实现相邻两个支架的水平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支架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支架中的其中一个支架前端侧面与另一个支架的后端侧面相对布置或靠置在一起,另设有第二铰接轴,该第二铰接轴将该相邻两个支架竖直铰接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强叶贤清黄彩云李永煌王苑欣祝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