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2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轴承外壳、润滑结构、轴承内壳、轴孔和连动内腔,所述轴承外壳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内壳,且轴承内壳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孔,并且轴承内壳外侧的轴承外壳内部设有连动内腔,所述轴承内壳的内部设有抗压结构,连动内腔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限位结构,轴承外壳顶部的两侧皆设有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液口、塞头以及润滑通槽,所述轴承外壳顶部的两侧皆设有润滑通槽,润滑通槽的底端延伸至连动内腔的内部,润滑通槽的顶端设有注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确保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传动效果,提高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稳定性。

A clutch release bearing of steam turbine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飞速的发展,汽车离合器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而离合器分离轴承安装于离合器与变速器之间,属于离合器当中比较重要的零件,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分离轴承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此类分离轴承不便于对滚珠进行润滑,导致其易出现钝化的现象,影响分离轴承的传动效果;(2)现有的此类分离轴承不便于对滚珠进行限位,导致其易出现脱离等现象,稳定性一般;(3)现有的此类分离轴承轴承内壳抗压性能一般,导致其易出现碎裂的现象,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分离轴承不便于对滚珠进行润滑、不便于对滚珠进行限位以及轴承内壳抗压性能一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轴承外壳、润滑结构、轴承内壳、轴孔和连动内腔,所述轴承外壳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内壳,且轴承内壳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孔,并且轴承内壳外侧的轴承外壳内部设有连动内腔,所述轴承内壳的内部设有抗压结构,连动内腔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限位结构,轴承外壳顶部的两侧皆设有润滑结构。优选的,所述润滑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液口、塞头以及润滑通槽,所述轴承外壳顶部的两侧皆设有润滑通槽,润滑通槽的底端延伸至连动内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润滑通槽的顶端设有注液口,注液口的顶端延伸至轴承外壳的外部,且注液口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塞头,塞头的顶端延伸至注液口的外部。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设有两组,且相邻限位结构关于轴承内壳的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环形板体、连动盘、定位筒、活塞杆以及复合弹簧,所述连动内腔内部的底端固定有环形板体,且环形板体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定位筒,并且定位筒内部的一端设有连动盘。优选的,所述连动盘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复合弹簧,复合弹簧的底端与定位筒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连动盘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杆。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上方的连动内腔内部皆设有滚珠,滚珠的底端与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滚珠两侧的连动内腔内壁上皆设有滑槽,并且滚珠的两侧皆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抗压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金属离子抗压环、合金抗压环、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所述轴承内壳内部的一侧设有金属离子抗压环,且金属离子抗压环一侧的轴承内壳内部设有合金抗压环。优选的,所述合金抗压环一侧的内壁上设有等间距的第一加强筋,且相邻第一加强筋之间的合金抗压环内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不仅确保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传动效果,提高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稳定性;(1)通过设置有注液口、塞头以及润滑通槽,通过拉动塞头,使注液口呈开合状态,将润滑液由注液口滴入至润滑通槽的内部,随后溢流滴落至滚珠的外壁,以便对其进行润滑处理,避免分离轴承出现钝化的现象,从而确保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传动效果;(2)通过设置有环形板体、连动盘、定位筒、活塞杆以及复合弹簧,通过将定位筒固定于环形板体的顶部,因复合弹簧的弹性作用,使连动盘在定位筒的内部上下移动,经活塞杆带动滚珠同步移动,以便对滚珠的移动幅度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分离轴承使用时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有金属离子抗压环、合金抗压环、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通过金属离子抗压环与合金抗压环自身良好的韧性强度,使轴承内壳的抗压强度得到提升,同时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轴承内壳的抗压性能,以避免其出现碎裂的现象,从而延长了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润滑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抗压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外壳;2、滑槽;3、润滑结构;301、注液口;302、塞头;303、润滑通槽;4、滚珠;5、轴承内壳;6、轴孔;7、连动内腔;8、限位结构;801、环形板体;802、连动盘;803、定位筒;804、活塞杆;805、复合弹簧;9、抗压结构;901、金属离子抗压环;902、合金抗压环;903、第一加强筋;904、第二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轴承外壳1、润滑结构3、轴承内壳5、轴孔6和连动内腔7,轴承外壳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内壳5,且轴承内壳5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孔6,并且轴承内壳5外侧的轴承外壳1内部设有连动内腔7,轴承内壳5的内部设有抗压结构9,抗压结构9的内部依次设有金属离子抗压环901、合金抗压环902、第一加强筋903以及第二加强筋904,轴承内壳5内部的一侧设有金属离子抗压环901,且金属离子抗压环901一侧的轴承内壳5内部设有合金抗压环902,合金抗压环902一侧的内壁上设有等间距的第一加强筋903,且相邻第一加强筋903之间的合金抗压环902内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加强筋904;通过金属离子抗压环901与合金抗压环902自身良好的韧性强度,使轴承内壳5的抗压强度得到提升,同时第一加强筋903与第二加强筋904进一步增强了轴承内壳5的抗压性能,以避免其出现碎裂的现象,延长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连动内腔7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限位结构8,限位结构8设有两组,且相邻限位结构8关于轴承内壳5的中心线对称,提高了滚珠4的稳定性;限位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有环形板体801、连动盘802、定位筒803、活塞杆804以及复合弹簧805,连动内腔7内部的底端固定有环形板体801,且环形板体801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定位筒803,并且定位筒803内部的一端设有连动盘802,连动盘802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复合弹簧805,复合弹簧805的底端与定位筒80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连动盘802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杆804;通过将定位筒803固定于环形板体801的顶部,因复合弹簧805的弹性作用,使连动盘802在定位筒803的内部上下移动,经活塞杆804带动滚珠4同步移动,以便对滚珠4的移动幅度进行限位,提高分离轴承的稳定性;限位结构8上方的连动内腔7内部皆设有滚珠4,滚珠4的底端与活塞杆804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滚珠4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轴承外壳(1)、润滑结构(3)、轴承内壳(5)、轴孔(6)和连动内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壳(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内壳(5),且轴承内壳(5)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孔(6),并且轴承内壳(5)外侧的轴承外壳(1)内部设有连动内腔(7),所述轴承内壳(5)的内部设有抗压结构(9),连动内腔(7)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限位结构(8),轴承外壳(1)顶部的两侧皆设有润滑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轴承外壳(1)、润滑结构(3)、轴承内壳(5)、轴孔(6)和连动内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壳(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内壳(5),且轴承内壳(5)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轴孔(6),并且轴承内壳(5)外侧的轴承外壳(1)内部设有连动内腔(7),所述轴承内壳(5)的内部设有抗压结构(9),连动内腔(7)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限位结构(8),轴承外壳(1)顶部的两侧皆设有润滑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液口(301)、塞头(302)以及润滑通槽(303),所述轴承外壳(1)顶部的两侧皆设有润滑通槽(303),润滑通槽(303)的底端延伸至连动内腔(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通槽(303)的顶端设有注液口(301),注液口(301)的顶端延伸至轴承外壳(1)的外部,且注液口(30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塞头(302),塞头(302)的顶端延伸至注液口(30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8)设有两组,且相邻限位结构(8)关于轴承内壳(5)的中心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机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有环形板体(801)、连动盘(802)、定位筒(803)、活塞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昱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胜群汽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