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顺兴专利>正文

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27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部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插接在立柱内部,所述伸缩杆上部设有插杆,所述立柱侧面设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与立柱的连接处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杆通过活动轴与立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下部设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与立柱之间相互接触,所述伸缩杆上部两侧设有刀板且刀板外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插接在刀板外部且内部设有固定销轴,所述连接块与刀板之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立柱内侧设置活动杆且活动杆通过活动轴与立柱之间转连接,设置有多组刀盘配合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与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连接,从而实现对看台膜张力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索膜结构
,更具体为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索膜结构体系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居住的帐篷(支杆,绳索与兽皮构成的建筑物)。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强、防水、透光且表面光洁、易清洗、抗老化的建筑膜材料的出现,加之工程计算科学的飞速发展,索膜建筑结构体系东山再起,现已大量用于滨海旅游、博览会、文艺、体育等大空间的公共建筑上,是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经受其它材料的拉压作用而形成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式。其造型自由、轻巧、柔美,充满力量感,阻燃、制作简易、安装快捷、节能、易于、使用安全等优点,因而使它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应用。目前,索膜结构应用广泛,但现有的索膜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索膜结构固定且安装麻烦,无法根据需要调节器张拉应力,造成结构稳定性不足;2、现有的索膜结构往往采用拉索进行连接,但拉索无法进行调节,造成拉索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通过在立柱内侧设置活动杆且活动杆通过活动轴与立柱之间转连接,设置有多组刀盘配合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与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连接,从而实现对看台膜张力的调节,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部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插接在立柱内部,所述伸缩杆上部设有插杆,所述立柱侧面设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与立柱的连接处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杆通过活动轴与立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下部设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与立柱之间相互接触,所述伸缩杆上部两侧设有刀板且刀板外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插接在刀板外部且内部设有固定销轴,所述连接块与刀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左侧设有第一调节杆且第一调节杆末端通过刀板和连接块与活动杆之间相连接,所述伸缩杆左侧设有第二调节杆且第二调节杆末端通过刀板和连接块与互动尾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下部设有第三调节杆且第三调节杆通过刀板和连接块与立柱底部相连接,所述立柱侧面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活动轴之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下部设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之间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贯穿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固定杆和连接杆上部均设有看台膜且看台膜通过螺栓与活动杆、固定杆和连接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左侧上部和末端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刀板,所述伸缩杆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刀板,所述立柱底部设有一组刀板,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两端均设有边索且边索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活动杆左侧上部和伸缩杆左侧的刀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与伸缩杆右侧和活动杆末端上部的刀板相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杆与活动杆底部和立柱底部的刀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柱底部设有底板且立柱通过多组螺栓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通过焊接方式活动杆和第一支撑杆固定,所述连接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之间设有顶杆且顶杆通过螺栓与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上部与看台膜之间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立柱内侧设置活动杆且活动杆通过活动轴与立柱之间转连接,设置有多组刀盘配合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与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连接,从而实现对看台膜张力的调节。(2)本技术在两组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杆、第二支撑杆和固定杆配合顶板对看台膜件固定,使装置整体稳定性得到提高,且看台膜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看台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刀板与连接块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刀板与连接块俯视结结构示意图。图中:立柱-1、伸缩杆-2、插杆-3、第一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5、第三调节杆-6、刀板-7、活动杆-8、第一支撑杆-9、第一支架-10、连接杆-11、第二支架-12、第二支撑杆-13、顶杆-14、固定杆-15、看台膜-16、底板-17、活动轴-18、连接块-19、边索-20、固定销轴-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部设有伸缩杆2且伸缩杆2插接在立柱1内部,所述伸缩杆2上部设有插杆3,所述立柱1侧面设有活动杆8且活动杆8与立柱1的连接处设有活动轴18,所述活动杆8通过活动轴18与立柱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下部设有第一支撑杆9且第一支撑杆9与立柱1之间相互接触,将活动杆8通过活动轴18安装在立柱1内侧,使活动杆8通过活动轴18与立柱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上部两侧设有刀板7且刀板7外部设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插接在刀板7外部且内部设有固定销轴21,所述连接块19与刀板7之间转动连接,刀板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连接块19插接在刀板7外部并通过固定销轴21固定,使连接块19与固定销轴2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左侧设有第一调节杆4且第一调节杆4末端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活动杆8之间相连接,所述伸缩杆2左侧设有第二调节杆5且第二调节杆5末端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互动尾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杆8下部设有第三调节杆6且第三调节杆6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立柱1底部相连接,第一调节杆4与活动杆8左侧上部和伸缩杆2左侧的刀板7相连接,第二调节杆5与伸缩杆2右侧和活动杆8末端上部的刀板7相连接,第三调节杆6与活动杆8底部和立柱1底部的刀板7相连接,通过转动活动杆8,使活动杆8带动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5与伸缩杆2之间转动,伸缩杆2与立柱1之间伸缩,同时伸缩杆2下降过程中,第三调节杆6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杆9向上运动,第一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5和第三调节杆6之间与活动杆8、第一支撑杆9、伸缩杆2和立柱1之间形成联动结构,提高了索膜结构的自适应力,所述立柱1侧面设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与活动轴18之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1下部设有第二支撑杆13且第二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杆9之间相连接,所述活动杆8之间设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贯穿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固定杆15和连接杆11上部均设有看台膜16且看台膜16通过螺栓与活动杆8、固定杆15和连接杆11固定连接,看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部设有伸缩杆(2)且伸缩杆(2)插接在立柱(1)内部,所述伸缩杆(2)上部设有插杆(3),所述立柱(1)侧面设有活动杆(8)且活动杆(8)与立柱(1)的连接处设有活动轴(18),所述活动杆(8)通过活动轴(18)与立柱(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下部设有第一支撑杆(9)且第一支撑杆(9)与立柱(1)之间相互接触,所述伸缩杆(2)上部两侧设有刀板(7)且刀板(7)外部设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插接在刀板(7)外部且内部设有固定销轴(21),所述连接块(19)与刀板(7)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左侧设有第一调节杆(4)且第一调节杆(4)末端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活动杆(8)之间相连接,所述伸缩杆(2)左侧设有第二调节杆(5)且第二调节杆(5)末端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互动尾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杆(8)下部设有第三调节杆(6)且第三调节杆(6)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立柱(1)底部相连接,所述立柱(1)侧面设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与活动轴(18)之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1)下部设有第二支撑杆(13)且第二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杆(9)之间相连接,所述活动杆(8)之间设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贯穿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固定杆(15)和连接杆(11)上部均设有看台膜(16)且看台膜(16)通过螺栓与活动杆(8)、固定杆(15)和连接杆(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索膜张拉应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部设有伸缩杆(2)且伸缩杆(2)插接在立柱(1)内部,所述伸缩杆(2)上部设有插杆(3),所述立柱(1)侧面设有活动杆(8)且活动杆(8)与立柱(1)的连接处设有活动轴(18),所述活动杆(8)通过活动轴(18)与立柱(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下部设有第一支撑杆(9)且第一支撑杆(9)与立柱(1)之间相互接触,所述伸缩杆(2)上部两侧设有刀板(7)且刀板(7)外部设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插接在刀板(7)外部且内部设有固定销轴(21),所述连接块(19)与刀板(7)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左侧设有第一调节杆(4)且第一调节杆(4)末端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活动杆(8)之间相连接,所述伸缩杆(2)左侧设有第二调节杆(5)且第二调节杆(5)末端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互动尾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杆(8)下部设有第三调节杆(6)且第三调节杆(6)通过刀板(7)和连接块(19)与立柱(1)底部相连接,所述立柱(1)侧面设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与活动轴(18)之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1)下部设有第二支撑杆(13)且第二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杆(9)之间相连接,所述活动杆(8)之间设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贯穿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固定杆(15)和连接杆(11)上部均设有看台膜(16)且看台膜(16)通过螺栓与活动杆(8)、固定杆(15)和连接杆(1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兴郭世磊范光强徐红刚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王顺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